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试卷(A)(通风Z07)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试卷(A)(通风Z07)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200 9 /201 0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Z07级) 考试科目:防火防爆理论技术 选用试卷: A 适用专业: 矿井通风与安好专业 密 题目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概念(每题3分,共24分) 1.活化能:使普遍分子变为活性分子所必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封 2.直链回响:一个游离基(活性中心)只生成一个新的游离基的回响 3.感应期:可燃物质的温度在达成自燃点或着火点之后,并不立刻发生自燃或着火,其间有段延滞的时间,称为感应期(或诱导期) 4.自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化学回响、物理或生物作用等所产生的热量, 装 使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也叫自热自燃。
5.分散燃烧:可燃性气体由管中喷出,同周边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分子同氧分子由于相互分散,一边混合、一边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做分散燃烧 6.热值: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可燃性 订 固体或可燃性液体的热值以“J/kg”表示;可燃气体的热值以“J/m3”表示 7.殉爆:当一个炸药药包爆炸时,可以使位于确定距离处,与其没有什么联系的另一个炸药药包也发生爆炸的现象 8.蒸发潜热:可燃液体和固体是在受热后蒸发出气体的燃烧液体和固体需要 线 吸收确定的热量才能蒸发,这热量称蒸发潜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 根据链式回响理论,连锁回响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 链引发 、 链传递 、 链终止 1 2. 火灾监测仪表按探测对象不同分为 感温传感器 、 感烟传感器 、 感光传感器 3. B类火灾指 液体 火灾和 可熔化固体物质 火灾 4.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隔离法 、 冷却法 、 窒息法 等。
抑制法) 5.爆炸的主要破坏作用有 冲击波 、 碎片冲击 、 震荡作用 、 造成二次事故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6. 常用的阻火装置有 安好液封 、 阻火器 、 单向阀 7. 根据可以促使物质升温的热量来源不同,物质自燃可以分为 受热自燃 和 自热自燃 两种 8. 衡量爆炸破坏力的两个重要参数是 爆炸温度 和 爆炸压力 9. 特大火灾指死亡人数在 10 以上;重伤人数在 20 以上;死亡、重伤人数20人以上;受灾户在 50 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10.静电防护的主要方法有 工艺操纵法 、 泄漏法 、 中和法 三、简答(每题7分,共28分) 1. 在防火措施中,操纵可燃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在生活中和生产的可能条件下,以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筑房屋; (2)降低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3)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 (4)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
2. 简述缝隙隔爆的原理是什么? 2 传爆才能是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燃烧爆炸才能的一种度量参数,用最小传爆断面表示当可燃性混合物的火焰经过两个平面间的缝隙或小直径管子时,假设其断面小到某个数值,由于游离基销毁的数量增加而破坏了燃烧条件,火焰即熄灭这种阻断火焰传播的原理称为缝隙隔爆 3. 粉尘爆炸的特点有哪些? (1)粉尘混合物爆炸时,其燃烧并不完全; (2)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3)爆炸的感应期较长; (4)粉尘点火的起始能量大; (5)粉尘爆炸断定会产生有毒气体 4. 防止煤自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开拓开采技术措施; (2)防止漏风; (3)均压防灭火; (4)预防性灌浆; (5)阻化剂; (6)惰性气体; (7)限制煤堆的高度并将煤堆压实 四、综合(共20分,每题10分) 1、常用的灭火剂有哪些?他们灭火原理是什么? (写出5种就行,写出一种得1分,每种答了原理答1分) (1)消防用水 水的灭火原理是:①水的吸热量比其他物质大,所以它有冷却作用;②当水与燃烧物质接触时,会形成“蒸气幕”,能够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 3 释燃烧区中氧的含量,使燃烧强度逐步减弱;③水的稀释作用。
当水溶性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用水扑救的条件下,水可降低可燃液体浓度及燃烧区内可燃蒸气的浓度;④水的机械冲击作用,在扑救过程中用高压水流猛烈冲击燃烧物和火焰,这种机械冲击作用可冲散燃烧物并使燃烧强度显著减弱 (2)泡沫 泡沫的灭火机理是利用水的冷却作用和泡沫层隔绝空气的窒熄作用燃烧物外观形成的泡沫笼罩层,可使燃烧物外观与空气隔绝,由于泡沫层封闭了燃烧物外观,可以遮断火焰的热辐射,阻拦燃烧物本身和邻近可燃物质的蒸发;泡沫析出的液体可对燃烧外观举行冷却,而且泡沫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能降低氧的浓度 (3)1211灭火剂 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后,所生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变化例如甲烷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易燃气体,其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被卤族原子氟替代就生成CF4,CF4那么是一种不燃的气体命名为1211灭火剂的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分子式为CBrClF2,它是一种无色略带芳香味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对金属腐蚀性小,有较好的绝缘性能,毒性也较小1211灭火剂能有效地扑灭电气设备火灾、可燃气体火灾、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以及易燃固体的外观火灾;不宜扑灭自己能供氧气的化学药品(如硝化纤维)、化学性活泼的金属、金属的氢化物和能自燃分解的化学药品的火灾。
(4)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主要作用是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使其达成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动熄灭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将二氧化碳以液态的形式加压充装于灭火机中,因液态二氧化碳易挥发成气体,挥发后体积将扩大760倍, 4 当它从灭火机里喷出时,由于气化吸收热量的关系,立刻变成干冰此种霜状干冰喷向着火处,立刻气化,而把燃烧处包围起来,起了隔绝和稀释氧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占空气的浓度为30%~35%时,燃烧就会中断,其灭火效率很高 (5)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的灭火机理是能蒸发冷却和稀释氧浓度四氯化碳为无色通明液体,不助燃、不自燃、不导电、沸点低(7.8℃),其灭火作用主要是利用它的这些性质当四氯化碳落到火区中时,急速蒸发,由于其蒸气重(约为空气的5.5倍),能密集在火源四处包围着正在燃烧的物质,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若空气中含有10%容积的四氯化碳蒸气,那么燃着的火焰就急速熄灭 (6)干粉灭火剂 干粉是轻微的固体微粒,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燃烧常用的干粉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尿素干粉等碳酸氢钠干粉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占93%,滑石粉占5%,硬脂酸镁占0.5%~2%,后二种成分是加重剂和防潮剂。
从干粉灭火机中喷出的灭火粉末,笼罩在固体的燃烧物上,能够构成阻碍燃烧的隔离层,而且此种固体粉末灭火剂遇火时放出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钠盐在燃烧区吸收大量的热,起到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同时干粉灭火剂与燃烧区的氢化合物起作用,夺取燃烧回响的游离基,起到抑制燃烧的作用,致使火焰熄灭 2、如下图为氨-氧-氮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三角形1)试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各气体组分并判断他们爆炸与否;(2)在图中标示出D点(NH3:50%,O2:20%,N2:30%)、E点(NH3:10%,O2:10%,N2:80%),并判断它们爆炸与否 (写出一个点得1分,判断正确得1分) A点:(NH3:60%,O2:30%,N2:10%) 爆炸 B点:(NH3:40%,O2:10%,N2:50%) 不爆炸 5 C点:(NH3:30%,O2:70%,N2:0%) 爆炸 D、E点见图,期中D点爆炸,E点不爆炸 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