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9704885
  • 上传时间:2017-11-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0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因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 140 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 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 1709 年开始营建,至1809 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 150 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 (后改名“万春” )三圆组成,总面积达 347 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 1 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 10 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 140 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 50 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 “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 ”、“三潭印月 ”、“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 叠石迷宫”、仿瞻园的“ 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 “招鹤蹬” 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 ,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 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 年和 1900 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1860 年 10 月 18 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十月的秋风中,我们难免感怀昔日西郊园林艺术之典范——圆明园古典园林之美正如当年英国随军牧师所言:“必须有一位身兼诗人、画家、美术鉴赏家、中国学者和其他别种天才的人物,才能写尽园景,形容尽致,给你些微的概念……” 劫后残留的废墟之悲壮,又在 20 世纪迎来无数凭吊者,引发出人们多少遐想 -法国文豪雨果盛赞该园是东方艺术奇迹 北京西郊风景如画,不仅有青翠的层峦叠嶂连绵百里,山间流泉也直泻东南方平原,汇成著名的昆明湖等河湖池沼,若道道彩练从辽、金直至明代在北京建都的统治者,都相继在此建立了不少园林离宫从当时尚属僻荒的东北入主中原的满清皇室,定都北京后又迷恋于江南秀色,加之从外国传教士那里了解到一些欧洲豪华建筑(可惜对其科技文化不感兴趣),便决心融合所知的天下美景于皇家的圆明园内。

      圆明园从 1709 年兴建直到 1860 年焚毁,共经营了 151 年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天下的财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该园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三园总面积 5200 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 850 亩园子周长 10 公里多,建筑面积 162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三园内有 100 多个风景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历代优秀的造园艺术,汇集了全国的名园胜景,也大胆地吸收了西方的建筑形式,出现了一组中西合璧的“西洋楼”建筑群中国园林可称风景式和建筑式的混合形式,既不同于西洋园林以建筑为主,又不同于日本园林以风景为主圆明园正是兼备中、日和西欧三种造园风格,其盛名早已传播到西方,与法国凡尔赛宫齐名,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珍藏有许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著名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在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这样描绘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英法联军为惊吓清朝皇帝,在抢劫后竟将全园焚毁 如今的人们来到圆明园遗址时,眼前所及只有依稀可辨的石基、曲折的水道和小径惟有大水法和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站立在那里,俯瞰这残垣断瓦,零乱榛芜,如同一座纪念碑 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年的英法联军法国文豪雨果曾愤怒地谴责过他的国家与英国共同制造的这一暴行说:“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则叫英吉利 英国侵略者于 1840 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节入京,得不到满足便于 1857 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拿破仑三世执政的法国为分赃也派兵入伙1860 年 9 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万守兵龟缩在城墙内(即如今二环路以内的范围),郊外任由侵略军劫掠10 月 6 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少量拿着刀矛的清兵一战即败,护园大臣只好投水自杀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1 万多名英法官兵于是你来我往,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

      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计划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 10 月 18 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 3500 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 300 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3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胁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统治者马上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换得侵略者撤退 -圆明园浩劫后出现洋务运动,惨祸引来了民族觉醒和进步 从文化角度看,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空前惨剧从历史的进程看,这一落后挨打的惨祸震惊了有识的中国人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年即 1861 年,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便开始兴办,只是因阻力重重,国家“自强”的目标迟迟未达到,圆明园本身乃至整个北京、整个中国继续劫难不止 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留下的照片还可看出多数建筑残迹还较完整,清廷在三十多年间里仍将此当成重兵看守的禁苑,并进行了一系列修复工程,同治、光绪两代皇帝和慈禧太后也常到此巡游只是因内忧外患不止,清廷财力捉襟见肘,只能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而无力多顾。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不仅颐和园遭一场洗劫(后于 1903 年修复),圆明园遗址也遭彻底破坏因管园机构逃走,园内无以为生的闲散旗兵和城里流氓游民群起盗运建材进入民国年间,遗址更无人看护,各派军阀乃至许多富户都到此搬运石料用来建墓修园,一二十年间前来盗运的马车几乎每天络绎不绝,残园简直成了“石料场”直至新中国成立,圆明园遗址才得到保护,近些年并得到一定的修复 令人伤心不已的是,侵略者劫走的圆明园文物百年来长期在欧美市场上展览出售直至 1987 年,纽约市场上还出现过拍卖圆明园喷泉时钟等物件的报道无情的事实昭示着国人,那些号称“西方文明”的传播者,在中国土地上竟是那样野蛮圆明园的灾难,也激起过无数中华儿女的自尊心和自强感,以努力去摆脱受西方歧视的地位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人们会看到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秦阿房宫等无数辉煌的宫廷琼阁,也能一再悲伤地目睹一炬成灰的火光耗尽民脂民膏的建筑与战乱破坏相循环,构成了历史舞台上燃情的一幕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成难而易毁的循环将会结束,所有壮美的文明成果将完好地留给后人 明园虽在 1860 年遭受了英法联军的毁灭性破坏,但整个园区还留有不少建筑遗迹。

      至少在 1870 年时,西洋楼有的建筑还算完整,同治时对园内中式建筑还有一次半途而废的大规模重修那么,是谁将它彻底毁灭了呢? 火劫:联军、土匪与筛土贼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4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木劫:圆明园变成木炭厂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 石劫:卖石头也能发财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 10 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

      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 20 多年!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 土劫:在皇家园林开田种稻 至此,圆明园已经过了火劫、木劫和石劫,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它的悲惨命运是否终结了呢?还没有!它还要经过最后的、更为彻底的“土劫”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 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 150 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