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课件.ppt

10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2396152
  • 上传时间:2024-08-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1 1.公元纪年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公元纪年法现行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今年是公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今年是公元元20132013年 2 2.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大约始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大约始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年法,即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共得年法,即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共得6060个单位例个单位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采用的干支纪年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采用的干支纪年法,法,19971997年是农历丁丑年年是农历丁丑年 3 3.年号纪年法从汉代起,我国古代的皇帝开始使用自.年号纪年法从汉代起,我国古代的皇帝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纪年如教材中的己的年号纪年。

      如教材中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等 4 4.民国纪年法.民国纪年法19121912年年1 1月月1 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立,1912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很方便,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很方便,民国换成公元,只要民国年数加上民国换成公元,只要民国年数加上19111911即可如民国即可如民国8 8年五四年五四运动爆发,运动爆发,8+1911=19198+1911=1919年,即公元年,即公元19191919年;相反,公元换成年;相反,公元换成民国,只要公元年数减去民国,只要公元年数减去19111911即可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公元公元20002000年,是黄帝纪元的年,是黄帝纪元的46974697年,末年,末尾数字是尾数字是7 7,对应天干第七位,对应天干第七位““庚庚””;;46974697除以除以1212余数是余数是5 5,对应地支第五位,对应地支第五位““辰辰””,,可知公元可知公元20002000年是年是““庚辰年庚辰年””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谥号谥号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诸侯、大臣、后妃等朝鲜、越南、日本)、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此外,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以称呼其““谥号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节(陶渊明)等 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决于““圣裁圣裁””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由朝廷赐予。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早期谥号为自称,比如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早期谥号为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武王””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有““子议父、臣议君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又恢复了谥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年号、、谥号谥号和和庙号庙号联系在一起,唐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国是绝无仅有的 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做皇帝的时候没有这个叫法,三国的文艺片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个叫法,三国的文艺片里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把他叫做献帝,那是胡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说八道,难道献帝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他会把皇位献出来?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庙号庙号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庙号,意思就是皇帝在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盖棺论定的功用了谥号盖棺论定的功用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惯称高祖)、唐太祖刘邦(刘邦庙号是太祖,习惯称高祖)、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成统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另外玄烨另外玄烨( (爱新觉罗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玄烨,即康熙帝) )被叫做圣被叫做圣祖,朱棣被叫成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祖,朱棣被叫成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年号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独创发明的产物,除了是用年号,是中国古代独创发明的产物,除了是用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于纪年以外,另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确切地说,中国年号始于周朝的共和时期,约纪元确切地说,中国年号始于周朝的共和时期,约纪元前前841841年至纪元前年至纪元前828828年期间,由周朝宗室召穆公、年期间,由周朝宗室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史学家称之为共和执政但其后周定公共同执政,史学家称之为共和执政但其后周朝的姬姓天王们没有继续延用所以,年号真正周朝的姬姓天王们没有继续延用所以,年号真正使用的开创制度,当发源于中国汉朝皇帝汉武帝刘使用的开创制度,当发源于中国汉朝皇帝汉武帝刘彻,从此在中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一直延彻,从此在中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一直延用,至中华帝国最后一任皇帝袁世凯,即洪宪皇帝用,至中华帝国最后一任皇帝袁世凯,即洪宪皇帝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年号发起于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年帝,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

      年号,作为五千年的中华帝国时代中国皇帝的专有产号,作为五千年的中华帝国时代中国皇帝的专有产物,伴随着现今文明社会,早已成为历史,但年号物,伴随着现今文明社会,早已成为历史,但年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中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中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初期就没有,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始自西元前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始自西元前140140年,这一年是汉年,这一年是汉武帝建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武帝建元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年号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一个年号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年号换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贞观,玄宗也不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大换,而武则天就特别喜欢改年号,一般年号是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

      而南梁武帝萧衍两个字的,她还用过四个字的而南梁武帝萧衍亦使用过三字的年号亦使用过三字的年号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