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docx
15页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研究 孙录宝[摘 要]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处于重要地位,科技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科技社团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科技推动力量,一般通过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提供咨询服务等发挥助推作用但受社团数量少、新旧组织互通、人才与产业结构恶性循环等因素影响,科技社团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还常常遇到阻力为此,应从加强政策引导、增强人才吸引力、提升科技实力、拓宽服务渠道、达成长期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良策[关键词]科技社团 农村 乡村产业振兴[]G322.25;F323[]A[]10019596(2020)050014-07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针对乡村振兴问题又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要求[1]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推进乡村五大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都将产业放在首位,这说明产业振兴在总体的乡村振兴中居于重要地位。
而在当今时代,科技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动力,科技社团通过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提供咨询服务等,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受社团数量少、新旧组织互通、人才与产业结构恶性循环等因素影响,当前科技社团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还常常遇到阻力为此,笔者拟从加强政策引导、增强人才吸引力、提升科技实力、拓宽服务渠道、达成长期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尝试探寻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增砖添瓦,贡献力量一、科技社团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功能作用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并不高,农业生产受到劳动力供给不足,自动化、机械化滞后,信息不畅,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影响,造成产业规模不大、结构单一、产量和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乡村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卫中旗认为,要推动农业振兴,需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等方向发展[2]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科技推动科技社团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传播者,是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助推器因此,科技社团是乡村依靠科技振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一)乡村產业振兴中科技社团的功能1.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扶持科技应用于乡村产业振兴,可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增值。
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小农生产,规模小,对劳动力需求量大,产量低,抗风险能力弱运用温控设备等现代化机械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实现农业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建立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这不仅可以有效克服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影响,扩大产业规模,而且能够减少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威胁,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的产业增值;还可以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利用和转型升级,促进相关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科技社团是涉农类科技及其人才的集散地,可以发挥相关科技人才的集聚优势,协调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和农业技术研发等,助力农业产业振兴通过科技社团的协调鼓动和牵线搭桥,有助于增加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生产效率提升等提供科技支撑完世伟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不足40%,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不足50%[3]在此态势下,科技社团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乡村产业的科技使用和利用率,促进农业类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社团连接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村,能够将农村的科技需求与院所的科技创新连接起来,推动农业科技供需平衡,既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又能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并催生新产业、新技术,给乡村产业振兴带来新机遇,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2.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科技应用于乡村产业振兴,可以解放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供需不足问题我国农民数量占比虽高,但受农民工进城、农村人口老龄化等影响,留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已明显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还略高于城镇人口数量,但2010年后农村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城镇人口数量,且城乡人口数量差距逐渐扩大,详见图1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严重老龄化趋势目前,现代农业科技正向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而农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能极大地解放劳动力科技社团通过培训等手段培育农村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科技社团通过科技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吸引更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3.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信息服务科技社团拥有良好的信息资源和平台资源,通过平台资源及时发布乡村产业信息,可以打通农村与市场间的信息屏障,促进项目对接科技社团可以通过主办期刊等手段,宣传、推广、普及乡村产业相关知识及技术研究成果,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科技社团可以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有效缓解乡村产业市场供需矛盾,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科学指引产业发展方向,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差距过大,减少农民损失;另一方面促进农产品规模生产,提升产量和品质。
4.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咨询建议乡村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支撑,而且越来越依赖于管理能力、责任意识、科学谋划能力等的提升科技社团不仅汇聚了农业科技型专家学者,还汇聚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可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出咨询建议,提供智力、谋略、规划等方面的支持,比如提供管理咨询、产业转型升级咨询、品牌化构建和提升咨询、商业模式咨询等,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推动乡村产业更好发展二)科技社团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1.有助于引导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乡镇数量和村庄数量持续下降,2018年与2010年数据相比,下降趋势明显,详见图2伴随乡镇和农村数量的下降农村区域分布发生变化,缩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空间在空间缩小、劳动力减少等趋势影响下,乡村产业发展方向难以预测,增加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抑制了乡村产业振兴科技社团可以通过科技扶持、人才培育等手段,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产业研究,对乡村产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科学预测;可以通过宣讲、刊物发行、平台信息发送等途径,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宣传,营造良好创业氛围2.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
伴随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优化升级的现实需求当前乡村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因科技含量低、生产要素及市场信息供需失衡等因素制约,发展较为缓慢科技社团可以凭借科技优势、人才优势,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等帮助乡村解决产品供需失衡难题,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二、三产业加速发展,提高二、三产业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3.有助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社团可以通过培训、引导、咨询等多种方式引领、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成长壮大,推动产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并催生新型产业科技社团可以牵头或协调组建乡村产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服务4.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科技社团可以发挥智力、科研等优势,研究和探讨实现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形成农业产业标准化规范,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安全三)科技社团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科技推动,而科技社团在依靠科技振兴乡村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重要功能作用,这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实践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并开始为科技社团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政策保障。
例如,农业部2016年11月印发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积极发展行业协会、技术创新或产业联盟,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经济、技术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协调发展”[4]再如,2019年5月,山东省民政厅印发《关于招募省管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参与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的通知》,鼓励省管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特长和地区产业特色,以产业协作、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产业振兴[5]二、当前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当前,科技社团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功能作用虽已引起各方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诸多问题一)政府支持和培育力度不足一是从政策支持力度看,政府虽开始关注社团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但尚未出台引导科技社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专门政策,已有政策还只是笼统地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未细化到科技类社团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作用的问题,缺乏对科技社团的精准引导;二是政府对科技社团的培育、扶持力度不强,不利于科技社团的发展,制约科技社团作用的发挥二)目前涉农科技社团数量太少社会团体作为我国社会组织的三大类型之一,当前其发展速度和规模仍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社会团体数量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但近10年间的数量增长率还不足50%,详见图3涉农科技社团在社会团体中的占比则更少,因其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的需求再者,基于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不少涉农科技社团还面临内部管理混乱、人才短缺、监管不严等问题三)科技社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系不够紧密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助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科技社团与其联系并不紧密,两者之间未形成长期合作、沟通机制,双方一般仅局限于从事单一、集中化合作,无法满足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性发展要求;双方互动、沟通渠道不畅,科技社团倾向于寻找各村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倾向于寻找农业专家双方互动交流缺失,对对方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不充分,这不利于科技社团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四)科技社团面临农村人才与产业发展恶性循环的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由剩余劳动力转移转变为年轻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多的年輕劳动力选择到城镇生活、工作,农村适龄劳动力减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普遍劳动力的转移与乡村产业发展滞后有关,科技含量低导致劳动强度大、产品附加价值低等,难以吸引足够的劳动力。
劳动力缺失,尤其是年轻劳动力缺失,导致乡村产业无法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由此人才与产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科技社团仅能从科技助力角度来推动产业振兴,无法直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而且科技对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因而科技社团无法直接解决人才与产业的恶性循环问题科技社团参与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农村人才支撑,但农村适龄劳动力不足,使得科技社团难以在服务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五)科技社团未持续发挥作用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特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乡村产业虽存在时间较长,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时间短,科技社团参与才刚刚起步尤其是对于非农业类科技社团而言,乡村产业振兴不是其主要服务方向,在参与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受政府引导、社会趋势等影响,多数集中于短期科技服务,未能提供可持续性的服务再者,多数科技社团自身实力不足,基础不牢,还未形成长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路径、方法,难以实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可持续性六)科技社团未能全面参与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技术要求复杂多变,因而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科技社团提供尽可能多而全的服务但单个科技社团多存在单一优势,只能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某一方面提供帮助;科技社团间未形成成熟的沟通、交流、合作机制,缺少全面系统的科技社团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