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
8页古诗二首之《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柳丽萍摘 要:《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作者写的是登鹳雀楼凭栏远眺时的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全诗洋溢着盛唐时期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关键词:登鹳雀楼 教学一、教学目标1.初读古诗文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2.学习诗人努力进取、向上的精神3.学会文本生字新词,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书写4.感受古诗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5.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文2.理解古诗文词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文文本的主要文意3.初步理解古诗文的意境,体会“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的文理三、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理(古诗学习五步法)四、教学流程『初读』读准字音;『细读』理解字词;『赏读』想象意境;『精读』体会诗意;1.知诗人 解诗题(1)谈话导入 动画设置情境,激发兴趣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被称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因王之涣一诗成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登鹳雀楼》2)板书课题:18、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指名拼读“登”(dēnɡ),要求读准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ɡun。
讲解“隹”字一般指短尾巴的鸟,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是四横,不能少写3)揭题由动画引入,展示播放动画片中国历史文化四大名楼介绍片段,导出《登鹳雀楼》,揭题板书《登鹳雀楼》,生齐读课题,思考:从课题上看,你想获得哪些信息?(师引导学生抓住题中诗词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这里以“登”和“楼”字展开质疑思路)理解“登鹳雀楼”中的“登”字字意:上、升;生:鹳雀楼在哪?生:鹳雀楼是什么样的?生:谁登鹳雀楼?生:为什么登鹳雀楼?生:登上楼干嘛?看到什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引出诗人王之涣生平4)简介作者王之涣,唐代诗人他善于描写边塞风光用词朴实,意境广阔,激人奋进作品《凉州词》《登鹳雀楼》最为有名,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5)解题(课件出示)a、课题《登鹳雀楼》中的“登”——意为:登上、爬上b、鹳雀楼在什么地方?在山西省的永济县c、为什么叫它鹳雀楼?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d、鹳雀楼是什么样子?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群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
2.读诗句: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自读要求:(幻灯出示)自己大声读诗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错不漏、不打结2)品读学习,出示要求(范读)a、一边听一边勾出读不准 的生字读音和不理解的字词b、一边画出古诗诵读的停顿标记,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学习有韵味的品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采用多种形式诵读,指导有感情朗读4)生字词正音ɡun y 鹳雀楼 依靠 流入 千里目 欲穷 更上 一层楼鹳 欲(5)生字识记方法交流a、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b、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尽(尽头 用尽 尽力 穷尽) 穷(穷尽 贫穷 穷苦)(6)重点难写字书写指导:讲解“欲、登、楼”的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7)全班同学有感情美读全诗3.明诗意 理解诗句意思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登鹳雀楼他看到了什么?他怎么想的?(1)(图文画面出示)学习第一行诗句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就要消失不见了2)图文对照 理解诗词、句子意思太阳(白日) 依着(依)连绵起伏的群山(山)慢慢落下去,就要消失不见了(尽)。
相机理解字义:依(依着、靠着) 尽(没有、完)诗句出示:白日依山尽情境再现: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3)(图文画面出示)学习第二行诗句滚滚的黄河水正向大海流去 4)图文对照 理解诗词、句子意思滚滚的黄河水(黄河) 正向大海流去 (入海流)诗句出示:黄河入海流老师相机板书:景(看)(5)图文对照,指名读一、二两行诗句意思和诗句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6)导入学习三、四行诗句(图文画面出示)学习第三行诗句想要 看到 更远的地方,就要再 登上一层楼7)图文对照 理解诗词、句子意思想要(欲) 看(目)到更远的地方(千里),就要再(更) 登上一层楼诗句出示:欲穷(尽)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老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穷”的字意:穷尽的意思8)指名读三、四两行,图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9)练习朗读,练说全诗的意思自由练说,指名试说)4.看图体会,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自由读,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重音和韵律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意境。
课件展示全诗文意:《登鹳雀楼》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落下去,就要消失不见了滚滚的黄河水正向大海流去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3)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揭示:诗人所见:太阳 群山 黄河诗人所想: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4)悟意明理,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1.课件出示,指导学生图文对照,明诗意,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