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5页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校际联合办学是缓解高校办学资源紧张、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优势资源、提高学校办学效益,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调查国内外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高校,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调查国内外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校际联合办学成功之处,研究了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性发展的若干对策 一、国内外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现状 国外高校校际联合办学无论从内容和形式都十分多样,已经形成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联合办学模式,如联邦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共同开发项目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等联邦模式是一种合作内容广泛、最符合联合办学精神的模式,最有名的是克莱蒙特学院联合体,它由5所独立的本科生学院和2所研究生大学组成在保护各个学院的独立个体价值和实现拥有大型大学的办学资源的愿景下,成立了独立于7所学校之外的中央协调机构——克莱蒙特大学联盟这个机构有一个监督理事会,并设立了10多个特别委员会,从而形成一个工作网络,各个学院在该机构的协调下开展十分灵活的合作,包括跨学院注册、跨学院学习、跨学院项目、兼职教授、学生校外学习项目等。
联合课程模式、共同开发项目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相对来说合作内容单一,形式较为简单,操作起来也较为容易,通常为合作方之间就某一项目签订协议,围绕某一项目进行合作,协议中规定有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在各地普遍开展,其基本模式是成立一种联合办学机构,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在该协议下就某些项目,如跨校辅修专业学位、互开课程、合办专业、共享图书馆资源等再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二、我国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制约因素 由于各高校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对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使得在实施联合办学项目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这些都在制约着高校联合办学的发展 1.高校对校际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没有从发展战略上来谋划校际联合办学,也就使得开展校际联合办学缺乏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规划这反映在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同时对校际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战略角度考虑和规划校际联合办学,不注重借助其他高校的教育资源宋弥补本校办校条件的不足,而盲目地开辟新的办学项目,造成了办学经费的分散投入和低水平的重复办学还有,由于高校对校际联合办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导致成立的负责联合办学实施的管理机构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推动和完善合作办学项目的操作运行,从而影响了联合办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2.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 我国现行高校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学校之间开展联合办学,如跨校辅修专业学位、学分互认等,往往必须事先征得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方可进行高校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已经成为限制高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同时也限制了校际联合办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3.高校自身现有的办学资源紧张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学校规模迅速扩张然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没有相应跟上,导致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紧张、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高校现有的可利用教育资源往往无法满足自身教学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进行大班授课和一个教师指导数十名学生,已经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自身办学资源的紧张也就使得不能很好地为合作办学的其他高校提供优质资源服务,制约了校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壮大 三、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是要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便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高校校际联合办学,归根结底是围绕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利用展开的,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总结分析高校校际联合办学的现状、成功之处以及制约因素,要实现联合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政府要大力倡导和支持高校校际联合办学,高校要提高认识,从发展战略角度考虑和规划联合办学项目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背景下,高校校际联合办学也必须取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在高等教育面临办学资源紧张的今天,政府部门更要大力倡导校际联合办学,从政策上、经费分配上给校际联合办学项目予以支持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大而全”、“小而全”和只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发展思路,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集中本校办学资源实现特色办学,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来构建更为强大的教育平台高校要谋划联合办学框架和合作项目,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相应的合作内容,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关系,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联合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办学运行管理机构 各个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联合办学过程中的收益不平衡,会影响校际联合办学项目的实施和进一步发展,甚至导致办学项目失败因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运行管理机构,合理规划联合办学项目中各个高校的利益关系,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监督和推动相关管理制度的操作执行,逐步使合作办学项目规范化、制度化,这对联合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际联合办学项目 校际联合办学的基本特点是合作高校主体的独立性和关系的平等性,这为开展多样化合作办学提供了可能合作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利于双方或多方发展的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格局联合办学高校可以在学校层面开展合作,也可以在院系层面开展合作;可以在合作框架协议下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合作,也可以开展“多对多”的合作;合作的内容也鼓励多样化,如共建公共资源服务设施与平台、互聘教师、互认学分、开展校园文化交流活动等等 4.搭建联合办学的信息化平台 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其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基础工程借助信息网络,可以使地理上分割的各个高校成为一个整体,有效融合各个高校管理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从而为联合办学高校提供一个共同活动的信息化环境尤其是当前,计算机辅助教育手段已经深入发展,各个高校都开发了信息系统来帮助提高管理效率,广大教师也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活动开展校际联合办学,也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克服时空限制,进行网络化的远程管理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 5.多种渠道募集联合办学经费 联合办学项目的实施需要经费支持,稳定的经费来源是联合办学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
在各个高校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要保证联合办学有一个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很困难的因此,要多种渠道募集联合办学经费,可以通过争取政府财政拨款、收取会员费、基金会捐助,学生缴费、合作项目服务收费、企业资助等多种方式充实经费来源,与此同时,也要注意经费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从而为联合办学提供稳健的财政支持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