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研发支出影响审计费用吗.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792234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2.8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企业研发支出影响审计费用吗    摘 要:以我国2008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研发支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研发支出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最后以金亚科技为例揭示出审计师关注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发现,研发支出总额与审计费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很小,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也很小这表明,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并收取审计费用时多数只关注研发支出总额存在的审计风险,而忽视了研发支出中资本化占比的影响,并且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整体上难以得到审计师的信任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市场监管者加强监管、审计师提高职业谨慎性和上市公司完善落实内部控制提供一定的启示Key:研发支出;审计费用;内部控制质量;金亚科技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提出于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于国家,创新可以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于企业,创新可以持久提高企业绩效和价值然而研发活动周期长、投入规模大、成果转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管理者在面对研发失败的风险以及业绩考核的压力时,研发支出便容易成为管理者财务操纵的对象同时,2007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部分确认为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会计准则的修订不仅体现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也体现出国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与鼓励但研发费用是否可以进行资本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职业判断由此,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会计政策选择便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方便自2006年我国步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要求审计师在审计前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又主要源于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和财务舞弊风险研发活动的特性以及研发支出的会计确认导致其存在较高的财务舞弊风险,进而增加了审计风险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开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提示》中屡次强调审计师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企业研发支出的确认是否合规,这也反映出研发支出存在着较高的审计风险那么在当前的背景下,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收费时是否会考虑研发支出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研发支出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在这之间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呢?这是本文将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08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研发支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最后以金亚科技为例进行进一步分析。

      研究发现:(1)研发支出总额与审计费用存在正相关关系;(2)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与审计费用正相关但不显著;(3)内部控制质量在研发支出与审计费用的关系中具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但不显著由此可见我国审计师在收取审计费用时较多关注企业的研发支出總额而缺少对研发支出中资本化金额占比的关注,并且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的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和质量并不能获得审计师的信任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市场监管者加强监管、审计师提高职业谨慎性和上市公司完善落实内部控制提供一定的启示二、文献综述1.研发活动的特点及经济后果从研发活动的独有特点来看,杜建菊等(2019)认为研发活动周期长、投入大、结果不确定性强,并且还存在研发失败的可能同时还指出,企业的研发活动存在不透明的特点,由此导致信息不对称,进而引发盈余管理从研发活动的经济后果来看,学者们发现新会计准则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的规定促使管理者增强了利用研发支出进行操纵的动机,进而得出易造成盈余管理的结论张倩倩等人(2017)认为由于研发支出资本化费用化的界限不清,导致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会计操纵”的可能并且,在为公司内部人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手段之后导致股票错误定价增加(徐寿福等,2016)。

      也有学者认为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给予的研发税收优惠、政府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而进行迎合政策的逆向选择,由此诱发操纵盈余杜瑞等人(2018)通过实证检验了这一触发机制,同样得出研发投入增加盈余管理的结论2.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始于Simunic在1980年建立的审计收费模型,此后,相关研究多从审计师和被审单位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并从审计成本与风险溢价两个方面来衡量在2008年-2012年由账项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过渡阶段,学者们发现风险、治理等因素也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樊瑞炜等,2017)目前,大量的文献提供了公司盈余风险和治理风险影响审计费用的证据刘运国等(2006)认为盈余管理导致审计风险增加进而使审计师工作量增加,因此审计收费增加宋英慧等(2017)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和诉讼风险的角度分析,认为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使审计费用明显提高对于公司内部控制方面,我国目前关于其对审计费用影响的研究不多,并且存在着争议蒋学洪等(2019)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师所面对的诉讼风险越低,因此导致审计师的投入成本降低进而使审计费用降低而张萍等(2015)却认为我国企业普遍较低的内部控制质量难以获得审计师的信赖,导致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费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文献述评综合现有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多数关注于研发支出所导致的盈余管理这一经济后果,并且关于盈余管理引发审计风险进而提高审计费用的研究也较成熟而鲜有学者关注研发支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且关于内部控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也存在着争议,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因此本文拟通过研发支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以及经验数据检验,结合内部控制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研发支出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研发支出与审计费用企业资源观与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拥有无法模仿和替代的稀缺资源,研发活动中形成的新产品和创新能力便是企业的稀缺资源,可为企业带来价值创造研发支出体现着企业对于创新的投入,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传达着企业研发将要成功的利好消息然而,研发活动自身存在着投入大、周期长、成果转化不确定性强等特点,从而导致研发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以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并且我国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了税收优惠、政府补贴、达到一定研发强度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等政策扶持,管理者有时为了获得政策优惠会做出迎合政策的逆向选择,由此开展可行度低的研发项目,这进一步增加了研发风险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与代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目标冲突产生代理问题。

      公司的所有者追求公司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而经营者追求自身的业绩考核以及经营期内短期绩效的迅速增长当经营者面对业绩考核压力、研发收益不确定性以及经营利润下滑时,往往容易选择财务操纵以求自保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研发活动划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规定开发阶段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然而,什么时段属于研究阶段、什么时段属于开发阶段、达到什么程度可以资本化、可资本化的数额是多少、资本化后如何摊销等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职业判断,管理者很可能利用该准则来增加资本化金额使费用降低从而虚增利润、虚增资产并且企业的研发活动往往属于自愿性披露的部分,研发支出不透明度高并且又与管理者主观意愿相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分析,研发支出引发盈余管理,从而提高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因此审计风险提高风险导向审计下,审计师基于审计规范的要求及职业的谨慎性,会关注由研发支出所引发的审计风险根据Simunic的研究结论,审计费用受审计资源成本和审计风险溢价的影响审计资源成本指审计师在审计中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消耗的资源审计师需要准确判断被审单位的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资本化选择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盈余管理,以及当研发支出导致重大错报风险提高时,需要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因而导致审计程序增加、审计证据增加、与被审单位的沟通增加,从而导致审计师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耗费的资源增加,甚至事务所会委派更加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此时事务所便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以弥补审计成本的增加。

      审计风险溢价主要用来补偿会计师事务所面对的各种风险,如诉讼风险、声誉风险等若审计师未能很好地应对研发支出带来的审计风险,事务所遭受诉讼风险、声誉风险的可能性将会增加,此时事务所将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以弥补诉讼等损失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a:企业研发支出总额与审计费用呈正相关关系H1b: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与审计费用呈正相關关系2.研发支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费用如前所述,研发支出通过提高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动机增加了审计风险,进而增加了审计费用,可见研发支出增加审计费用的根源在于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五大目标中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可见良好且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减少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和财务造假,进而降低由研发支出引发的审计风险,因此审计师此时会缩小审计范围、减少审计资源投入,导致审计成本降低、审计费用降低同时,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会降低事务所面临诉讼风险的可能性,因而使审计风险溢价降低、审计费用降低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a:内部控制质量负向调节研发支出总额对审计费用的影响H2b:内部控制质量负向调节研发支出资本化率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四、研究设计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考虑到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开始实施,而政策执行第一年真正实施的企业较少,因此本文选取2008年-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了以下样本:(1)金融行业公司;(2)ST和*ST公司;(3)相关数据缺失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1%和99%分位的缩尾(Winsorize)处理来避免研究结果受极端值的影响内部控制数据来自迪博数据库,其余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经过以上处理,最终得到10788个有效观测值2.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1)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研发支出总额(InnvIn)和研发支出资本化率(rRD)借鉴张俊民等(2019)的做法,用企业总研发支出取对数来衡量研发支出总额借鉴张倩倩等(2017)并且为了更好地衡量企业研发支出中资本化确认比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采用资本化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比重来表示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率被解释变量为审计费用(Lnfee),用当年公司审计费用总额取对数来衡量2)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调节变量为内部控制质量(IC),借鉴何芹等(2020)的做法,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加一后取对数来衡量内部控制指数越高,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将其他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以Simunic模型为基础,参考了何芹、张俊民、马广奇等人的研究,从被审单位规模、被审单位风险、审计业务复杂度、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特征等方面引入对审计费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变量定义表见表13)研究模型为研究研发支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本文建立模型(1)和模型(2)分别检验H1a和H1b:为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在研发支出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调节作用,我们在模型(1)和模型(2)中分别加入研发支出总额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互项和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互项,建立模型(3)和模型(4)分别检验H2a和H2b:五、实证分析1.描述性统计表2为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Lnfee均值为13.815,标准差为0.661,说明审计费用变化较小InnvIn均值为17.951,说明样本中公司研发支出具有一定规模,但最大值为21.768,最小值为14.048,不同公司之间研发支出有一定差异rRD中,中位数为0,说明大部分公司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