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碘-125粒子食管支架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临床医学论文.doc
4页碘-125粒子食管支架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_临床医学论文 【关键词】 食管癌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80%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1] ,部分患者丧失手术机会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食管支架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因食管癌造成的食管狭窄或梗阻的 治疗 ,结果表明食管支架可以解决患者的吞咽困难问题但该项操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内镜下将携带碘-125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置入病变部位,使碘-125粒子直接贴敷于肿瘤边缘,对肿瘤组织进行低剂量、长期照射达到既解除患者吞咽困难问题,又能起到抑制甚至杀灭肿瘤组织的治疗目的,不失为晚期食管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笔者用食管内放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1例,取得了初步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 医院 消化科确诊为食管癌患者11例,临床分期为III-IV期其中男性8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2.2±5.2)岁,女3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3.4±7.3)岁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表现,其中5例仅能少量进水,6例能少量进半流质。
病变部位:中段8例,下段3例病变长度4~8cm,平均(4.5±1.1)cm病理类型:鳞癌9例,腺癌2例1.2器械与材料 应用Olmps260型 电子 胃镜,南京微创带膜自膨式钛镍合金支架选用北京原子能研究院研制碘-125粒子每粒碘-125粒子为25.9~33.3MBq1.3方法1.3.1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心电 图、胸片,胃镜及食道钡餐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形态、长度及狭窄程度1.3.2 计算 粒子数:根据病变长度预定碘-125粒子自膨式支架先确定安装碘-125粒子的层数,一般1.5cm长度安装一层碘-125粒子,如病灶长5cm,则安装4层碘-125粒子(两端各1层,中段等距离2层这样可以保证碘-125粒子均衡覆盖病灶段)每层4粒碘-125粒子,以90°角间隔在一平面上安放,2层之间的4粒碘-125粒子位置相互交错1.3.3支架置入术:由核医学工作人员将碘-125粒子植入到记忆食管支架预置粒子囊袋中内镜操作人员穿铅衣,迅速将已植入有碘-125粒子支架安装在支架置入器中,放入铅管中备用根据病变处食管腔的直径,如需要扩张后安装支架,则用Savary探条扩张后安放支架不需要扩张者在内镜下直接安放支架。
碘-125粒子自膨式支架置入手术程序与普通自膨式合金支架置入程序相同1.3.4术后随访:本研究设术后1、3、6、12个月4个随访时间每次随访记录患者吞咽症状等,检查血常规、胃镜其中2例完成了全部4次随访,3例完成了3次(第1、3、12月),2例完成了2次(第6、12月)2结果 2.1技术成功率1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放成功,成功率为100%手术过程无碘-125粒子脱落现象2.2随访结果2.2.1生存情况: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4月死亡,2例随访2次后失访其余患者到研究结束时仍然生存1年生存率77.8%2.2.2临床表现:术后吞咽困难得到明显改善,均能正常进食无明显胃肠道反应2例患者于术后6月出现吞咽困难,但仍能进食半流质,此2例术前仅能进食流质术中未见明显出血,1例患者于术后8 个月发生少量呕血,为支架上端致黏膜增生糜烂引起患者术中及术后1d内胸痛较明显,使用止痛药可缓解术后1d后疼痛症状缓解,后未出现胸痛情况术中和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穿孔并发症2.2.3实验室检查: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所检测的血常规各指标未见明显变化2.2.4胃镜检查:11例预置带膜支架未出现移位和脱落,内照射支架和预置支架套叠良好,未发生移位。
11例患者均未见碘-125粒子的丢失患者1、3个月胃镜检查未见肿瘤向支架内和两端生长阻塞支架2例6个月复查时见支架下端贲门口处可见肿瘤生长,镜身尚能通过予以高频电表面灼烧 治疗 2例完成第四次随访的患者12个月复查时未见肿瘤向支架内和两端生长 3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新发病例占世界新发食管癌病例的50%以上目前主要为外科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由于早期诊断滞后,肿瘤所在位置约束使较多患者不能进行外科手术切除,且手术后生活质量低下,生存率不高如何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有效治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 发展 ,带膜食管支架的植入能很好地解决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食管狭窄或食管瘘的问题,缓解吞咽困难症状但该项技术仅为姑息性治疗手段,并不能阻止肿瘤继续生长、转移管腔内放疗和外放疗被认为是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但5年生存率仅为10% [2] ,且并发症高,有报道高达14.9%原因之一是放射源照射病变的“不连续性”,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存在的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细胞被杀灭后会加速增殖,而人体接受照射的总剂量是有限的,照射野正常组织损伤修复使得放射不得不采取“不连续”方式,治疗间隙期肿瘤细胞的大量繁殖常使病变难以彻底控制,导致治疗失败。
最近研制的食管内粒子支架采用将碘-125粒子捆绑在带膜支架上,通过内镜植入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肿瘤的治疗已在外科应用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食管内粒子支架既有既往传统食管支架作用,又能对肿瘤组织进行低剂量、局部、长期照射,达到治疗目的有效避免了管腔内放疗和外放疗“不连续”性的弊端我们对行食管内粒子支架植入术的11例晚期 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随访时间长达1年,认为该项技术安全、可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短期疗效好食管支架放置可能的并发症主要有移位、出血、穿孔、支架脱落等 [3,4] 放疗的主要并发症包括食管气管瘘、放射性肺炎、食管狭窄、食管溃疡等 [5] 本研究中食管内粒子支架植入后并发症少避免并发症产生主要有几个要点,一是操作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二是术中应注意支架放置的精准度,确保病变段被放射粒子所覆盖,特别是对于偏侧性生长的肿块由于碘-125粒子半价层仅0.025mm,放射距离短,能量底极易防护,不会造成放射泄漏,对操作人员,家属环境无影响 [6] 碘-125粒子穿透距离仅1.7cm,在照射区外剂量衰退快,不会引起周围器官损伤。
罗开元等 [7] 报道外科术中植入治疗剂量的125粒子,随访1年患者的血象和免疫指标均未发现明显变化,本研究检测了患者的血常规,其结果与以前报道一致随访1年,大部分患者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的症状并没有再发本研究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对该项技术的长期疗效难以评价此外,捆绑碘-125粒子放射剂量为多少,粒子数与病变长度、性质等方面问题也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 文献 】 1施学辉.我国食管癌放射治疗进展[J]. 中国 癌症杂志,2001,11(5):404-408.2Fntz p,WannenmacheyM.Radiotherapy in the multimodal treat- 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a review[J].strahlenther onkol,1997,173(3):295-308.3McGrathJP,BrowneM,RioydanC,etal.Expandablemetal stents in the palliation ofmalignant dysphagin and esophageal-respira- tory fistulae[J].IrMed J,2001,94(3):270-272.4Solt J,Heiner J.Esophageal and gastrointestinal applie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etal prostheses[J].OrvHetil,2003,144(7): 657-663.5LapentaR,AssisiD,GrassiA,etal.Palliativetreatmentofesophagealtumors[J].JExpClinCancerRes,2002,21(5):503-507.6岳麓.125I粒源组织间照射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分册,2001,25(1):23—26.7 罗开元,李波,杨嵘,等.I—125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恶性 肿瘤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9):754-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