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进行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评价.docx
4页中药进行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评价 关键词:中药;细胞级粉碎;中药药剂学[]R283.6[]A[]1439-3768-(2019)-03-YS本文笔者通过三七制剂采取常规粉碎技术及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的研究,深入探究提高中药药用成分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精准称取1000g三七,并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00g两组三七均出自同一产地,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异,两组三七的盛装容器、保存方法均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方法给予对照组三七常规粉碎技术,给予实验组三七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即:将三七送入静音粉碎机内,并通过10目筛板反复于进料口投入粉碎后药物,在药物均通过10目筛板后,采用80亩筛板进行过滤,操作同上,使所有药物均通过80目筛板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三七片粉碎粒度及24h、48h、72h时的吸湿速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三七粉碎前后中药粒度对比粉碎前,实验组三七中药粒度(67±15)ug与对照组(66±15)ug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粉碎后,两组三七中药粒度均高于粉碎前,且实验组三七中药粒度(33±3)ug与对照组(53±9)ug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三七粉碎前后中药粒度对比组别重量粉碎前(ug)粉碎后(ug)t值P值实验组50067±1533±349.7000.000对照组50066±1553±916.6180.000t值1.05447.140P值0.2920.000注:与粉碎前组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2.2两组三七不同时间吸湿速度对比24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10.8%高于对照组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h、72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13.2%、13.6%与对照组12.9%、13.5%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2两组三七不同时间吸湿速度对比组别重量24h48h72h实验组50010.8%13.2%13.6%对照组5000.8%12.9%13.5%注:两组对比,P<0.053讨论随着中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药制药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中药材已为临床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以往,中药材多通过中药汤剂的方式来对患者起到治疗作用,但其总体利用率不高;如今,随着中药制药技术的提高,中药材已开始通过各种药剂形式应用于患者治疗中[1]。
作为中药制剂的一种,三七属于名贵药材,因此应在加工前确保其粉碎粒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利于用药效果本文研究中以三七为例进行研究,三七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因此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镇痛作用,具有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抗炎症、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作用,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2]为促使三七发挥出最佳药效,应确保三七在粉碎过程中达到一定粒度目前,中药粉碎技术包含常规粉碎技术、微粉碎技术及超微粉碎技术等[3]其中,颗粒均匀性最差的是常规粉碎技术,需要不断反复进行操作才能使筛分符合要求,但其大大延长了药材粉碎时间,且反复操作易使药材浪费增大,也阻碍药效发挥本文采用的细胞级粉碎技术,该技术是超微粉碎技术的一种,可将药物粉碎到微米、纳米级别本文研究中行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的实验组三七的粒度及24h吸湿速度均好于采取常规粉碎技术的对照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在中药制剂中应用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有利于降低药物粒度,提升中药成分利用率,避免中药制剂在使用中出现浪费情况,值得深入推广及应用参考文献[1]乔洁.对中药进行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探讨[J].海峡药学,2016,28(10):9-10.[2]郑芸.探究对中药进行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34):162-163.[3]范宗妹.中药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2):325-325.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