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确分工,密切配合打造高效合作.pdf
3页精确分工,密切配合打造高效合作你的大致想法 (意图)你的具体办法(措施)课 例 研究 组 成员 之 间如 何 分工 (假定有 10 位成员)一堂课,需要我们观测记录研究之处非常多,根据观测点难易程度,对研究组成员进行分工1. 其中 1 名教师要进行授课并主持课堂2. 学生分组活动,解决题目或是动手实验等,并且各个小组同时进行,需要2 名教师负责监督学生小组活动3. 课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解答, 独立解答或小组解答状况需要 2 名教师记录4. 需要 1 名教师负责记录授课环节 是否合理,知识难度是否有层次感5. 需要 2 名教师负责记录学生在习题中遇到 的 困 难 及 应 对 措施6. 最后 2 名教师负责课后归纳总结在授课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必须各负其责,认真记录1. 上课教师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并需要高效的组织课堂教学2. 两名教师监督学习过程中小组分工情况和配合程度并记录 表格一小组分工情况配合程度解决问题积极性1 2 3 4 3. 两名教师观察记录学生们对课堂问题的思考与解答,以及答案是否科学合理还是生搬硬套,甚至于错误将观察记录于 表格二小组主体回答问题正确答案独到见解接近正确偏离问题错误答案1 个人团体2 个人团体3 个人团体4 个人团体4. 一名教师仔细记录负责记录授课环节 是否合理, 知识难度是否有层次感。
并记录入表格三知识点讲授安排学生活动目标达成5. 两名教师负责记录小组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并记录入 表格四小组困难困难原因小组表现解决措施解决结果6. 课后,两名教师汇总其他老师的记录问题,将整节课从准备,到实施以及效果做出完整评价,整理出本节课的总结以后面备磨课使用使 用 哪些 符 号代 表 不同 的 合作 状 态( 即 发明 一 些大 家 统一 使 用的 符 号代 表 某种含义)对学生课堂活动进行评价计分时可用以下符号:1、小组合作部分用“Z”表示个人 表现部分用 “G ”表示2、分数表现形式:积极: 3 分一般: 1 分没参与: 0 分根据学生表现情况,用以下方式记录Z-3 :小组合作优秀Z-1 :小组合作合格Z-0 :小组合作不及格G-3:个人表现优秀G-1:个人表现合格G-0:个人表现不及格如 何 做记录 (即如 何 使用 上 面的 符 合在 课 堂中 收 集信息)教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进行 打分教师在课上边观察边记录,课后汇总学生整节课表现后进行打分小组个人表现得分小组合作得分合计总分A 同学B 同学C 同学D同学1 2 3 4 如 何 汇总 记 录的 结 果( 即 记录 的 结果 如 何整 理 或表达)利用表格,将 个人得分与小组得分 整理汇总。
将得分按高到低进行排列,个人表现占总分40% ,小组合作占总分60% 将得分按高到低进行排列,前 15% 评价为 A,然后 35% 评价为 B,下一个35% 评价为 C,最后 15% 评价为 D怎 样 反映 学 生小 组 合作 的 有效性 (即整 理 后的 数 据结 果 说明什么)最后分析各 小组总分数并结合课堂记录可以较为直观的发现小组的合作是否高效合理1、 教师利用汇总得分,及时对落后小组进行指导帮助,让该小组尽快形成合理分工,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互助优胜小组要总结其成功经验,公开分享学习2、 教师通过分析汇总数据,发现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查找原因可发现问题,例如:(1)部分学生不会运用小组合作或运用不熟练(2)小组中个别同学不配合导致小组合作失败或效率低下(3)各个小组分组时学生水平不均,导致某些小组经常落后(4)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具体导致小组活动困难(5)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导致小组活动无法深入下去(6)教师对小组活动指导力度不够,导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等等通过课后的分析总结,教师在安排学生小组活动时,要继续发挥自己成功经验,改正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