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docx
5页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一、概念辨析 (一)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根据我国《刑法》法条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一部分学者认为这里的“会”应该理解为“可能”,而有学者认为这里的“会”包括“必然”与“可能”两种情况笔者赞同第一种看法,如果包含“必然”这种情况的话,就不是间接故意而是直接故意了间接故意同直接故意一样,也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统一 在认识因素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只能是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的明知,如果是明知必然,则无放任可言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的能力、犯罪的对象、手段、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等的认知,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可能性或者盖然性,但不是必然性正因为如此,在刑法理论上间接故意也被称为可能的故意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把可能的故意称为未必的故意,是不确定的一种故意这种对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认识,为后面对结果的放任奠定了基础 在意志因素方面,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对于“放任”应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学家对其下的定义是指对危害结果的听之任之的态度。
换言之,是指当然不是希望,不是积极的追求,而是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特定的危害结果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自己的既定目的,仍然决意实施这种行为,对阻碍危害结果发生的障碍不去排除,也不设法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自觉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就是说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都与行为人的意志不会发生冲突,只要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而在心理上接受、不排斥结果的发生,就属于放任但有学者指出应以纵容来解释放任,表明放任并非听之任之、漠不关心,而是有意地纵容危害结果的发生,唯有如此,才能揭示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笔者赞同这种观点任何间接故意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为前提的,本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那么只要停止实施预定行为,危害结果就不会发生但是行为人为了追求另一目的结果,执意实施预定行为这时行为人既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又想要实施会引起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一旦决意实施这种预定行为,于是原来的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转变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的纵容的意志形态由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即放任的定义可以知道,间接故意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的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为了实现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第二是为了追求某一种危害结果而放任可能发生的另一危害结果;第三是为了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的危害;第四是在突发性事件中,不计后果,而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又称为有认识过失,轻率过失或懈怠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于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过于自信过失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主要是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来体现的 在认识因素上,是行为人已经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里是已经预见到了,而不是没有预见和不可能预见,否则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了这里只能是预见到了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不是必然发生危害结果,否则就是直接故意了 在意志因素方面,是轻信能够避免,这是行为人在已经预见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还要实施行为的主观上的原因行为人有义务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没有采取措施避免即行为人的意志因素隐藏在行为人的行为之中,法律就是以这种“应当避免而没有避免”来作为这种行为的衡量标准的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主观上是具有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愿望的,过于自信的过失也是一样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愿望,但是危害结果客观上真实的发生了,并不影响行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上的排斥对这里的“轻信”的理解,主要是指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有利因素,而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错误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
即是行为人轻信自己的主观条件,再加上轻信外力的作用,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也正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心理上区别于其他罪过形式的重要的特征行为人之所以在主观上具有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愿望,但是却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因为在有意识的过失的场合,行为人虽然认识到对被保护的行为客体存在具体的危险,但由于低估了此等危险的程度,或者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或者单纯地违反义务地依赖幸运,相信法定构成要件不可能被实现 二、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一)前人理论 1.不否定说这一理论认为间接故意与有认识的过失(即过于自信的过失)都预见了行为实现客观要件的现实可能性,它们的区别在于,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持否定态度,而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发生了危害结果也不违反行为人的本意而有认识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即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危害结果现实发生对这一理论,在处理一些实际的案件时,很难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2.放任说该说认为,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而有认识的过失则不持这一态度实质上,放任说是不否定说的片面的展开,可以说所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行为都是放任。
因此很难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3.同意说该说认为间接故意与有认识的过失的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同意结果的发生该说的基础是德国刑法学家法兰克提出的“法兰克规则”,即“早知如此就不如此换言之,行为人是否同意是通过这样的假设来认定的:如果结果肯定发生,行为人还会不会这样做?如果会,就是间接故意;如果不会,就是有认识的过失这一理论首先将间接故意变成了“假设的直接故意”,而缩小了故意的范围间接故意的基本特点就是行为人认识到的仅仅是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肯定性否则就是直接故意了其次,它将对行为的评价转变为对行为人人格的评价(如果会出这一结果,他还敢做吗?) 4.有凭籍说这一理论将有认识的过失称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该说认为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在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在主观上对于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因为有所凭籍而过于自信;而间接故意则无所凭籍换言之,就是间接故意对于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任何主观上条件这种观点将导致完完全全的客观归罪:“英雄”与“罪犯”的区别取决于不可预测的自然力. (二)两者的区别 1.从认识因素方面来看二者虽然都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已经预见到的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现实性的评估是有差距的。
间接故意是“明知”,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预见”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假定可能性说明了间接故意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之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可能性大也就是说,在认识因素方面,二者存在认识程度的不同,间接故意认识到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盖然性大,而过于自信过失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盖然性较小在间接故意场合,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换言之,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的估计,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与危害结果的客观是一致的,并没有发生错误和矛盾正是行为人对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具有明确的认识,才有理由说明后面的“放任”是一种故意犯罪的类型在过于自信过失的场合,行为人虽然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一般不是很清楚、很明确,即认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高,换句话说,就是认识不足,再加上行为人对一些他认为存在的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的错误的认识,意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能够避免的所以危害结果发生的客观性与行为人人的主观是抵触的、矛盾的、不一致的 2.从意志因素方面来看。
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是“轻信能够避免从本质上说,间接故意所反映的是对法益的积极蔑视,过于自信的过失所反映的是对法益的消极不保护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然不希望、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都不违反其本意,即不反对、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当然也就不会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放纵危害结果的发生对“放任”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放任”并完全等同于听任,而是在认真地估算之后所做的“听任”如果没有进行认真估算就贸然行动,即使表面上看象“听任”结果发生,也不能评价为“放任”在希望结果发生与希望不发生结果之间,就是放任笔者赞同在希望发生结果与希望不发生结果之间就是放任的观点,但是在前面已经论述过,这里的“放任”应理解为纵容危害结果的发生,这体现出了间接故意的行为人主观恶性,有利于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 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在主观意志上是不希望、是反对和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的,而且是希望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避免体现在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认为存在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现实发生只不过是过于自信的行为人对自己所凭藉的条件的评估不足或评估错误而已。
因而在危害结果发生的时候,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多感到意外,流露出“悔不当初”的情绪,而在危害结果持续蔓延的时候,行为人也会积极采取防止危害结果继续和扩大的措施,或采取补救措施,进可能地减轻损害的程度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则表明间接故意行为人实施行为的本身虽然不是追求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但是由于他为了实现另一目的,因而对这种危害结果采取听之任之、自觉容忍的态度 结语 总之,要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要从二者的认识因素以及意志因素方面来把握明确了二者在认识因素方面的不同和意志因素方面的不同,也就明确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