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docx
153页1 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 152《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 植物学课程名称(英文) : Botany课程学分 : 3课程学时 : 48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大刚执笔人: 廖建良一、课程简介《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生物教育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年开设 《植物学》 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 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 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仅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三、教学内容(一)植物形态解剖部分 :绪论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掌握植物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注意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类型,减数分裂的过程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四节 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种子的结构、类型及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萌发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以及幼苗的形态第一节 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基本概念,了解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类型,各营养器官的发育过程及生理功能;了解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一节 根第二节 茎第三节 叶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被子植物花的组成、结构;掌握雌雄蕊的发育、花粉粒和胚囊的形成过程,传粉、双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了解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和繁殖方式;了解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类型、花各部的演化以及种子和果实的结构、类型及形成;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等第一节 植物的繁殖第二节 花第三节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第五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第六节 种子和果实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二)植物系统分类部分:引言第一章 藻类植物通过引言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历史、任务;掌握植物各大类群的概念;了解双名法及其意义一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简介二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三 植物的命名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藻类分门的依据,用以区分、识别各门藻类;掌握重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和生活史;通过归纳比较,从而了解藻类植物的演化趋势;使学生了解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适当介绍我国在藻类学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成就第一节 藻类植物的概述第二节 蓝藻门第三节 裸藻门第四节 甲藻门第五节 金藻门第六节 黄藻门第七节 硅藻门第八节 绿藻门第九节 红藻门第十节 褐藻门第十一节 藻类植物小结第十二节 藻类植物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第二章 菌类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的基本特点极其与藻类植物的区别,真菌门各亚门的分类特征极其重要代表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要点;了解菌类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和经济意义。
第一节 细菌门第二节 粘菌门第三节 菌门第三章 地衣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衣的概念、一般特征和基本类型,了解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意义第一节 地衣的形态和构造第二节 地衣的繁殖第三节 地衣的分类第四节 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极其经济意义第四章 苔藓植物本章要求重点掌握苔藓植物的特征及地钱和葫芦藓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生活史,了解苔纲和藓纲的区别及苔藓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的主要观点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第二节 苔纲第三节 藓纲第四节 苔藓植物小结第五章 蕨类植物本章要求掌握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了解蕨类各主要类群的特征及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第一节 维管植物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第三节 石松亚门第四节 水韭亚门第五节 松叶蕨亚门第六节 楔叶亚门第七节 真蕨亚门第八节 古代蕨类举例第九节 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第十节 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第六章 裸子植物本章要求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了解裸子植物各纲的主要区别;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 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价值及我国丰富的裸子植物资源, 了解裸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第二节 铁树纲第三节 银杏纲第四节 松柏纲第五节 红豆杉纲第六节 买麻藤纲第五章 被子植物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两纲的特征及重点科属的特征,识别常见植物;结合实验和实习,使学生掌握观察、解剖、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类一、 双子叶植物纲二、单子叶植物纲第四节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四、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54,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分配如下:序号内容学时1绪论、植物细胞和组织42种子和幼苗13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24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65藻类植物46菌类27地衣18苔鲜植物29蕨类植物410裸子植物411被子植物8合计48五、课程考核方式课堂与课外讲授相结合,多媒体教学考试方式:理论考试闭卷,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占 70%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植物学》(第二版)陆时万、徐详生、沈敏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植物学》(第二版)吴国芳、冯志坚、马炜梁、周秀佳、朗奎昌、胡人亮、王策箴、李茹光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1、《植物学》朱念德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植物生物学》杨继、郭友好、杨雄、饶广远,高等教育出版社;3、《植物学导论》姚敦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第二版)高信曾编著《动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 : 动物学课程名称(英文) : Biology课程学分 : 3课程学时 : 48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大刚执笔人: 周立斌一、内容简介1 .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
包括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两部分 《动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动物界中各类群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系统发展和有关生命活动、发展规律、以及动物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动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最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学习《动物学》 可以为一些后续课程奠定相关的知识基础, 如《人体组织与解剖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动物养殖》 、 《病虫害防治》 、 《生物进化论》 、 《细胞生物学》 、 《药用动物学》等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主要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分类、演化关系等知识;了解和掌握动物进化、动物地理和动物生态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内在关系、功能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关系,以及不同类群动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了解动物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生命起源、发展、演化的一般规律树立热爱生命、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培养学生对各类动物形态结构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实验的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在学期末要求通过理论课的闭卷考试。
三、理论课课程内容: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自学学时1第1章绪论0.512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0.513第3章原生动物门264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25第5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126第6章腔肠动物门247第7章扁形动物门28第8章假体腔动物229 1第9章环节动物门3P 410第10章软体动物门3611「第11章节肢动物门61012第12章触手冠动物自学2131第13章棘皮动物门1214第14章半索动物门0.5115 ―第15章脊索动物门2216第16章圆口纲0.5117第17章鱼纲4618第18章两栖纲2419 j第19章爬行纲3620 1第20章鸟纲4821第21章哺乳纲5822 :第22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1r 423第23章动物地理1424第24章动物生态14四、教学内容:第1章0.5学时要求学生明确动物学的概念,掌握动物学学习的目的,任务、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一、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二、动物学及其分科三、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四、动物学发展简史五、动物学的研究方法第2章 第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0.5学时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和机能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区别,掌握动物基本组织的类型,明确器官、系统的概念。
第一节细胞第二节组织和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第3章原生动物门2学时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明确原生动物是最原始、 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生活史及与人类的关系本章难点: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草履虫的接合生殖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鞭毛纲第三节 肉足纲第四节 孢子纲第五节 纤毛纲第六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七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第 4 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 学时本章要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