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王丽娟版.docx
12页《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章视听语言体系 一、蒙太奇语法与修辞:1、八大组合段学说:1967年由麦茨提出划分如下: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 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时序性描述组合段;时序性交替叙 事组合段;时序性直接叙事场景;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段;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 2、声画对位:涉及的是电影意义单元中影像(或称画面、镜头)与声音的关系 问题即垂直蒙太奇,当然这种关系得以确立的前提是, 声音和画面在影视艺术 中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语言元素自有声电影诞生 以来,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及其组合是视听语言考察的基本点3、声画蒙太奇:声画同步,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 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这其中又包 含两种具体的同步方式,其一,声音是画面动作的同步音效;其二,声画合一中 的声音起到对画面内容补充、渲染和揭示的作用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的是声 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与复调音乐的对位类似,只不过强调的是视听语言 元素间的对位组合声画对位的组织方式造成了声音和画面各自不同的信息指 向,从而使镜头含义显示出丰富的多义性。
4、单讲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包括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态声画平行又称 声画并置,即视听信息指向各自发展,互不干扰,往往构成相加的信息关系声 画对立即声画对比,也就是说视听信息指向完全相反,镜头内的声音与画面本身 构成一种张力,使观众感受到单独的声音和画面都未能体现的复杂信息5、蒙太奇修辞:叙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连 续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 奇和理性蒙太奇6、各种蒙太奇定义:①叙事蒙太奇:所谓叙事蒙太奇,那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意味着将 许多镜头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分段篆集在一起 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头自身 都含有一种事态性的内容,其作用就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发展 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是指将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对独立的情节线,置放在一个统一的叙事结构中,实施分头叙述、并列表现的蒙太 奇形式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指的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 彼此密切关联的两条 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频繁交替叙述的蒙太奇形式重复蒙太奇:重复蒙太奇指的是相同或相似的镜头 /场面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 的蒙太奇形式。
连续蒙太奇:连续蒙太奇是按照事件的发展逻辑顺序, 沿着主要事件线索进行连 续叙事的蒙太奇形式②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指的是主要通过并列镜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关联、对比等,来激发观众思考和联想,达到抒发感情、传递思想的目的抒情蒙太奇:抒情蒙太奇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 也是绘声绘色的渲染,并且更偏 重于后者可见,抒情蒙太奇是在叙事的基础上表现情感的 它通常借助空镜头 或一系列不同角度拍摄的内容相仿的镜头的并列累积,进行渲染和抒情对比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镜头并列构成镜头或场面之间的对比 关系,借此来表现对抗、冲突等主题镜头形式方面的大小、强弱、动静、冷暖 等等也是对比蒙太奇的常用技巧心理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就是指将体现人物心理的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进行有机 穿插、组接,描绘出人物梦境、幻觉、想象、回忆等心理隐喻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着眼于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产生类比的效果,从而实现含蓄表达创作者寓意的目的理性蒙太奇:指的是其主要通过镜头对列使貌似不相关联的镜头之间构成某种关系,从而产生某种抽象的思想含义 它主要不是为了造就艺术效果,而是为了表 达理性观念,达到传输思想的目的它还突破了类比手法,更多采用的是象征的 修辞手法。
7、视听音乐与音响:视听音乐的功能:渲染功能、叙事功能、抒情功能、刻画功能、节奏功能视听 音响的分类:可分环境音响和动作音响两个部分 视听音响的作用:渲染环境气 氛、发挥扩展画面空间、连接时空、剧作作用第二章视听语言基础一、物质基础:1、光学原理:灯影戏是从艺术创造的物质原理方面给了电影最大的启发2、视觉滞留原理:1829年,比利时的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经过反复的实验, 证明了人眼“视觉滞留”的原理3、1873年,麦克斯韦发表《电学与磁学论》,在理论上研究论证了电磁学在空 间传播的一系列问题麦克斯韦也被称为“无线电之父”4、摄影术:1872年,爱德华・幕布里奇又开拓了原始的连续拍摄的思路1882年,法国生物学家艾丁纳・米尔斯・马莱又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出了“摄影枪”1889年,美国的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研制出一种初具现代摄影机雏形 的“窥视镜”,爱迪生的发明初步解决了胶片机械转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 摄影术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了5、放映术:1895年12月28日是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发明者6、录音、还音技术:1906年,美国的李・德・弗莱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第 一次实现了声音信号与电子信号的转换。
1926年,华纳公司成立了维太风公司, 在1927年9月,《爵士歌王》成为了华纳新落成的剧场里开拍1923年,凯斯把自己的声音系统交给了福斯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前身)1927年2月, 福斯公司向新闻界演示了自己的有声电影系统一一摩维斯,它可以在户外拍摄并录音世界电影从《爵士歌王》开始进入了有声电影历史时期,其语言形态也从 单一的视觉造型演变的成为视听综合表现二、1、彩色技术:模版机械印制法;染印法;化学构色法2、数字化技术:《星 战前传三》、《泰坦尼克号》、《指环王三部曲》等等三、物质属性:探讨视像及声音作为语言媒介的物质属性则旨在从本体意义上确 认视听语言的客观实在性,主要围绕摄影影像的纪实性考证展开巴赞的理论的 主要观点: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况且,作为摄 影机的眼睛的一组透镜代替了人的眼睛, 而它们的名称就叫物质影像对于视听 语言的发展,是构成视听语言物质基础的基本内容, 它们从不同角度支撑起视听 艺术,也从不同的方面决定了视听语言的种种特质,并且制约着视听语言发展的历史方向四、心理基础:(1) “注意”的心理机制:其特征是,具有高度选择性;集中性和指向性。
体现:大脑对外界信息的过滤和调节,是“注意”心理机制的体现; 存在于人的听觉感知中;是有机体的定向反射2)心理原则一一模拟人类视听感知经验五、语言规则:捕捉并放大焦点概念:将人类感觉、认知的“注意”特征引入 创作领域,由此确立叙事表意的独特法则这一法则命名为“捕捉并放大”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传播媒介,它遵循的是人类惯有的“注意” 心理机制,致力于“重视我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 程”从具体语言处理方面说,捕捉并放大焦点就是遵循创作者的构思要求,寻 找或设计相应的视听注意点,一方面使之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最优化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契合人们惯有的视听感知经验焦点:摄影机或创作者凭借人们感觉经 验找到的拍摄“注意”点,是心理活动在视觉或听觉上的集中反映分析影片:《红高粱》、《英雄本色1》《红高粱》:视觉处理,累积式蒙太奇;反应镜头还有,要注意片中设计焦点 一放大焦点《英雄本色1》,事件:杀人人物,杀手(认同);被杀者(次要)本片是通 过声音元素的独特调度来凸现焦点捕捉的艺术法则的在这段杀人的声音处理中,有如下两个特点:创作人员把声音作为一个重要的语 言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精心处理声画组合,竭力强化视听张力。
六、模拟人的完形思维运动:1、格式塔心理(完形)机制:完形:整合(想象、推理);组织格式塔心理学 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整体结构出发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对 意识进行元素分析的做法事物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当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时, 便会出现具有全新性质的新事物格式塔理论认为,事物的整体性完全归结为神 经系统的组织作用,强调了人的知觉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因此,电影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或再现, 而是对现实的想象与创造,是幻觉制 造电影形象和现实形象的不同一性的具体表现:立体成为平面的投影;深度感的减 弱;人工照明与无色彩;画面的界限和拍摄的距离;空间和时间的非连续性;视 觉经验之外其他感觉的缺失即后来的三点:可见性、照相性和蒙太奇性2、创造并实现幻觉:视听语言形式的调度,当电影一步步发展形成分镜头规则、 形成蒙太奇以后,“图形”或“画面”的艺术亦逐步衍生到蒙太奇艺术,爱森斯 坦、普多夫金在这一领域成就卓越①场面调度;②剪辑;③构图;④闪回和隐 喻蒙太奇视听艺术的影响:一方面,视听艺术用最直观、形象的机械手段记录 和再现我们身边的世界和我们的声画; 另一方面,视听艺术对世界和生活的再现 又有赖于创作者和观众积极的介入和探索。
这种反映具有机械物理性和主观心理 性辩证结合的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这一中艺术需要表达的媒介一一视 听语言——物质属性和心理基础具体特征:相似性,主要存在于横向音乐声音等元素中,也与纵向声音变迁有关; 延续性,指的是声音在纵向(时间度)方面发展的特点;注意听觉流,由于注意 心理效应,通常会将注意力放在某一听觉对象上面形成听觉流; 声音的节奏效果, 文字处理上的视听结合,象声词引起的是人们对声音感觉的联想3、视点安排:镜头的角度和景别:主体和观察的对象均处在不停变化的状态,因此摄影机的拍摄地点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多样的变化正反打镜头的运用:正反打镜头构成了齿 轮式的语言运作结构,它们彼此互为传动,成功地覆盖了观众与银幕形象、 银幕 空间之间存在的间隔,从而在观众心理上构筑起严整、圆合的影像幻觉世界第三章视听语言法则一、叙事规则:1、视觉叙事:①固定视点的单镜头一一记录生活:卢米埃尔兄弟的拍摄提供了 最初的雏形,即以固定视野的单镜头为语言形态,表现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律 这一语言特征包括了三个层面的意义:(1)时间上,它区别于照相的瞬间记录, 着重体现出时间的“连续性” ;(2)空间上,它区别于照相的封闭性的人为空间, 呈现的是广阔的、开放的自然空间;(3)内容上,它“不是专门去为摄影机安排 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是“努力去表现和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 在的事情和声画。
2、导致卢米埃尔影片无法升为艺术作品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单镜头意味着“银 幕句法”的缺失,它充其量只是一个单词,甚至只是“字母”3、“停机再拍”等技术的发明一一表现幻想:“停机再拍”技术至少包括这样的含义:(1)它结束了单镜头制作的历史,“停 机”即意味着镜头的中断,“再拍”实际上施行的就是镜头的连接,在事实上形 成了镜头的分切;这样的操作改变了客观的时间和空间,影片的时空出现了组接, 从而突破了卢米埃尔对真实时空的完全记录,开始了时空的虚拟创造;(3) 一系 列摄影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视觉语言具有了 “科学与魔术、现实与幻觉相结合” 的特征卢米埃尔兄弟开创的“开放的自然空间”又回复到了封闭的虚拟舞台空间二、视觉表现手段的局部开掘一一叙事实验1、局部摄影(特写镜头)景别叙事英国布兰顿电影学派的乔治・阿尔培特・斯 密士首先把特写镜头引入电影语言的形式系统平行蒙太奇 空间叙事代表人物:詹姆斯・威廉逊反应镜头视点叙事、视觉修辞 代表人物:爱斯美・柯林斯景深镜头构图叙事代表人物:爱德温・ S ・鲍特 故事片之父移动镜头 运动叙事代表人物:卢米埃尔兄弟剪辑叙事代表人物:詹姆斯・威廉逊2、视觉叙事观念的确立:格里菲斯在视听语言的发展中是一个集大成者。
分镜头原则:格里菲斯的“分镜头”(场面内时空分解及镜头的重组)作为电 影叙事的基本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