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规划知识:皇家园林的兴造特点.doc
15页1.规模宏大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 35 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 150 余千米隋朝的洛阳西苑,周 100 千米,其内为海,周 5 千米唐朝长安宫城北面的禁苑,南北 16.5 千米,东西 13.5 千米北宋徽宗时的东京艮岳,是在人造山系??万岁山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山周十余里” ,北则俯瞰,有 “长波远岸,弥十余里”的景龙江元代大都西御苑太液池, “广可五六里,加飞桥于海中,起瀛洲之殿,绕以石城”,明代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南海、北海、中海清代所建避暑山庄,其围墙周长 10 千米,内有 564 公顷的湖光山色;圆明园占地 200 多公顷,长春、万春二园 133 多公顷;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 287 公顷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2.园址选择自由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 。
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3.建筑富丽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区,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汉代未央宫“宫馆复道,兴作日繁” ,到清代更增加园内建筑的数量和类型,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比以往范围更广泛,内容更驳杂例如圆明园后湖的九岛环列,象征禹贡九州;东面的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上的全园最高土山“紫碧山房” ,象征昆仑山,整个园林布局象征全国版图,从而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权寓意5.全面吸取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北方园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叶已见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镇一带,湖泊罗布,泉眼特多,官僚贵戚们纷纷在这里买地造园,其中不少即有意识的模仿江南水乡的园林风貌。
这种风气自然也影响到了皇家的造园康熙年间,江南著名造园家张然奉诏为西苑的瀛台、玉泉山静明园堆叠假山,稍后又与江南画家叶洮共同主持畅春园的规划设计,江南造园技艺开始引入皇家园林,而对江南造园技艺更完全、更广泛的吸收,则是乾隆时期,乾隆在位 60 余年,六下江南,由于他“艳羡江南,乘兴南游” ,凡他所中意的园林,均命随行画师摹绘成粉本,作为皇家建园的参考,从而促成了自康熙以来皇家造园之摹拟江南、效法江南的高潮,他们把北方和南方、皇家与民间的造园艺术来一个大融汇,使其造园技艺达到了前所未见的广度和深度 广州珍珠岩 广东珍珠岩 广东珍珠岩厂 编辑:ejdnc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