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迟子建小说的死亡意识”(精选五篇).docx

45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303242146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32K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迟子建小说的死亡意识”(精选五篇)第一篇:“浅析迟子建小说的死亡意识” 浅析迟子建小说的死亡意识 摘 要:死亡之于文学,既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话题,也是一种开掘不尽的叙事资源迟子建在她的小说中大致描写了三种不同的死亡状态,分别表现了她不同的死亡意识和生命体验,这与她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受古老萨满教的影响,她迷恋于死亡叙述,其作品弥漫着泛灵泛神的观点贯穿于她创作始终的死亡意识虽然让她的作品缺少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但也成就了一个“迟子建”式的生命美学观 关 键 词: 迟子建 死亡意识 生命体验 萨满教 形成原因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关于死亡的意识与话语构成了一个民族或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死亡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似乎已成为文学创始终都无法割舍的情节一向以温情写作的迟子建在她的创作中执着于对死亡的抒写,或温暖,或伤感,或困苦,或灰暗甚至绝望迟子建小说中的这种死亡意识带给读者强烈认同性体验和畅快的审美需求,也实现了她对生命的超越和观照 迟子建的小说中叙述了很多死亡事件,呈现出三种状态。

      一、存在意义追寻的无望所导致的死亡,伤感而绝望,例如她早期的中篇小说《秧歌》这个故事有两条线索,一个是普通女子女萝的生活,另一个是传奇女子小梳妆的故事以女萝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写小梳妆的人生悲剧女萝幼时因看秧歌被冻掉了趾头,从此再不看秧歌而全城的男人女人有勇气把苦日子从年头过到年尾,是因为每到正月十五,南天阁的秧歌队来了,就能见着小梳妆了,她是全城百姓活着的乐趣但小梳妆爱上了珠宝商付子玉,“商人重利轻别离”,付子玉几十年没有回来,小梳妆就等了一辈子,把美丽的生命空耗在无望的等待里终于,扭秧歌的日子又到了,付子玉回来了,小梳妆也老了,她来到女萝的药店,买了砒霜,死了小梳妆这一美丽的女性贯穿全文,到最后才真正出场在小梳妆的死到来之前,写了很多人的死,女萝爹死了,赵天凉死了,拉车师傅死了,剃头师傅死了,再后来女萝娘也死了,龚友顺老婆上吊了每个人都死得那么平淡,那么不经意因为还有正月十五的秧歌,还有小梳妆,所以送走亲人,他们还有盼望以温暖的语言写这些人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算计,他们的矛盾,他们的艰辛,都在盼望里显得微不足道写到小梳妆时语言却充满了悲哀,“我是多么傻,他并没有让我等他,我等了他一辈子,而他再回来时,我是一个老太婆了。

      别人活在对小梳妆的等待里,生活中还有希望,小梳妆活在对另一个人的无望的等待里,美丽的生命在等待里枯萎在迟子建的笔下,透露出来的是对爱情的失望甚至是绝望所以,被小城人视为天人的小梳妆也只能在自己的爱情里空等一生,绝望而死在这部作品中用另一个女性与小梳妆的命运作对照女萝因为冻掉了趾头就再也不看秧歌,所以,她有时间活在自己的生命空间里,她不幻想爱情,她的生活琐碎但真实被王二刀强奸后,她嫁给了他,原因很简单,“我要个家,要个孩子,孩子要个爹后来,女萝生下了孩子,孩子长大了,“女萝和王二刀开的康复药店已经远近闻名了,他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夫妻二人不吵不恼的,日子过得平和极了所以《秧歌》表达的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一个美丽的女人,为爱情空守一生,而不渴望爱情的人只活在自己世俗的人生里,反而少了很多痛苦,这是人生的悖论,人总以精神的自由追求为活着的意义或目标,然而痛苦和悲剧也多来源于此这正是在对人生现实处境造成的困惑难以释然时,其在心理压力的驱使下寻找到的透视人生底蕴的属于自己的焦点的困惑常会使作品在艺术表达上无法达到完整统一,也会使作品存在内在矛盾,包含多重主题《秧歌》中小梳妆与女萝的人生对照以及命运的不同,正体现的内在矛盾性。

      死亡”难道是这个美丽的女性相信爱情所得到的必然结局吗?这或许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但现实在这里只有如此 二、死亡困境中的爱与追寻,伤感而温暖获得2022年度最佳短篇小说之一的《一匹马两个人》就是此类作品中的一个代表这篇小说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支乐曲,舒缓的节奏里贯穿着哀伤,其间有阳光般的音符在跳动一匹老马和一对老夫妇,每到夏天来往于二道河子和家之间生命之于马,已没有了太多的乐趣,它老了,“它羡慕那些自由地生活在山中的黑熊、狼、或者兔子,也羡慕住在山里的云彩”这对老人在儿子因强奸罪被抓进监狱后,与马相依为命,马就是他们的儿子然而,不幸又降临了,老太婆掉下马车,在睡梦中死了老太婆的死很是偶然这种偶然的死亡在迟子建的作品中并不少见,《北极村童话》、《白银那》、《白雪的墓园》、《门镜外的楼道》等,都有这种似乎是不经意的死亡迟子建自己说过,“我写过的死亡都是漫不经心的,并不是刻意的设计,因为它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突然的遭遇,而生活遭遇本身就是艺术的祖父和父亲去世时,对我有一种深刻的影响,有特别心痛的感觉有人说死亡是随时降临的不是谁能把握的,生比死艰难,死是速战速决的,而生则是非常惨烈的过程1】这篇小说最能说明迟子建的这一创作心理,老太婆这样突然地死了,老头一下子陷入一片茫然,他不知道是该把老太婆带回村里还是继续去二道河子,于是,抱着老太婆的尸体让老马拉着他来来回回地走,生比死的艰难横亘再老头面前也横亘在读者面前。

      埋葬了老太婆后,老头开始了永无休止的思念又是春天了,两个人一匹马的画面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一匹马了残缺的日子怎能持续下去呢?不久,老头也死了,只剩下一匹孤独的老马,老马守在主人的坟边,思念着它的主人不久,老马也死了,被好心人埋葬在主人旁边,“谁也不会想到,这三座隆起的坟中,有一座是马的整篇小说语言温和,行文缓慢,最后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弥久不散在这里以活着来体现死亡,体验死亡,死亡是简单的,是偶然的,而人的生命在死亡面前却显得如此的单薄而脆弱,活着,还要细细体味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死亡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生者的心底在迟子建的诠释下,剥去恐惧外衣的死亡,就变成了一种温情的死亡,死成为生命的一种延续,死者并没有远离亲人,而是以一种神话般的方式与家人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白雪的墓园》和《亲亲土豆》在《白雪的墓园》中,主人公“我”的父亲在小说的开篇就过世了,但在整篇小说中,父亲的形象并不是一个“缺席者”,因为“我”好像可以时时刻刻见到他,感觉到他与家人默契地交流着,母亲则是坦然地像往年一样以家庭主妇的身份安排过年在这篇小说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细节来展示死的温情:那就是母亲左眼的那个红点。

      她的左眼里仍然嵌有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的时候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红点在“我”的心目中是父亲灵魂的象征,当我们举杯共祝新年时,“ 那枚鲜红的亮点,同母亲的目光一起注视着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创作的共同的孩子”所以说,父亲的死,并没有给家人带来永无休止的悲伤,相反,这种充满温情的死亡却给了“我”和母亲重新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死亡本是对生命的无情剥夺,但迟子建用自己豁达超然的态度赋予死亡以新生的意义,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总能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温情和超然的和谐之美《亲亲土豆》中的秦山勤劳能干、妻子李爱杰温柔贤惠,两个人的感情很好,但厄运突然降临,秦山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秦山发病之初,李爱杰就已寝食难安,秦山的每一声咳嗽“像余震一样使她战战兢兢”秦山住院后,她更是尽心尽力地照料,以妻子的温存宽慰着丈夫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秦山悄悄离开医院,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收土豆,并给妻子买了一件旗袍因此,秦山的葬礼就显得奇特的多:坟地上倒满了土豆,妻子穿着旗袍为他守灵在小说的结尾,妻子离开秦山的坟地时,土豆跟着她的脚,这小小的土豆似乎暗示着秦山的生命去而犹在这种情深意切的夫妻之情并没有因丈夫的去世而变得凄惨,而是超越了生死界限,不断地延续下去。

      所以说,迟子建笔下的人物虽死犹生 三、以死亡叙写社会的非人性存在,深刻而悲伤在《伪满洲国》中,迟子建试图消解死亡的冰冷,用温暖的充满人性关怀的叙述来展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这部采用民间策略写就的历史题材的作品,还是给我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悲剧”2】这部小说以人性和历史的关系进行结构,写人性在历史中的沉浮,把历史还原为平民的日常生活,描述悲剧历史阶段里的人的生命的易逝在这部作品中一年一年地纪事,从伪满洲国成立到日本战败,每一年,老百姓的生活都是在苦难中挣扎,每一年都有不该结束的生命结束1939年,日本人到处搜老百姓家的粮食,小姑娘刘青被他们撞上了,刘青被强暴,隔天,“刘青吊在房梁下,她悬空的尸体就像一条体态俊美的青鱼生命的如此结局是苦难的延伸,诗化的语言淡化了苦难,消解了惨烈,正是这样一种消解,反而把日本人视中国人的生命如草芥的残忍心理更逼真地描画出来,也传达出生活于现代的对那一时期的国民的哀怜与同情在写到日本人制造的平顶山惨案时以在场的被日本人射杀的将要生孩子的女人的视角来叙述整个过程,在谈到这一部分内容的写作时,迟子建曾经这样说:“„„我写了吉来的姑姑,她从新京嫁到平顶山,怀了孩子还没有生下就遭遇上大屠杀,真是很惨的。

      但我又觉得,在那样的时代,发生这样的事情,又是很正常的因为在那样的时代,人的命运是不能由自己做主的,他(她)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到意外的变故像吉来的姑姑,她喜气洋洋地嫁过去,想生一个孩子,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中秋节的时候还在供月,等等,一切都那么安乐、平和,但你就是不知道生活中还有这种惨案,随时就发生了我就这样让人物在幸福平和的生活当中,突然遭遇到这种变故于是这个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通过吉来姑姑的命运体现出来了1】这样的叙述方法,凸现出生命的珍贵与沉重,惨案就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惨无人道的入侵者的武器下绽放的鲜血梅花 由这三种死亡意识我们可以看出属于迟子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生命体验时时显现出一种矛盾的特质,精神自由的追寻是人类存在的必然方式,而现实却总是以无比残酷的真实让人怀疑精神追求的意义,最后要放弃生命;迟子建对于死亡困境中的爱与追寻,以死亡反衬活着,又以活着体验死亡,死亡在亲人这里,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开始,“忧伤而不绝望”【3】是非常准确的评价,这种死变成了死生契阔的人间情感,通过对于生与死体验的追寻,表达死亡对于生者的意义——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另一种存在方式的开始,也是大自然的轮回替换。

      第三类是通过对于死亡的书写,来表达对非人性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抗拒,《伪满洲国》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作品 谈到迟子建小说的死亡意识,就不能回避她2022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同《伪满洲国》一样也是写历史,不同的是《伪满洲国》是一个站在自己的立场对于国家或民族的一段历史的审视,而《额尔古纳右岸》叙述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在现代文明进程的围剿下痛苦地演进过程那个住在希楞柱房里的自由豪放的鄂温克部落,生活在神秘而丰饶的森林里,逐驯鹿而居现代文明却打乱了他们的社会秩序,森林被砍伐,驯鹿的生活条件恶化,鄂温克人成了现代社会的边缘人,成了物质上要接受救济,灵魂也要被从“落后的文化”中拯救的一群体验着他们的孤独与茫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鄂温克部落的最后一个萨满被赋予了传奇色彩,她拥有与神相同的能力或者叫权力,为部落里的人驱邪治病她的一生贯穿着一次次的死亡她救了一个又一个人,而她的子女却因为她救了不该救的人一个个的死去笔下的这些死亡从容而充满活力,“她们把身体看成神灵的一部分,或是自然的一部分神灵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的生命取走,无论是痛苦或者快乐的时候,生命都可嘎然而止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4】扎西死于复仇,林克死于雷电,拉吉死于暴风雪,尼都死于与日本人的对抗,安道尔死于哥哥的误伤,瓦罗加死于与熊的搏斗,尼浩死于祈雨灭火的仪式等,每一种死亡都有不同凡响的色彩,都被赋予牺牲的意义,都是充满着活力的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