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x
23页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 .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须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答题前,请按要求填写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2.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单选题:本⼤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若集合,,则()A.B.C.D.⼀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2.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函数的是( )A., B.,C. , D. ,3.已知函数,则 ( )A.3 B. -3 C.-1 D.14.设命题 ,命题,则命题 是命题 成⽴的( )条件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5. 已知f(x-1)=x2,则f(x)的解析式为( )A f(x)=x2-2x-1 B.f(x)=x2-2x+1C.f(x)=x2+2x-1 D.f(x)=x2+2x+16. 已知,,,则( )A. B. C. D.7.若两个正实数 x ,y满⾜ ,且不等式 恒成⽴,则实数 m的取值范围5为( )A B. 或C. D. 或8.在直⻆梯形 中, , , , ,直线 截这个梯形位于此直线左⽅的图形的⾯积(如图中阴影部分)为 ,则函数的图像⼤致为( )A B. C. D.、⼆ 多选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已知 a>b>0,c>d>0,则下列不等式中⼀定成⽴的是( )A.a+c>b+d B. a-c>b-d C. ac>bd D.1 0.下列函数中,属于偶函数并且值域为的有( )A. B. C. D.1 1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则整数 的值可能是( )A. B. C. D.1 2.定义域和值域均为(常数 )的函数和 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四个命题,那么,其中正确命题是( )A.⽅程 有且仅有三个解B. ⽅程有且仅有三个解C.⽅程有且仅有九个解D.⽅程有且仅有⼀个解第Ⅱ卷(⾮选择题 共 90分)三、填空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命题“”的否定是1 4. 已知集合 ,则集合 .(⽤列举法表示)1 5.函数 满⾜对任意 都有 ,则 的取值范围是 .1 6. 写出⼀个函数 ,使其满⾜ , 有相同的对称轴.、四 解答题:本题共6⼩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在① :②“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个, 补充到本题第(2)问的横线处,求解下列问题.问题:已知集合 ,(1)当 时,求 和 ;(2)若 ,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个解答计分.1 8 已知命题 , ,命题 , .(1 )若命题 为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若命题 、 ⾄少有⼀个为真命题,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19.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其中).(1)求实数a,b的值;(2)解不等式.20.已知幂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1 )求 的解析式;(2)若 在 上有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1. 秋⻛送爽,⽂旦歌⾹.⽂旦柚,中国三⼤名柚之⼀,每年 9 ⽉下旬-11⽉中旬是⽂旦柚成熟采摘的季 节,满⼭柚树,硕果累累.某乡镇以“共富果园”为⽬标,促进农业产业⾼质量发展,经调研发现,⽂旦柚果 树 的 单 株 产 量 ( 单 位 : 千 克 ) 与 施 ⽤ 肥 料 ( 单 位 : 千 克 ) 满 ⾜ 如 下 关 系:,另肥料成本投⼊为 元,其它成本投⼊(如培育管理、施肥等⼈⼯费)为 元.已知柚⼦的市场售价⼤约为 1 2 元千克,且销路畅通供不应求,记该果树的单株利润为(单位:元).(1)写出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2)当施⽤肥料为多少千克时,该果树的单株利润最⼤?最⼤利润是多少?22.已知是定义在 上的函数,若满⾜ 且.(1)求的解析式;(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不⽤证明),并求使成⽴的实数t的取 值范围;(3)设函数 ,若对任意 ,都有 恒成⽴,求m 取值范围.、莆⽥⼆中仙游⼀中莆⽥六中2023—2024学年⾼⼀上期中联考、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 .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须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答题前,请按要求填写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2.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单选题:本⼤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 .若集合 , ,则 (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集合的交的定义即得.【详解】根据集合的交的定义,由集合 , 可得: .故选:B.2.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函数的是( )A., B.,C. ,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函数的判定⽅法,结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逐项判定,即可求解.【详解】A中,函数的定义域为 ,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是同⼀函数,所以 A 不正确;B中,函数的定义域为 ,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是同⼀函数,所以 B不正确;C中,函数 和 ,则两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且对应关系也相同,所以两个函数不是同⼀函数,所以 C正确;D中,函数 的定义域为 ,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是同⼀函数,所以 D不正确.故选:C.3.已知函数,则 ( )A.3 B. -3 C.-1 D.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特征进⾏求解.【详解】.故选:C4.设命题 ,命题,则命题 是命题 成⽴的( )条件A.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命题 对应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命题,即 或 ,⼜命题 ,所以 或,所以命题 是命题 成⽴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 已知f(x-1)=x2,则f(x)的解析式为( )A.f(x)=x2-2x-1 B.f(x)=x2-2x+1C.f(x)=x2+2x-1 D.f(x)=x2+2x+1【答案】D【解析】【分析】采⽤换元法即可求解【详解】令 ,则 ,等价于,故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换元法求解函数解析式,属于基础题6.已知,,,则(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将 a、b、c化为的形式,利⽤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进⾏⼤⼩⽐较.【详解】由题意,, , ,因为函数在 上单调递增,且 ,所以,即a>b>c.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利⽤幂函数的单调性⽐较⼤⼩,要求认真计算,仔细审题,关键是熟悉幂函数的性质,属基础题.7.若两个正实数 x ,y满⾜ ,且不等式恒成⽴,则实数 m的取值范围为( )A. B. 或C. D. 或【答案】C【解析】【分析】先由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值,进⽽得,再解⼀元⼆次不等式即可.【详解】由题意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不等式恒成⽴,则不等式 ,即 ,解得 .故选:C.8.在直⻆梯形 中, , , , ,直线 截这个梯形位于此直线左⽅的图形的⾯积(如图中阴影部分)为 ,则函数的图像⼤致为(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直线 的运动位置分析⾯积的表达式,进⽽得到分段函数:,然后根据不同段上的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知:当 时, ,当 时, ;所以 .结合不同段上的函数的性质,可知选项 C符合.故选:C.、⼆ 多选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已知 a>b>0,c>d>0,则下列不等式中⼀定成⽴的是( )A.a+c>b+d B. a-c>b-d C. ac>bd D.【答案】ACD【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依次判断即可.【详解】对A,若a>b>0,c>d>0,则a+c>b+d,故A正确;对B,若a>b>0,c>d>0,如 ,则 ,故B错误;对C,若a>b>0,c>d>0,则ac>bd,故C正确;对 D,若a>b>0,c>d>0,则,则,故 D正确.故选:ACD.1 0.下列函数中,属于偶函数并且值域为的有( )A. B. C. D.【答案】B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及函数的值域逐项分析即得.【详解】对于A,函数的定义域为不关于原点对称,函数为⾮奇⾮偶函数,故 A错误;对于B,的定义域为R,,所以函数为偶函数,且值域为,故B正确;对于 C,定义域为 ,,所以函数为偶函数,⼜,当且仅当,即 时取等号,故函数的值域为,故C正确;对于D, 定义域为 , ,所以函数为偶函数,值域为 ,故 D错误.故选:BC.1 1 .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值域为 ,则整数 的值可能是( )A. B. C. D.【答案】AB【解析】【分析】作出⼆次函数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和题中条件,即可得出结果.【详解】作出函数 的图象,当 时, ,当 时, ,当 时, ,因为函数 的定义域为,值域为 ,所以数形结合分析得,解得 ,结合是整数知 或 ,所以A、B正确.故选:AB.1 2.定义域和值域均为(常数 )的函数和 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四个命题,那么,其中正确命题是( )A.⽅程 有且仅有三个解B. ⽅程有且仅有三个解C.⽅程有且仅有九个解D.⽅程有且仅有⼀个解【答案】AD【解析】【分析】通过利⽤或,结合函数和的图象,分析每个选项中外层函数的零点,再分析外层零点对应的直线与内层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对于 A中,设 ,则由,即 ,由图象知⽅程 有三个不同的解,设其解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