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推进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几点建议.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4002193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推进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几点建议推进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儿点建议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农村土地承包收益保障贷款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 创新的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金融服务的重要突破,是促进 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2015年8月国务院下 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 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为这项工作的 开展指明了方向根据市政协2015年的工作安排,市政协 农村委农业工作组对我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情 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一、基本情况省金融办2012年9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农户融资情况抽 样调查显示,XX市农户户均融资缺口约为3. 5万元我市农业人口 33万人,农用地总面积为35万公顷按每公顷1万元计算,全市可释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近35亿元土地收 益保证贷款是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基础,以土地未来预 期收益作保证,以县级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简称物权融 资公司)为服务平台,在农民不失地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的前提下,农业经营主体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创新型融资方 式我市于2012年筹建了物权融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 于2012年5月发放第一笔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经过一年的 试点总结后,于2013年全面推开试点。

      截至目前,我市已 累计办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2392笔,金额9768. 19万元其中,2015年办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1637笔,金额6681. 16万兀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工作开展以来,民间借贷利率从试点前的18%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2%左右对已偿还贷款种养业经营主体的抽样调查显示,每万元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可为农民增收3000元以上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有着巨大的潜力和 生命力,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二、制约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一)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制约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主动性一是土地流转缺乏法律效力目前,我市土地流转多为自 发的,双方签订的合同普遍内容简单、要素不全,不具法律效力,风险纠纷隐患较多二是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登记管 理存在滞后性没有特定的抵押登记机关和具体的抵押登记 办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不具法律效力,造成土地流转管 理、掌控难,使得涉农金融机构难以正确把握放贷的标准和 依据三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价值难以确定目前,我市 尚无专业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和专业资质评估人员,缺 乏相对独立的评估价值作参照,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耕 地价值评估主观判断成分较大,缺少科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 标准,银行难以认可。

      二) 农村土地经营权处置难,制约信贷产品复制推广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农村土地承 包法》和《物权法》并未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列入抵押物 范围,办理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二是 抵押物处置难我市未形成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租赁市 场,i旦经营户出现贷款违约,银行难以处置抵押的土地经 营权,易形成信贷风险二是土地流转短期模式难以实现有 效足额抵押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一家一户一年一流转, 这种模式测算的预期收益远远不能满足种植大户及合作社 资金需求,需要增加其他不动产抵押,但实际上不动产往往 手续不全很难实现有效抵押,抵押物处置更是难上加难,阻 碍了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的顺利实施与推广三) 风险分散补偿机制缺失,制约信贷资金安全-•是金融支持土地流转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面对涉农 信贷风险高、成本大、收益低的特征,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缺 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政策,承担较高的信贷风险,除农村商业 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得不到税收优惠二是土 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保障机制不健全与土地流转规模化 经营程度提高不相适应是农业保险覆盖面窄,而且现有农业 保险的额度和覆盖面不足以分散风险,一旦遭遇不可抗力的 自然灾害及粮食市场价格影响,进一步加大农贷风险。

      三是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缺乏稳定的社会保障,农民 土地经营权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金融部门处置抵押物 时要考虑农民的压力,加大了土地流转的风险和难度三、几点建议(一)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推进 贷款流程操作合规有效一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市场化服务机制,逐步引进独立的 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形成市场化的交易服 务机制二是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加快 市、乡镇、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体系建设,完善土地经营权 流转纠纷仲裁机制,消除金融机构的法律风险鼓励大规模 的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流转由自发到有序转变,逐步实现流 转程序化法制化二是建立权威的农村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 中介机构制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出台评估管理、技术规范 等有关法律和业务准则,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四是建立健 全抵押物处置办法和流程对出现到期无法还贷或约左实现 抵押权情况,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实现抵押权,在土 地流转市场以拍卖、流转等方式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再流 转,从变价款中优先受偿,化解金融机构对处置抵押物风险 的担忧二) 加快农村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土地流转融资渠道多 元化一是建立政策性投资和担保体系,引导社会和金融资本向 现代农业发展集聚。

      建议组建市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 司,整合打捆各类支农资金和土地出让收益作为注册资本 金,参与农村土地开发与整理,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以及农业 相关项口投资二是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壮大担保公司的实 力,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或成立 担保公司提高流转主体融资的外在担保能力三是金融部门 要加大与担保公司的合作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 放大担保比例,不断加大对流转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 创新农民利益联结形式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多 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社,把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并委 托合作社统…规划、统- •经营,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本运作 和资产经营,实现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土地承包经营 权向土地股权转变,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民利益的 长期有效联结三) 完善土地流转的配套措施,促进信贷投放安全有保 障一是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进 入流转市场的经营主体农业经营能力进行资格审查和资信 评估二是完善政策保险、政府贴息、基金补偿的多重风险 保障补偿机制落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在 政府推动下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 补偿功能。

      鼓励和支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对规模农户适 当提高农业保险补贴比例,切实防范信贷风险三是落实好 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地方政府应有效落实好各项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为农业的丰收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四)依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各级政府要积极有效支持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并 尽可能提供信贷资金安全保障,调动金融机构研发信贷新产 品一是开展“预期收益权贷款模式”依据农村土地流转 的特点和各类经营主体对大额贷款的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可 尝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预期收益权抵押贷款,允许经营主体 用流转来的土地当年预期收益作为抵押贷款,政府应建立相 关平台,负责监控资金使用方向,督促农产品出售及吋偿还 贷款本息,确保收益资金回流银行二是开展“农村土地经 营权抵押复合贷款模式”对土地经营权抵押不足的,可叠 加其他财产抵押、农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担保方式,实 现互助联保、风险共担,有效解决经营主体扩大生产因无有 效资产抵押而失去发展机会政协农村委农业工作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