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刍议古筝名曲《出水莲》 (论文).pdf
1页刍议古筝名曲《 出水莲》 ■刘继安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摘 要 : 被 誉为 古筝十大名曲之一的《 出水莲》 自面世 v 7 , 来深 受人 们的喜 爱, 这首 ft , 曲不仅是 广 东汉 乐筝曲的重要代 表作 品, 而且还是最具有流行性 的” 软线” 大调 乐曲近年来 , 随着我 国古筝文化的快速发展 , 《 出水莲》 成为古筝演奏~ - - -f O 的必 弹曲 目, 笔者作 为一名从 事古筝演奏的专业学 生, 对此 曲同样 非常青睐 , 在 本文 中主要从作 品分析、 演奏技 巧、 价值 三个 方 面进 行 论 述 关键词 : 古筝 名曲 出水莲 分析价值 一、《 出水莲》 作品分析 古 筝名曲《 出水莲 》 的传承历 史非 常 悠 久 , 传 说在两晋 时期 , 大量 中原人 因为 躲避战乱来到 了广东 . 在那 时这首 乐曲就 已经 出现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的版本是由 我 国著 名客 家古筝演奏 家、 教 育家 被人 们誉 为“ 南派筝王” 的罗九香先生传 谱 这 首 乐曲 以各种 丰富 的古 筝技巧 将 出水莲 的神 态、 气质刻 画的栩栩如 生 . 从 音调上 来讲具有 “ 古风古色” 的听感 . 从 风格 上来 看又有 “ 淡雅清新” 的美感 笔者认为 : 整 首 乐曲实际上是 “ 借筝言志 ” . 用 古筝表 现 了莲花 “ 出淤泥而不染 ” 的高尚情操 《 出水莲》 是一首“ 八板体 ” 曲子 , 人们 俗 称 “ 大调 ” 曲子 全 曲主 要 分 为 三个 大 乐 段 在第一 乐段中又分为三个 乐句 。
第 1 乐句的第 1小节前 两拍与后 两拍在弹奏 时要有对 比, 前者 要强, 后者则要弱第 2 小节 回归到正常的强弱 简单 的说 , 第 1 乐句在 弹奏过程 中. 力度上对 比一定 要鲜 明. 速度上一定要缓慢 , 特别在弹奏“ 4 ” 音 时 左 手演奏 一定要进行大幅度颤音 . 同 时短小细 碎的花指 一定不要 忘记对旋 律 进 行似 有若无 的修饰 第 2乐句 是第 1 乐 句 的 重 复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这 不 是 简 单 的重复 . 在 弹奏速度 上要稍稍加快 . 在乐 句感觉上 要展现 活力 .在 力度上要 有对 比 特别是结尾时要渐弱弹奏在弹奏第 3 乐句 时 一 定 要 与 第 2乐 句 的 结 尾 有 强 烈的对比 , 因此 , 这时演奏 时要 加重 力度 , 给听众 由远及近 、 朦朦胧 胧的感 觉 为主 题 的出现烘 托气 氛 第二乐段是整首乐曲主题 . 也是最精 彩 的 部 分 , 第 二 乐 段 共 有 5个 乐 句 第 1 乐句主 要展现 了莲花 出淤泥 而不 染的盎 然生机和旺盛的生命 力. 在弹奏这一 乐句 时 力度上 要选用 中强 . 特 别在演奏 小切 分节奏时一定要铿锵 有力. 使音色饱满且 具有张力 第 2乐句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 性 , 链 接 了第 1乐句和第 3乐句。
之后 , 在弹奏第 3乐句时要特 别注意大量 的变 宫音“ 7 ” 和清角音“ 4 ” . 这两个音的频繁使 用 . 一方面使得这首作品具有 中州汉 乐古 朴典雅而又凝重的风格 , 另一 方面还有体 现 了客家筝 曲细腻 、 含蓄、 哀怨、 深遂 的韵 味这一 乐句的力度上需要细腻把握 , 弹 奏 时应由 中强 到弱 , 紧接着 到中弱 , 后面 紧跟着到第 4乐句又到弱 . 第 4乐句的第 3小节 又到中弱力度上频繁地 变化 , 使 得音 乐跌宕起伏 , 二度 的上下滑音反复运 用使得 乐曲色彩饱满 . 仿佛 出水 莲对 自然 惆怅与无奈 后又奋起跟暴风雨进行搏斗 的场面 . 俨然一 幅热情洋溢 、 英姿飒爽 的 斗莲图 由于第 4乐句的结尾不够充 分表 达音乐 的情绪 . 最后的第 5乐句又对第 4 乐句进行 了强调 和补充 第三乐段是全曲的尾声 . 在音 乐氛围 上 展 现 了莲 花 经 过 暴 风 雨 的 洗 礼 后 . 生 机 勃勃的画面特别在结尾处, 给笔者的感 觉如 同电影一样 ,这时镜 头逐 渐拉远 , 主 角 莲花 随着音乐逐渐消失 这一乐段演奏 时 . 选 用中强 的力度表现 , 在结 束句时要 渐弱渐慢 的演奏 , 最后使整 首作 品稳定而 完整地 结束在主音 二 、 《 出水莲》 的演奏技巧 由于 《出水 莲 》 是 一 首 客 家 古 筝 曲 重 要的代表作 品。
因此 , 要想演奏好 , 首先一 定要了解客 家古筝 曲 所谓客 家古筝 曲, 与纯粹的广 东音 乐不 同. 其 实它真正的起 源 自中原地 区的传统音乐在我 国古代 , 中原地区的部 分人们 由于 战乱 、做生意 、 旅行等等 因素南迁至粤闽一带 . 他们 一起 也带来 了中原 的音 乐 .随着 数百年 的发 展 .当地 民间音 乐与中原音 乐进行 了融 化 这样就形成了现在 我们 听到的客家音 乐 同时 . 由于粤东地区十分闭塞 , 这就使 得客家 古筝乐 曲保 留了许 多中原古 乐的 特征 .至今仍具有古朴典雅 的汉 乐遗韵 客家筝派 所特有 的技 法是突 出低音 为旋 律 配和声 . 即 : 根据 演奏者 对乐 曲掌握 的 熟练程度 ,无论在演奏慢板还是 中板时 , 一般在 每个 乐句 的最后一个音 f 有时也在 乐句中选择) .用勾指或八度和音向内游 弹 的手法 , 使音延长 , 音韵更加深厚 , 形成 为 下一个乐句 的旋 律配和声 的 “ 先现 根 音 ” 的效 果 这种技法使旋律形成多声部 的立体感 . 更 易发挥客家筝 曲古朴典雅的 风格 , 又 能使旋律充实丰满。
同时 , 客家筝 派 的左手滑音技巧丰富多变, 自如 吟弦 , 在演奏过程中 , 为延长余音和作韵创造了 条件 其次 , 要想演奏好《 出水莲》 , 一定要 理解 乐曲的深刻内涵 . 用心聆听大师们的 演奏 , 注 意细节上的处理 此外 , 如果能因 乐 曲而 展 开 对 人 生 的思 考 就 更 为上 乘 了 最后 , 由于《 出水 莲》 传 承于中原 , 要体 会 中原筝曲的意境 , 在弹弦按音方面需要格 外讲究 三、 《 出水莲》 的价值 《 出水莲》 通过古筝 的演奏 , 为听众展 现 了莲 的气度与风节 这实际上表达了人 们 向往追求洁身 自好 的生活 , 同时也是对 这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 求 莲花 出淤泥 而 不染的品格 正是 这首作 品的深刻 主题 和精神价值 当前 , 高效率 、 快节奏 的生活 方式使人们越 来越 习惯 于为 了生 存发展 而奔波忙碌 . 在追 名逐利 中, 很 多人放弃 了 自身 品德 的修养 这个时候 , 古筝名 曲 《 出水莲》 能 为人们带来一股’恬静 , 用 心体 会. “ 莲 ” 的哲理可 以惠及人的一生 参 考文献 : 【 1 】 肖玲. 从《 出水 莲》 的演奏特点看客家筝 曲【J 】 . 音乐时空, 2 O l 1 , ( 1 1 ) . 【 2 J 令 狐如 云. 出水 莲【 J 】 l 内蒙古统 战理 论 研 究, 2 0 0 2 , ( O 1 ) . 【 3 1 李鹏程. 心中的祖国一 音乐与文学作品 欣 赏【 M】 . 北京 : 中国文联 出版社, 2 O l 3 . 【 4 】 王次 熠. 音 乐美学I M】 . 北京 : 高等 教育 出版社. 1 9 9 4 . 【 5 】 傅庚辰 . 傅庚 辰谈 音乐【 M J . 北京 : 人 民 音 乐出版社. 2 0 0 9 . 1 5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