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大全6篇-精品文档.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Wo****A
  • 文档编号:164011873
  • 上传时间:2021-0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大全6篇-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最新文明家庭事迹材料大全6篇 【篇一】 xx家庭,xx省运城市盐湖区杨家卓村,家庭成员5人 杨家卓村,一个只有200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飞天英雄xx的家就在这里,每当提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天的成功,xx总会说:“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966年出生的xx,因景家的前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xx、王珍玲夫妇自然是无比的疼爱为了补贴家用以及三个孩子的学费,xx夫妇把农闲时节都用在了加工扫帚的作业上一个笤帚的利润一二毛钱,拉到市里能卖三毛钱,为了多卖些钱,每扎够100个笤帚,xx和妻子用自行车拉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在外一天舍不得吃一顿饭,攒下的钱供了孩子们上了学 “日子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在那个困难时期,王珍玲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成才创造条件xx常年在外,家中的重担自然都甩在了弟弟景海龙和妹妹景艳芳的身上,但是两人从来没有埋怨过当兵的哥哥,而是给予了哥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2012年春节后,得知儿子可能被定为“神九”的航天员,但迟迟等不到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珍玲的右眼突然什么看不看见了,先后在运城市两家医院住了38天,都沒有效果无奈之下,景海龙陪著母亲来到北京看病为了不打扰正在封闭训练哥哥,硬是没有向哥嫂透露一点风声,整整18天,一个人在医院默默陪护景海龙常说,“哥哥是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顾的是国家这个大家,而他和妹妹支持哥哥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小家照顾好,让哥哥少为家里分心”他们觉得,能替哥哥多陪陪父母,让他安心工作就是一种幸福 xx从1986年被招收为飞行员后,28年来回家的次数非常少,几乎对家庭尽不到一点职责面对这些,母亲王珍玲从没有任何抱怨,一直和丈夫xx努力支持儿子 在别人看来,有一个航天英雄儿子,王珍玲应是充满自豪,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更多的是担心和期盼2008年9月25日,在“神七”的整个发射过程中,xx和王珍玲一直都没有说任何话,只是把目光牢牢锁定在了电视屏幕上,只有在人群中爆发出掌声的时候,老人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20多年来,作为母亲的王珍玲即使再想儿子,也没有主动给儿子打过一次,她怕打扰儿子,怕因家里小事影响了儿子的事业。

      她说:“海鹏首先是国家的儿子,其次才是我的儿子我就是心里再想,也不能随便打扰他作为xx的父母,他们觉得不给儿子添麻烦,静静的等待就是一种无言的幸福 在景家出了一个航天英雄后,许多人主动向xx和王珍玲和丈夫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都被二老婉言谢绝了,他们选择和所有普通的农民一样,继续在农田中耕种,继续着过平凡普通农家人的生活 家里最热闹还是当属周末,每个周末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会回来陪二老,在外上学的孙子、孙女也常常会给二老打,汇报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幸福在平淡和琐碎的生活中一直延续着,这个平凡却不简单的家庭,在真心付出、无尽牵挂和默默守候中,向我们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篇二【小雅文库】】 xx,xx省xx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一名普通村民40年,她赡养送终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20多名贫困生上学,在自家工厂安排了14名残疾人就业 而今,年逾古稀的xx依旧没有停下脚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公益服务上有人问:“你累吗?”xx笑:“不累!”她心里明白,自己所有的源动力都来自身后那个温暖的家! “我娘说了”是xx的口头禅,这颗博爱善良的心灵,传承自那位慈祥和蔼的老人。

      xx的母亲,是抗战时期的妇救会员,对共产党感情极深,淳朴厚道,乐善好施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这句话,是老人家常挂在嘴边教导孩子的话,她还常伸出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教育孩子:“为人不能走偏道,也不能走歪道,只能走中间的正道 什么是正道?就是听党的话,多干善事对于xx赡养孤寡老人的事,她全力支持,帮女儿管家,帮女儿带孩子,还动员全家的力量支持女儿在朱书贵、刘秀焕瘫痪在床的日子里,老人还亲手做了四五十个尿褯子 老人说:“千千治家,万万治邻!”意思是自己的小家要是花一千斤的力,那乡亲邻里的大家就要花一万斤的力,大家都好才是好正是母亲朴素的教导,造就了xx乐于助人的性格她养老人,帮邻里,扶贫助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种淳朴的家风熏陶,影响了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力所能及地去帮助xx,去关心、尊敬那些孤寡老人 xx的儿子、女儿从小就跟着学,早晨帮老人洗脸梳头,晚上给老人擦身洗脚照着姥姥和妈的样子,两个孩子为老人洗脚都特别仔细,脚丫缝里的泥,脚后跟的皴都洗得干干净净从9岁一直到上了大学,儿子朱新宇放假回家还是如此女儿朱宝琴,从懂事起就充当了家里的“洗衣机”,为老人们洗衣服、拆洗被褥。

      师范毕业后,朱宝琴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老人买来奶粉和水果 “孩子小,一开始都在姥姥家生活在我们那个20多人的大家庭里,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好吃的先让老人孩子吃,重活脏活抢着干xx笑说,“虽然生活清苦了一些,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比什么都强!” 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xx说,那是她一生最大的荣耀当时刚从北京回到家,她小心翼翼拿出那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金质奖章,对丈夫朱金英说:“这里边有你的多一半 如果说,母亲是xx的主心骨;那么,丈夫朱金英就是她最好的战友和帮手两个人是经人介绍成婚的,生活在同一个村子,知根知底,彼此都是看中了对方的“好人性” 俗话说“门户不对不成亲”,婚前并没有花前月下的夫妻俩,婚后却有着惊人地相知相识这么多年,两人从没红过脸,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也从没有什么分歧赡养老人,捐资助学,扶困助贫,xx干的每件事情,丈夫都毫无保留地支持;吃苦受累,服侍病人,忍寒受冻,哪样罪丈夫都没少受过 “为了我,他吃了很多苦!”说起这些年丈夫的付出,xx感慨万千1983年,在朱书贵、刘秀焕老人瘫痪在床的日子里,丈夫朱金英和她一起足足地守候了74天!为了把老人伺候好,夫妻俩抱着铺盖搬到老人的小屋,沿着炕边搭上木板,丈夫和朱书贵一块睡,xx和刘秀焕一块睡。

      两个老人大小便失禁,夫妻俩端屎端尿,尽心照顾 40年来,xx夫妇先后照顾朱书贵、刘秀焕8年,照顾朱金林14年,照顾朱淑芬5年,照顾张振起7年,照顾朱书常31年这六位老人,他们卧病在床期间,谁也没长过褥疮,都活了八九十岁,都是在微笑中度过了晚年岁月,安详的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对xx的选择,朱金英从没有怨言,只有埋下头一起干 行善行孝,因为以身作则,所以薪火相传 xx的大爱大孝,既出于她的道德良心,也出于家风的熏陶灌输而让她最欣慰的是,家里的淳朴家风正被一代代传承! 或成家、或求学,儿女们离xx老两口距离远了,对他们的关爱却不曾减少一分每周,孩子们都会打几个问候我们问候身体,提醒添衣,还张罗着买煤女儿离得近,更是时不时过来,给干干活儿,帮我们换衣洗衣,忙个不停!”xx笑说,几个孩子在生活上友爱他人,工作上兢兢业业,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性子,在自己眼中也算是合格了 5岁的双胞胎小孙子,小小年纪就知敬老爱幼每次饭前,两个小家伙儿都会主动为大家摆放椅子、餐具,一定要全员到齐,才能开饭我们要光盘行动,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粒米!”这是开饭前,小哥俩的例行发言提起他俩,幼儿园老师赞不绝口:“友爱同学,尊重老师,特别懂事!” xx说,她的事业会继续下去,因为——“我有一个好儿子,有一个好媳妇,有一个好女儿,有一个好女婿,还有好的孙子和外孙。

      我有一个‘团队’!” 在她为之自豪的这个10口之家里,仁爱、温暖是主旋律,敬老孝道、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 【篇三】 xx,女,汉族,党员,1948年5月出生,东风橡胶厂退休,现为路北街道红光社区居民 学科学、用科学,梳清头脑,自觉抵制迷信活动她除了自费订阅了《xx日报》《xx日报》和《老年世界》等刊物外,还每天定时收看中央、省、市三级新闻,关心时事,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知识不断提高xx身为一名党员,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好党的政策跟得紧,国内国际大事都知晓,在使自己免受不良风气侵扰的同时,还不断向周围群众推广宣传应用科学文化知识,对那些信仰邪教迷信活动的人进行说服教育和制止她无论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邪教光盘、传单等都会及时销毁有一次,她在清扫楼道时,一个人到她家来宣传邪教,她就给他讲科学道理、劝他要相信科学、有病去医院、邪教一信就害人,让他悔过自新,自我健身最后,这个人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哈哈一笑说:“我就听你的,跟你一起去扭秧歌” 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有意的活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她也始终认为没有好的身体就不能为社会和自己的家庭做点事,甚至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拖累。

      于是,她通过多方联系和筹措,自发组建了红光社区秧歌队,强身健体、活跃精神、宣传科学、倡导文明在全民健身的方针指引下,为构建和谐xx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做出了义务和贡献她自编自导歌扮舞《姐妹逛新城》节目,歌颂了xx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她带领社区秧歌队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历届老年大赛中都获得优胜奖曾在元宵花会上取得市电业杯三等奖的好成绩目前这个队成了红光社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代表团 任劳任怨付出自己的代价,营造和睦的家庭在家里,xx对老伴生活上非常体贴,每天和老伴一同健身,一块说笑,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情她当婆婆不摆架子,和儿媳“打成一片”,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女看待,从不计较细节,为给予他们工作上的支持,把家务活大部分承担起来,并教育儿女们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营造了一种平和的家庭氛围 【篇四】 一、义务开展文化宣传,甘愿奉献累和忙从2005年开始,他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和爱人韩海苏就开始着手准备几乎每晚的小电影放映,不仅腾出自家门前的空地,还要搬桌子、抬设备、接电源、备节目,11年来,这个动作机械般重复着,而他在这里都可以无比欣慰的渡过每天节目耗时长达二到四个小时,他们从不收任何人任何费用,播放节目有从网上下载的,有从熟人手中借的,也有自掏腰包购置的。

      多少年下来,他们为村民播放娱乐、科教电影达多1000余场,让村民在纳凉、休闲的同时,享受精神文化熏陶辛文宝,他有自己的一句名言: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别人脸上的笑容他的事迹先后登上《xx新闻联播》、《xx日报》等媒体杂志,得到受到广泛宣传,并于2014年7月荣登央视《夕阳红》节目,节目长达17分钟 二、积极协调党群关系,充当枢纽和桥梁在三合庄,辛文宝主动当起了党群之间的传话筒,成为党员与群众、干部与村民沟通的桥梁用村民的话说,辛文宝就是“高速铁路高架桥”,要是政策传达的事,从他那里一过,就是小音量变大话筒,一人知后百人晓;要是信访矛盾需解围解压的事,一旦让他得知,基本都能大事变小,小事变了,大疙瘩变小疙瘩,最后心结打开,人人心旷神怡从这些琐碎家长里短到红白喜事再到春节、元霄联会,从主持编排到摄影剪辑,他样样能拿能放能做能干他在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的同时,还全面担起全村精神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成为村内大小活动和节目现场最忙碌最红火的大能人 【篇五】 xx是交警支队开发区大队的一名外勤民警,妻子辛娜在眼科医院工作2003年两人结婚组建家庭以来,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