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冢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二十【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8页曹操冢曹操冢 聊斋志异聊斋志异 卷二十卷二十清代清代 蒲松龄蒲松龄聊斋故事聊斋故事原文原文许城外有河水汹涌1,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小碑,字皆汉篆2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3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4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馀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耳!”注释注释1许城:指许昌,即今河南省许昌市2汉篆:汉代篆书,为当时通行的一种字体3曹孟德:即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据三国志魏书本传,死葬漳河旁“西门豹祠西原上”设七十二疑冢之说,见陶宗仪辍耕录疑冢4后贤诗:此指宋人俞应符诗诗云:“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见陶宗仪辍耕录疑冢译文译文许昌城外有一条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临近一处崖岸的地方,河水的颜色变成深黑色盛夏天,有人从这里跳进河中洗澡,忽然像被刀斧斩过一样,尸体断为两截,浮出水面后来又有一人也如此这般人们深感惊奇县令听说这件事后,派人截断河的上流,排尽余水,见崖岸下有一个深洞,洞中安装着一个转轮,轮上排列着锋利的刀刃。
拆掉转轮,深入洞中,发现一块小石碑,碑上的字都是汉篆字,细细辨认,原来是曹操墓于是打破棺材,散掉腐骨,将殉葬的金银财宝全部取了出来异史氏说:“后代的贤人作诗说: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他那里知道曹操的尸体是葬在七十二冢之外呢?曹操真不愧称为奸雄呀!然而千年以后,他的尸骨终究被挖掘抛弃,奸诈又有什么用?唉呀,曹操的聪明,也正是曹操的愚蠢呀!”曹操冢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赏析赏析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THANK YOU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