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太丘与友期.doc
6页《世说新语》之《陈太丘与友期》宜城市龙头中学 张建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2.背诵短文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德育目标《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研读《陈太丘与友期》学生朗读课文,自行疏通文意;提出阅读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背诵课文;归纳借鉴本文的写法和语言特色,积累词语[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板书文题)二、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三、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注意情节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内容,其他同学点评四、师生互动,研讨课文,背诵课文1.各小组提问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依据回答情况给予必要的引导明确:(1)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
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2)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有同学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3)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4.教师出示省去标点的原文,学生试读,然后背诵。
1)投影显示: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请一学生尝试读文,应读出句读、语气来3)全班齐读、背诵五、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提问:通过研读这篇短文,《陈太丘与友期》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六、课堂练习投影显示:1.翻译下列句子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3.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逐一回答,明确:1.期:约定去:离开;过去的顾:回头看引:拉;放开舍:放弃;牺牲。
信:诚实,讲信用;随意、随便七、课堂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八、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