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拟柱体体积问题探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93817057
  • 上传时间:2021-08-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拟柱体体积问题探究 摘要:拟柱体是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增内容台体的一般形式,通过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思路探究了拟柱体的体积问题将柱体、锥体、球体、台体等重要立体图形有机联系起来 关键词:拟柱体 体积 怎样解题表 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中新增了台体等相关内容,台体的一般形式是拟柱体,因而,探究拟柱体的一般性质对于理解台体内容是极其有意义的下面,我们尝试着用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思路来探究拟柱体体积问题,以求加深对台体性质的理解 如图1,设拟柱体两底面积为S1和S2,中截面面积为S3,高为h,求拟柱体的体积V (注:所有的顶点都在两个称为底的平行平面上的多面体叫做拟柱体,两底面间的距离叫做高,与两底平行且等距的截面为中截面) 首先确定目标,要求什么?――拟柱体的体积V 它不是棱柱、也不是棱锥,似棱台却又非棱台,在思维中的位置不妨用一个单点V象征性的表示出来 ■ 看已知,你有什么条件或工具? ――一方面是题目中给出的4个已知量S1,S2,S3,h ――另一方面是已学过的棱柱、棱锥以及拓展的棱台体积公式,并积累有求空间立体图形体积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现在我们需要寻找的是V与S1,S2,S3,h之间的联系(图2),但显然,目前它们之间无法直接产生关联,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尚未解决 拟柱体是规则几何体吗? ――我们已学过棱柱、棱锥甚至棱台的体积公式,但拟柱体的几何结构(拟柱体的定义)告诉我们,以上规则立体图形只是拟柱体的特殊情形而已,无法直接运用公式时,故而我们需要转换思维 那么,针对非规则几何体,求体积我们有什么方法? ――由已积累的求面积体积经验可知,当所求图形为一般图形,无法用已有公式直接求时,我们往往采用分割求和方法,分割图形至我们熟悉的图形为止,化一般为特殊 把拟柱体进行怎样的分割呢?分割成棱柱、棱锥、棱台还是其他图形呢? ――由拟柱体的定义并结合此图,易知分割成棱台、棱柱的操作难度较大,那么不妨考虑分割成小棱锥 如何不重不漏的分割成小棱锥? ――在分割时,我们既要顾及到上下底面,也要顾及到拟柱体的多个侧面故而可以在中截面上任取一点O连接各顶点(图3),则将拟柱体分解为以O为公共顶点的三种类型的棱锥之和,一种以上底面为底面,一种以下底面为底面,还有一种以各侧面为底面的棱锥,记分割图形的相应体积为V1,V2,V3,则此时拟柱体的体积V=V1+V2+V3。

      我们在图示上引入几个新的点V1,V2,V3用斜线把它们与V联结起来,以此表示这几个量之间的联系由此就把求V转化为求V1,V2,V3 怎样表示V1,V2与V3呢? ――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以及中截面的定义可知前面两种类型的棱锥高均为■h,则此时V1,V2,可以直接求得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求出V3? ――由图观察知,是由多个以侧面为底的小棱锥构成,这就把求V3转化为求V3i(i=1,2,3……,n) 我们在(图5)中引入V3i,用线段把V1与S1、h连结起来,表示V1能由S1、h得出,V1=■S1■h;类似地,V2=■S2■h,V3=■V3i ■ (图5) (图6) 此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才能表示出V3i(i=1,2,3……,n)? ――为了使未知数V3i(i=1,2,3……,n)与已知量S3,h建立起联系,充分进行平面化的思考,若一侧面是四边形,连结对角线分解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取图中的VO -ABC来求解,以DE为ABC的中位线,则SABC=4SADE所以 V3i=V0 - ABC=4V0 - ADE=4VA - ODE = 4■SODE ■h=■hSODE其余的V3i(i=1,2,3……,n)和V31类似。

      由此我们只需对V3i(i=1,2,3……,n)求和即能把S3,h联系起来(图6),至此,我们已在V和已知量S1,S2,S3,h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不中断的联结网,故而解题的思路全部沟通 解:如图(3)所示(辅助线),由棱锥体积公式得 V1=■S1■h V2=■S2■h V3=■V3i =■■hS ODE =■h■S ODE =■hS2 则拟柱体的体积公式为: V=V1+V2+V3=■hS1+■hS2+■hS3=■h(S1+4S3+S2) 拟柱体体积公式与棱锥、棱柱、台体、球等体积公式的统一性表现为以下情况: V=■h(S■+4S■+S■) ■ V■=■h(0+4■S■+S■)=■S■h■ V■=■h(S■+4S■+S■)=S■h■ V■=■(0+4?仔r■+0)=■?仔r■■ V■=■h(S■+■+S■) 拟柱体体积公式虽然几乎涵盖我们高中阶段所学图形的体积公式,但其本身也有局限性在《数学分析》中存在这样一个积分式子,若S(x)是关于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则 ■S(x)dx=■[S(n)+4S(■)+S(m)]① 若取n=0,m=h,则 ■S(x)dx=■[S(0)+4S(■)+S(h)]② 不妨用平行于上下底面的平面来切截几何体,记为此平面到下底面的距离,S(x)记为被截物体的截面面积,则此时几何体体积是②式特殊情形中的定积分■S(x)dx,而S(h),S(0),S(■)刚好为上底,下底和中截面的面积。

      因此,如果S(x)是关于x的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就可以运用拟柱体公式计算空间立体图形的体积,否则无法运用 在探究拟柱体体积问题中不断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搭建过渡桥梁,最终达到连通状态,这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另外拟柱体作为柱体、锥体、球体、台体等重要立体图形的一般形式,其统一性也体现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性,其公式作为求体积的“万能公式”应用的广泛性也是其他体积公式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 [2]祥.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5). [3]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 罗晓强(1988- ),男,四川宜宾人,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汤强(1975- ),男,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张宇)第 6 页 共 6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