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古代篇 高考聚焦 中外关联 专题2 古代中国与西方思想对“人”的认识课件.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88661759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86.52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专题2 2 古代中国与西方思想对 古代中国与西方思想对““人人””的认识的认识 主干串讲主干串讲史料分析史料分析高考链接高考链接 主干串讲主干串讲一、古希腊哲学对一、古希腊哲学对““人人””的认识的认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三个内涵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三个内涵: :人性人性, ,即人道主义精神即人道主义精神; ;理性理性, ,即对真理的追求即对真理的追求; ;超越性超越性, ,即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即对生活意义的追求1.1.智者学派智者学派: :提出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树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 ;使哲学真正成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为一门研究““人人””的学问的学问, ,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3.3.柏拉图柏拉图: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 ,人类是最高人类是最高级的 二、古罗马法对二、古罗马法对““人人””的认识的认识1.1.成文法诞生平民为争取法律地位和权利成文法诞生平民为争取法律地位和权利, ,坚持同贵族斗争坚持同贵族斗争, ,取得巨大成果取得巨大成果,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反映了文明公示、按律量刑原则反映了文明公示、按律量刑原则2.2.自然法精神它倡导法律至上和人的自然权利自然法精神它倡导法律至上和人的自然权利, ,如理性、平等、自由、正义如理性、平等、自由、正义等等, ,从原则和本质上规定了人的尊严与自主从原则和本质上规定了人的尊严与自主3.3.私法指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私法指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过程中, ,万民法侧重于私法建设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私法最基本的法律万民法侧重于私法建设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私法最基本的法律原则4.4.内容上内容上, ,反映出注重证据的原则反映出注重证据的原则; ;重视司法程序重视司法程序, ,契约至上原则契约至上原则, ,追求公正合追求公正合理的原则理的原则, ,理性原则。

      理性原则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人””的认识的认识1.1.儒家儒家(1)(1)孔孔子子: :““仁仁者者, ,爱爱人人”“”“己己所所不不欲欲, ,勿勿施施于于人人””; ;““克克己己复复礼礼””, ,使使每每个个人人的的行行为为符符合合礼礼的的要要求求; ;““为为政政以以德德””, ,爱爱惜惜民民力力, ,取取信信于于民民, ,反反对对苛苛政政和和任任意意刑刑杀杀; ;主主张张““有有教教无无类类””, ,认认为为不不分分贫贫富富贵贵贱贱, ,人人人人都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有受教育的资格2)(2)孟孟子子: :实实行行““仁仁政政””, ,进进一一步步提提出出““民民为为贵贵, ,社社稷稷次次之之, ,君君为为轻轻””的的民民本本思思想想; ;主主张张““性性本本善善””, ,认认为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3)(3)荀荀子子: :““制制天天命命而而用用之之””的的唯唯物物思思想想, ,强强调调人人的的主主观观能能动动性性; ;主主张张礼礼法法并并施施; ;““性性恶恶论论””, ,环环境境与与教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4)(4)董仲舒董仲舒: :宣扬宣扬““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学说, ,提出了提出了““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5)(5)宋明理学宋明理学①①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认为: :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强调强调““存天理存天理, ,灭人欲灭人欲””②②陆九渊提出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心即理也””的主张的主张;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③③王王阳阳明明提提出出““致致良良知知””和和““知知行行合合一一””的的学学说说, ,认认为为良良知知是是存存在在于于人人心心中中的的天天理理, ,是是人人所所固固有有的的善善性性将将儒儒家家经经典典的的权权威威性性从从属属于于良良知知, ,一一定定程程度度上上具具有有不不盲盲从从旧旧权权威威的的思思想想, ,解解放放精精神神更更具具主主观观能能 动动性 (6)(6)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①①李贽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李贽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伦物理””, ,追求个性、平等追求个性、平等, ,在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②②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提出提出““天下为主天下为主, ,君为客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的民主思想主张以以““天下之法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一家之法””, ,““公其是非于学校公其是非于学校””, ,通过法治及社会监督通过法治及社会监督限制君权限制君权, ,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③③顾炎武提出了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思想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2.2.道家道家: :在政治上主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反对严刑峻法反对严刑峻法; ;主张人们要尊重规律主张人们要尊重规律, ,顺其自然顺其自然3.3.法法家家: :主主张张变变法法革革新新; ;以以法法为为本本, ,主主张张法法治治, ,利利用用权权术术驾驾驭驭大大臣臣, ,以以绝绝对对的的权权威威来来震震慑慑 臣民4.4.墨家墨家: :主张主张““兼爱兼爱”“”“非攻非攻”“”“节用节用”“”“尚力尚力””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愿望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愿望 四、古代中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比较四、古代中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比较1.1.相同点相同点(1)(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儒家思想强调儒家思想强调““仁者仁者, ,爱人爱人”“”“性本善性本善”“”“人之性恶人之性恶””等。

      等2)(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 :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儒家思想的核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心是““仁仁””和和““礼礼””,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也就是也就是““为仁为仁””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 ,要治理好城邦政治要治理好城邦政治, ,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 ,培植好公民培植好公民, ,以德教人以德教人, ,以德治人以德治人2.2.不同点不同点(1)(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社会””的人的人, ,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 特别强调特别强调““个体个体””的人儒家思想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人儒家思想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的地位;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认为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 ,强调个人主观的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2)(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

      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3)(3)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 ,讲究天人合一讲究天人合一, ,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 ,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忽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对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对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 ,其人其人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 ,理性是认知世界、发明技术、探索宇宙自然奥理性是认知世界、发明技术、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的力量秘的力量; ;激情是追求浪漫、寻找快乐、欣赏美感的动力激情是追求浪漫、寻找快乐、欣赏美感的动力 史料分析史料分析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人””的认识的认识材料材料  颜渊问仁颜渊问仁, ,子曰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焉————《《论语论语》》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凶年免于死亡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

      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筐箧已富筐箧已富, ,府库已实府库已实, ,而百姓贫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入不可以守入不可以守, ,出不可以出不可以战战, ,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荀子荀子··王制王制》》 【【问题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主张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解读解读】】““主张主张””据材料中三句话分别概括据材料中三句话分别概括, ,““主要内涵主要内涵””从君民关系角度从君民关系角度思考答案答案: :主张主张: :孔子孔子, ,以德治民以德治民; ;孟子孟子, ,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荀子荀子, ,君舟民水君舟民水主要内涵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君主应重视民意君主应重视民意, ,顺应民心顺应民心 二、古希腊哲学对二、古希腊哲学对““人人””的认识的认识材料材料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重人””的思想的思想,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要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 ,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善美, ,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 ,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区别开来————《《中华文体库中华文体库》》 【【问题问题】】根据材料根据材料, ,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 ,并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并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解解读读】】第第一一小小问问依依据据材材料料中中““希希腊腊人人文文主主义义体体现现出出一一种种‘‘重重人人’’的的思思想想”“”“认认识识人人自自己己””等等可可知知重重视视人人的的价价值值, ,““人人必必须须有有知知识识才才能能达达到到真真善善美美””反反映映出出强强调调知知识识的的作作用用、、崇崇尚尚道道德德, ,““强强调调对对单单一一个个体体进进行行的的理理性性思思考考””反反映映出出尊尊崇崇理理性性; ;第第二二小小问问注注意意是是““政政治治根根源源””, ,结结合合所所学学可可知知是是古古希希腊腊民民主主政治的发展政治的发展答案答案: :特点特点: :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价值; ;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 ;崇尚道德崇尚道德; ;尊崇理性尊崇理性政治根源政治根源: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角度一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传统角度一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传统1.1.(2017(2017·全国全国ⅠⅠ卷卷,32),32)在公元前在公元前9 9至前至前8 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 ,诸神的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而且还争权夺利而且还争权夺利, ,没有一个是全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 )A.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析解析:B:B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以人为模本设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以人为模本设计神的形象和性情计神的形象和性情, ,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这为以后雅典人文思想的这为以后雅典人文思想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诞生创造了条件,B,B项正确对神的信仰本身就是宗教信仰项正确对神的信仰本身就是宗教信仰, ,无法体现宗教无法体现宗教信仰意识淡薄信仰意识淡薄,A,A项错误神的人性化是人文意识的觉醒项错误神的人性化是人文意识的觉醒, ,古代的雅典不可古代的雅典不可能是理性占据能是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主导地位”,C,C项错误对神灵的不敬在雅典是重罪项错误对神灵的不敬在雅典是重罪, ,神话的神话的影响并没有在雅典削弱影响并没有在雅典削弱,D,D项错误 2.2.(2017(2017·全国全国ⅡⅡ卷卷,32),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 ,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上台的, ,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 ,政绩斐然政绩斐然, ,重视平民利益重视平民利益, ,但最终受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 ,在当时的雅典在当时的雅典( (    ) )A.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解析解析:D:D 梭伦改革后 梭伦改革后, ,雅典走上了民主化轨道僭主虽然政绩斐然雅典走上了民主化轨道僭主虽然政绩斐然, ,重视平重视平民利益民利益, ,但由于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但由于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 ,不符合雅典的民主法制程序不符合雅典的民主法制程序, ,最终结最终结局是受到流放等惩罚这反映了雅典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理念深入人心局是受到流放等惩罚这反映了雅典人民主权的民主政治理念深入人心,D,D项正确 角度三 罗马法的司法公平原则角度三 罗马法的司法公平原则3.3.(2015(2015·全国全国ⅠⅠ卷卷,32),32)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则, ,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 ,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 ,双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 ,法官审案应法官审案应( (    ) )A.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解析解析:C:C 法官审案时可能会被表象迷惑而导致误判 法官审案时可能会被表象迷惑而导致误判, ,因此因此, ,““双眼蒙布双眼蒙布””是是警示法官审案不应受表象迷惑警示法官审案不应受表象迷惑, ,应洞察事实真相应洞察事实真相, ,故选故选C C项结合所学知识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 ,法官审案应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法官审案应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道德良知, ,排除排除A A项项; ;法官审案时注重证法官审案时注重证据据, ,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时证据的一个来源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时证据的一个来源, ,不能作为全部证据不能作为全部证据, ,故故B B项错项错误误; ;法官审案应重证据法官审案应重证据, ,而不应盲目遵从民众意愿而不应盲目遵从民众意愿, ,故故D D项错误。

      项错误 角度四 儒学的治学目标角度四 儒学的治学目标4.4.(2017(2017·海南卷海南卷,2),2)““物格而后知至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下列各项中, ,最接近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这一说法的是( (    ) )A.A.其身正其身正, ,不令而行不令而行; ;其不正其不正, ,虽令不从虽令不从B.B.视天下犹一家视天下犹一家, ,中国犹一人中国犹一人C.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D.D.居庙堂之高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则忧其君 解析解析:A :A 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心正而后身修”, ,提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身的道德修养, ,进而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A A项强调项强调“身正身正”, ,即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 ,才能才能“不令而行不令而行”, ,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 ,与材料说法最接近与材料说法最接近, ,故故A A项正确项正确;B;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 ,与材料意思不符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故B B项错误项错误;C;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 ,坏事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坏事要从小事开始防范, ,与材料意思不符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故C C项错误项错误;D;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 ,与材料意思不符与材料意思不符, ,故故D D项错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