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世纪五线谱早期形态传播的社会因素.docx
5页浅议中世纪五线谱早期形态传播的社会因素 赵文静[关键词]纽姆谱;五线谱;基督教;世俗音乐[]G6091[]A[]1007-2233(2021)11-0101-03一、簡述五线谱的演进最初的记谱方式产生于古希腊时期,使用字母和符号分别标记声乐谱和器乐谱,但此记谱方式到中世纪时已经失传,现下通用的五线谱记谱方式源自于中世纪在记谱法出现以前,人们合唱基督教圣咏时使用的手抄本只有歌词,所有的旋律和曲调内存于心,口口相传然而随着圣咏曲目的增多,凭记忆演唱显然使得学习圣咏的难度大大增加6世纪时一些圣咏手稿上出现了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声调起伏,如音调上升/,音调下降,先降再升V这些语音记号便被称为纽姆(neumes),单个的音符使用短横线或点表示,一个音节上有多个音符的则将其连成一个组,不过这时的纽姆符号仅仅提示相对音高,“并非向以前从未听过旋律的人告知旋律”[1]随着记谱方式逐渐演进,音高纽姆的出现使得记谱法有了质的飞跃这种纽姆通过其空间尺度的变化来指示个别音程运动的方向”[2],而对纽姆位置的特定空间安排则导致横线的使用首先字母F标在一条横线开头,其他音符围绕这条横线进行标识,而后表示C音和G=音的横线也慢慢出现。
除了在横线开头标以字母外,还将横线着色,通常以红色表示F音,黄色或绿色表示C音,原先那些指示性的纽姆符号亦演变成方形音符记写或间上约11世纪时,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僧侣圭多德阿雷佐(约1000—1050年)把记谱法加以规范,将线加至四根,这一发明轰动了整个欧洲由此“歌唱者如今可以阅读和演唱一首他们从未听到过的曲调了”[3]此外,圭多还依据赞美诗《圣约翰颂》的歌词,将前六个旋律短句的第一个音节提取后进行排列,构成六音音阶ut、re、mi、fa、sol、la,这便是唱名法的来源,而现下通用的七声音阶便是在其基础上将ut改为do,在la的上方增加si形成但这时的记谱法还仅仅可以标记音高,节奏的表示一直到12世纪“节奏模式”产生后才在记谱法中得以体现,这种模式以诗歌的韵律感为基础,由长、短两种时值的音符共组成六种节奏型在这一时期,使用带有谱号的四线或五线谱也已经非常普遍了至13世纪,德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科在《有量音乐艺术》一书中规定了音符的时值,共包含四种时值不同的黑白音符,有长方形的倍长音符、旗形的长音符、方形的短音符、菱形的倍短音符,它们分别等同于现代记谱中的全音符、半音符、四分和八分音符,这为音乐量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奠定了有量记谱法的基础,而这时音乐记谱法也因音高和节奏得以表示、音符的时值得以量化而终于走进了相对精确记录阶段。
15世纪,在音乐理论家的不懈努力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谱表线条由多少不一渐渐确定为五线,音符由黑符头变为白符头而线谱在人们的长期实践中亦自证了其生命力,至16世纪,现下通用的五线谱逐渐定型二、影响中世纪五线谱及早期纽姆形态传播的社会因素(一)共同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脱胎于公元1世纪罗马社会的犹太团体,在最初三个世纪逐渐传遍整个帝国,但同时也受到异教的轻蔑与敌视,许多“护教士”如克雷芒(Clement,约150—210年)、查斯丁(Justin,出生于约公元100年)等人为了反对异教徒的非难,与他们进行辩论,更有甚者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直到4世纪的最初几年,基督教徒们仍经历了一场由戴克里先发起的大迫害而随着君士坦丁皇帝的执政,基督教的命运开始有了戏剧性的变化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赦令,宣布宽恕帝国内的所有宗教,包括基督教自此,基督教开始具有合法地位后蛮族入侵,罗马政府统治瘫痪,基督教此时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日益发展起来4世纪,哥特人访问君士坦丁堡后,基督教开始在哥特民族之间传播;法兰克国王在496年发动对阿莱曼尼人的战争中,皈依了基督教,教会主教与法兰克伯爵共享城中权力;西班牙的西哥特国王雷卡尔特(Recared,568—601年在位)由阿里乌派基督教信徒改宗正统基督教信仰,教会和政府合作更加紧密。
这样,随着统治者们的皈依和大批传教士的媒介工作,一种综合性的基督教文化生活传到了欧洲的许多地方教会组织得到发展后,基督教逐渐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宗教和世俗生活的权威,教会中的僧侣担任起过去哲学家们的任务,人们在修道院和教会学校中学习文化知识、抄写手稿,寺院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音乐作为数学的一部分在教会学校中得到教习,但在基督教神学意志的统治下,其情感表达作用受到抵触和压制体现在教堂中,能够充分表达歌词含义的声乐曲受到推崇,器乐则认为迎合了人的低劣情感而被排斥,且即使在声乐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具有说明意义的歌词而并非旋律、曲调等音乐因素因此,仅有节制的圣咏被认可在宗教中使用,以激发人们的虔诚之心,器乐、世俗之乐都被排斥在外1.基督教礼拜仪式对记谱法传播的促进作用在教会存在的前三个世纪中,有两种基本类型的仪式发展起来一种是通过象征性重演基督及其门徒“最后的晚餐”仪式来赞美基督献身的弥撒,是基督教礼仪的核心另一种是以祈祷、诵唱诗篇、读经为主要内容的日课,要求每天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祈祷在这两种重要的基督教仪式中,音乐以其实用性质——向上帝和平民传达信息,贯穿其中而统一的宗教礼仪和音乐不仅束缚住了全体人民,音乐和记谱法的使用和传播也更加广泛。
9世纪圣加尔修道院手稿359的摹本记录了降临节第二个星期日时的圣咏,显示纽姆记谱法的早期形态:以描述性的符号标记在每个音节之上,指示其旋律走向,有时长的花唱部分则以纽姆或音节之间的空隙来表示相较而言,10世纪的拉昂手稿239摹本的记谱方式则更为灵活,使用“表示高度的”纽姆记谱法,各纽姆之间的音高关系更为清晰同时,早期纽姆记谱法虽形态各异却都遵循一致的书写原则,这与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不无关系,“在8世纪晚期到9世纪之间,无数宗教礼仪和音乐的‘使团在罗马和北部地区之间旅行”[4],“年轻修士们旅行到著名学问中心的修道院学习,随后他们将新知识带回以前的修道院,可能有一些他们抄录的书籍”[5],或通过信函往来,使学者们得以互通有无,从而促进宗教知识的吸收和传播这样,中世纪西欧各国之间在语言相异,地区相隔较远的情况下,由于统一的宗教信仰和逐渐规范的音乐仪式,使得圣咏旋律和记谱法存在高度统一性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