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讲解.ppt
55页《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讲解 主要内容编制办法概要介绍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几点体会1.编制办法概要介绍编制办法概要介绍19821982《《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工程可行性研究试行办研究试行办法(草案)法(草案)》》1988.6.11988.6.1《《公路工程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究报告编制办法办法1996.1.11996.1.1增列增列“节能节能篇(章)篇(章)”19961996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报告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未正式发布未正式发布2001.6.182001.6.18 增加招标内容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项暂行规定2010.4.122010.4.12《《公路建设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报告编制办法》》编制办法概要介绍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4条)附件1:预可研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附件2:工可研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附件3: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方法编制办法概要介绍◎制定编制办法的目的◎适用对象◎可研工作阶段划分及深度要求◎报告主要内容◎资质与工作要求◎报批程序◎报告格式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办法总则(共十四条)编制办法概要介绍编制办法要点解释一、适用范围二、阶段划分及关系三、深度要求编制办法概要介绍一、适用范围1.适用各类公路建设项目,含长大桥梁、隧道等独立工程建设项目;2.小型项目可适当简化;3.核准制、备案制项目申请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可参照执行。
二、阶段划分及关系1.分为预可和工可2.预可以规划为编制依据,工可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为依据编制办法概要介绍3.预可要求通过实地踏勘和调查;重点研究必要性和建设时机;初步确定项目通道和走廊带;对项目规模、技术标准、建设资金、经济效益进行必要论证,是项目建议书的依据4.工可要求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必要的测量和地质勘探,对可能的建议方案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等方面综合比选论证研究确定项目的起终点,提出推荐方案,确定建设规模、技术标准,估算项目投资,分析投资项目,编制报告批准的工可是初步设计的依据编制办法概要介绍三、深度要求1.方案比选预可—初步比选,确定通道或走廊带工可—进一步比选,有比较价值的方案,要求同深度比选技术、建设费用和经济效益;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等方面综合比选论证2.路线方案预可—1:5万或更大,特殊地形1:1万;工可—1:1万或更大,特殊地形1:2000编制办法概要介绍3.手段预可—实地踏勘和调查;工可—充分的调查,并通过必要的测量和地质勘察,对长大桥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进行专项地质勘探和调查(遥感、物探、地质调绘等),地形地质复杂时进行必要的钻探。
4.投资工可阶段的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之差,应控制在投资估算的10%以内编制办法概要介绍u对封面、扉页、目录格式的要求u对主要内容的要求:共11章+附件u主要图表:共28张(类)附件1: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制办法概要介绍1.概述2.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4.建设的必要性5.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及建设方案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经济评价8.节能评价9.社会评价10.风险分析11.问题与建议预可报告文本主要内容:编制办法概要介绍预可研编制相关说明:1.风险分析仅针对特殊复杂的重大项目,大多数项目不需要进行风险分析2.建设的必要性重点分析拟建项目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及路网规划、综合运输体系、满足交通需求方面的定位及作用,阐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时机3.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制定施工期间的保通措施4.交通量预测结果为路段交通量及特征年车型构成。
5.附件包含会议纪要、地方意见和部门意见编制办法概要介绍u对封面、扉页、目录格式的要求u对主要内容的要求:共14章+附件u主要图表:共59张(类)附件2: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制办法概要介绍1.概述2.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4.技术标准5.建设方案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经济评价8.实施方案9.土地利用评价10.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1.节能评价12.社会评价13.风险分析14.问题与建议工可报告文本主要内容:编制办法概要介绍工可研编制相关说明:1.直接进行工可的建设项目,应对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时机详细论证2.交通量预测结果:•路段交通量(含相关公路);•互通立交转向交通量;•特征年车型构成;•无项目时相关公路交通量编制办法概要介绍3.风险分析仅针对特殊复杂的重大项目4.改扩建项目,实施方案包括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5.附件包含审查意见,会议纪要,地方意见和部门意见。
2.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1 项目背景 主要是拟建公路(项目)在路网中的功能、地位、作用,目前拟建公路(项目)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公路或同一通道内公路交通(综合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或者区域重大发展规划实施产生了新的交通需求等,阐明拟建公路(项目)的基本背景,最后说明编制拟建公路(项目)的来源等1.2 编制依据《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运输部 2010年4月12日颁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注意,一定注明颁布单位、时间、编号等,以确定有效性、合法性1.概概 述述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3 研究过程 成立项目组,拟定大纲,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等,还要包括成立项目组,拟定大纲,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等,还要包括委托方、各级主管部门等的重要汇报、沟通等的过程等委托方、各级主管部门等的重要汇报、沟通等的过程等1.4 建设的必要性 重点分析拟建项目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及路网规划、重点分析拟建项目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及路网规划、综合运输体系、满足交通需求、国防等方面的定位及作用综合运输体系、满足交通需求、国防等方面的定位及作用注意,要实事求是,不要牵强附会、盲目求大;要掌握最注意,要实事求是,不要牵强附会、盲目求大;要掌握最新的、最权威的区域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等,不要用过新的、最权威的区域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等,不要用过时的;要慎重确定必要性时的;要慎重确定必要性1 1、、2 2、、3 3……顺序。
顺序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4 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时机的论证,主要从现有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适用建设时机的论证,主要从现有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适用性、通道内通行能力、经济评价情况以及施工交通组织等性、通道内通行能力、经济评价情况以及施工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论证方面进行论证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5 主要结论u交通量预测u技术标准u路线起终点、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u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工期安排u经济评价u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以上内容均是从其它章节中摘录的,尽可能的不要原版照抄,可进行必要的文字精练,但必须准确,不能改变了研究主要结论的原意1.概概 述述1.6问题及建议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与拟建项目直接相关的与拟建项目直接相关的与拟建项目直接相关的与拟建项目直接相关的问题及建议问题及建议与拟建项目间接相关的与拟建项目间接相关的与拟建项目间接相关的与拟建项目间接相关的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在本章中,要根据拟建项目在在本章中,要根据拟建项目在区域公路网中区域公路网中的功能与定位、的功能与定位、交通量预测结果交通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地形条件、投资规模、环境影响及与地形条件、投资规模、环境影响及与拟建项目连接的其他工程项目拟建项目连接的其他工程项目等影响因素,在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等影响因素,在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相关规定,论证项目拟采用的技术等级、设计速度、车道数及路基宽度、相关规定,论证项目拟采用的技术等级、设计速度、车道数及路基宽度、荷载标准、抗震设防标准、隧道建筑界限、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具体荷载标准、抗震设防标准、隧道建筑界限、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具体指标,对于跨越有通航要求的河流上的桥梁,应明确通航标准等指标。
指标,对于跨越有通航要求的河流上的桥梁,应明确通航标准等指标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公路等级:根据项目建议书确定;公路等级:根据项目建议书确定;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路网规划路网规划路网规划路网规划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车道数车道数车道数车道数预测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交通量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服务水平财务评价情况财务评价情况财务评价情况财务评价情况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连续段落长度连续段落长度连续段落长度连续段落长度控制出入与出入口间距控制出入与出入口间距控制出入与出入口间距控制出入与出入口间距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车道数车道数车道数车道数公路工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路基宽度路基宽度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公路等级荷载标准(荷载标准(荷载标准(荷载标准(改建项目,利用原构造物情况改建项目,利用原构造物情况改建项目,利用原构造物情况改建项目,利用原构造物情况)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具体指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具体指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具体指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具体指标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4.技术标准技术标准 跨河桥梁跨河桥梁河道特征河道特征河道特征河道特征河段通航等级河段通航等级河段通航等级河段通航等级通航规划通航规划通航规划通航规划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5.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基本内容与88版编办类似,但章节做了大幅度调整。
与88编办相比,章节安排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5.1 建设条件 一定要落实到与路线走廊带、路线方案的关系上一定要落实到与路线走廊带、路线方案的关系上1 1))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2 2))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城镇规划、人口与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环境敏感点、文物等城镇规划、人口与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环境敏感点、文物等4 4))拟建项目与相关路网的衔接拟建项目与相关路网的衔接((3 3))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5.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5.2 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uu起终点的论证非常重要,有的比较明确,有的比较复杂应起终点的论证非常重要,有的比较明确,有的比较复杂应从与区域路网及前后路段的衔接情况、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与区域路网及前后路段的衔接情况、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衔接、与城市衔接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论证,甚至设置比较段衔接、与城市衔接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论证,甚至设置比较段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5.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5.3 备选方案拟定 不要遗漏任何有价值的方案uu主要控制因素主要控制因素 ((1 1)地形、地质、水文等控制因素。
地形、地质、水文等控制因素 ((2 2)沿线重要城镇规划沿线重要城镇规划 ((3 3)环境、资源分布、军事设施、文物等其他控制因素环境、资源分布、军事设施、文物等其他控制因素uu备选方案概况备选方案概况 ((1 1)走向及控制点走向及控制点 ((2 2)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模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5.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5.4 方案比选宏观层面宏观层面社会条件社会条件路网条件路网条件适应性条件适应性条件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5.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5.4 方案比选微微观观层层面面工程投资工程投资土地占用土地占用国民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财务评价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筑路条件筑路条件通过宏观与微观层面综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通过宏观与微观层面综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5. 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5.5 推荐方案概况1 1 1 1、、、、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2 2 2 2、、、、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3 3 3、、、、路基工程;路基工程;4 4 4 4、、、、路面工程;路面工程;5 5 5 5、、、、桥涵工程;桥涵工程;6 6 6 6、、、、隧道工程;隧道工程;7 7 7 7、、、、交叉工程;交叉工程;8 8 8 8、、、、连接线及辅道工程;连接线及辅道工程;9 9 9 9、、、、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0101010、、、、其他工程其他工程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16.1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按照交通运输部按照交通运输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公路工程估算指标公路工程估算指标》》等执行。
等执行 说明主要材料来源、材料单价和征地拆迁取值依据、标准及主说明主要材料来源、材料单价和征地拆迁取值依据、标准及主要定额调整原因等,并给出各方案总估算汇总表要定额调整原因等,并给出各方案总估算汇总表 6.26.2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根据财务评价情况,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建议根据财务评价情况,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建议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8.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由由由88888888版编办中经济评价之前调整到经济评价之后版编办中经济评价之前调整到经济评价之后版编办中经济评价之前调整到经济评价之后版编办中经济评价之前调整到经济评价之后8.18.1 工期安排工期安排 对应建设时机对应建设时机8.28.2 保通设计保通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交通组织设计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9. 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评价9.1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 项目影响区域的土地概况(直接影响区)9.2 推荐方案对占用土地、主要拆迁建筑物的种类和数量 结合项目现场调查、工程方案和投资估算(用地分类、数量),就推荐方案的情况进行介绍。
尤其是要注意占有耕地(或基本农田)、矿产、文物、防洪排涝、通航、军事设施等几部分9.3 对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 是否符合本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9. 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评价9.4 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符合性 不同等级公路均有明确的规定,遵照执行9.5 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占有耕地(或基本农田):耕地占补平衡;矿产、文物、防洪排涝、通航:均应符合相关部门的专门要求(附批文);军事设施、宗教设施:相应的解决方案,必要时附相关协议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1 沿线环境特征 项目经过地区(沿线)的环境总体概况土地、河流、 植被、矿产、文物、风景区、保护区等概况)10.2 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包括生态、水环境、声环境、空气环境、景观影响等 尤其要注意沿线的环境敏感点或敏感区(如水源、文物保护单位、 居民区、医院、学校、疗养院等以及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等)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0.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工程环境影响分析10.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对上述环境影响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或建议。
u路线方案的对策u路基边坡防护对策u借方、弃方及水土保持对策u绿化恢复植被对策u其他对策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1.11.节能评价节能评价 以项目推荐方案为基础,计算和分析项目实施对节能的影响11.1 建设期耗能分析 建设期主要耗能工作如施工设备、建筑材料(沥青加热)、生活用能用电等可结合投资估算的相关内容进行测算)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1.11.节能评价节能评价11.2 运营期节能u项目运营管理耗能分析 包括项目(公路桥梁、隧道)的照明、服务区、收费站、监控 设施等结合项目实际,确定项目的主要耗能环节或子项目,如项目(公路、桥梁、隧道)的照明、服务区、收费站、监控设施、通风系统等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1.11.节能评价节能评价11.2 运营期节能u项目使用者节能计算采取“有无对比法”,计算建设项目投入运营后,使用者的燃油节约量,并将最终结果换算成标准煤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1.11.节能评价节能评价11.3 对当地能源供应的影响 根据拟建项目各环节能源消耗情况,分析新建项目对区域能源供应的影响及需新建相应的供电设施等情况包括施工过程中和运营阶段。
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1.11.节能评价节能评价11.4 主要节能措施u说明遵循的节能规范或标准u主要措施,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型能源的应用 包括取消不必要的照明、服务区建筑节能、机电设备选择、采取可再生能源(风、光或风光互补)等11.5 节能评价 以节油量计算为基础,分析、评价项目对节能的效果 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2.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12.1 社会影响分析 主要分析项目对所在地社会的正、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对居民收入、生活水平与质量、就业的影响,对不同利益群体、弱势群体的影响,对所在地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 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2.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12.2 互适性分析 调查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及道路主要使用者对建设项目的支持程度,分析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当地政府对项目的态度 —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与参与程度 —各部门活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移民安置方案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2.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12.3 社会风险分析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识别和排序,并对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
12.4 社会评价结论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3.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 对于特殊复杂的重大项目,应进行风险分析13.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外部协作风险13.2 风险程度分析13.3 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3.几点体会工可各章节重点介绍1、可行性研究要始终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2、可行性研究要深化、细化现场调查、资料搜集,并要进行必要的测量及勘察,掌握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并注意资料、信息的更新变化3、可行性研究一定多方案比选,不要遗漏任何有比选价值的方案,不要局限于委托方或主管部门提出的方案4、可行性研究一定要多与委托方沟通解释,妥善处理与委托方推荐意见不一致问题,一定要有我们的推荐意见,慎重提出推荐方案5、可行性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逻辑性、条理性、协调性、动态性,并不是简单工程、交通经济等几方面内容的叠加6、可行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创新性,要用心去做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