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知识点教案练习题及答案.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04436504
  • 上传时间:2023-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10课《古诗三首》6.10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古读huán;“劲”读 jìng )《马诗》译文、注释、赏析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干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在河北省一说为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钩:古代兵器何当:什么时候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踏: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简析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事实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干配上金制辔脑,疾驰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盼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赏析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盼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认为国建立功业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得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一种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具有思战斗的意思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荆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乍看是应用赋法,实则启动后两句抒情,又具有兴义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干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三、四句借马以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这首诗是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这首诗属于寓言体或比体,婉曲耐味。

      而诗的一、二句中,以雪比方沙,以钩比方月,也是比;从一个富有特性性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又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兴,行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从句法上看,后二句一气呵成,以“何当”领起做设问,强烈传出无限企盼意,且有唱叹味;而“踏清秋”三字,词语搭配新奇,“清秋”草黄马肥,正好驰驱,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字句的锻炼,也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2023),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2023)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石灰吟》译文、注释、赏析译文石灰石通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崇高气节留在人世间。

      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仿佛很平常的事情若:仿佛、好似等闲:平常,轻松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方崇高的节操人间:人世间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方,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如何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也许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创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通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竹石》注释、译文、赏析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方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同样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通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历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仅写咏竹诗美,并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傲慢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同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郑夑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重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知识点我会写:络:络纱 络丝 络线 脉络 网络 络绎锤:锤打 锤子 铁锤 木锤 千锤百炼凿:凿井 开凿 凿子 圆凿 凿壁偷光焚:焚香 焚毁 焚烧 忧心如焚 玩火自焚多音字:似:sì相似 shì似的 当:dāng当前 dàng适当络:luò脉络 lào络子 骨:gǔ骨头 gū骨碌形近字:络(网络)洛(洛阳) 锤(锤子)捶(捶打)焚(焚烧)婪(贪婪)问题归纳:1、《马诗》这首诗是如何借物抒情的?《马诗》借马渴望带上金笼头,驰骋千里,抒发自己希望有一个广阔空间,施展抱负,报效国家。

      2、《石灰吟》这首诗是如何借物抒情的?《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之心3、这首诗是如何借物抒情的?《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猛吹,抒发自己坚定顽强的精神课后习题答案:二、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骏马啊,什么时候才可以套上镶金的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呢?(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还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3)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忍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三、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如何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相同点:这三首诗都是咏物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马诗》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作者介绍: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2023)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重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主题:《马诗》通过写骏马希望套上金络脑,任意驰骋,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如同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何时将要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里任意驰骋呢?注解:①燕(yān)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③何当:何时将要④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鉴赏:①前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②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愤慨之情《石灰吟》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