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篇油气测井地层学4.ppt
14页3、 用岩芯分析Φ与△t 建立回归关系式,来计算地层Φ 为了消除井间系统误差,应以标准井为基础,以标准层为标准,采用直方图平移法、趋面分析法来消除井间误差(二) 渗透率K 岩石k是指岩石在一定压力差下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因而,k反映了流体流动的“动”的可能性大小,因为流体流动能力受K制约而测井是岩石静态物理性质的反映故至今尚未找到能直接测量k的测井方法目前通过测井求解K是通过两个途径: ① 以Φ、Swi为基础的统计方法; ② 以电阻率资料为基础的统计方法 ③ 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1 1、以、以ΦΦ、、SwiSwi为基础的求岩石为基础的求岩石K K的方法的方法 基础:卡赞公式:k=C·Φx/SAy 表达了K与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SA岩石的比表面(与岩石的Swi有关);C:常数(与岩石孔隙结构、曲折度有关)可写成: k=C·Φx/Swiy→ lg k = C + x lg Φ – y lg Swi C、x、y为经验值,与地区储层孔隙结构、胶结情况、油气饱合性质有关 在我国胜利油田,通过大量密闭取芯井资料,以统计回归分析,可以给出C、x、y数值。
同时,由于Φ与△t有关Swi与Φ、Md有关因此,可以通过△t、△GR测井,利用回归公式计算K值2、以电阻率为基础的统计方法求K 在纯油层的地方,根据卡赞公式,由于SA与Swi之间有线性关系,而油气层的Swi越小,则SO越大,Rt就越高因此,在纯油层可以建立K、△t与Rt之间二元回归关系,甚至Rt与k之间的一元回归关系 这种方法要求RW变化较稳定3、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 由T2和NMR( e)建立渗透率模型(斯仑贝谢) 式中:T2.log ------T2的对数平均值对砂岩地层,通常取a1=4;a2=2 由NMR测得的束缚水和可动流体参数组合NMR、 FFI( f)、 BVI( b)与渗透率 K建立的关系(Goatas)模型: 对砂岩地层,通常取b1=4;b2=2上述两类公式中的C值,需要做实验确定第一个公式对烃的影响敏感,对含烃地区不适用;第二个公式受烃的影响较小(三)SO SO是评价油层的重要参数,它可以由φ、Rt测井资料计算出SO,也可以由φ、Rt交会图上获得1、纯岩性(纯砂岩、纯碳酸盐)层的SO可由阿尔奇公式算出: Swn=(abRw/фmRt) a、b是与岩性有关的常数; m:胶结指数; Rw :地层水电阻率;由试水分析资料和SP测井计算获得,或在水层处,由ф、Rt测井计算。
2、泥质砂岩油层的SO 由于泥质具有附加导电性,致使泥质砂岩油层的Rt下降,计算的Sw偏高,得出水层的错误判断因此,要进行泥质校正,泥质砂岩的Sw公式较多,目前有100多种,但最常用的是“双水模型”双水模型: 区分两类水: ①紧靠粘土壁的粘土水(束缚水); ②远离粘土的水(远水/自由水) 泥质砂岩导电是这两部分水电导率的线性叠加以地层水的等效电导率Cwe表示 Cwe=SWBCWB+SWFCWF SWB:粘土水(束缚水)电导率;CWB:远水/自由水电导率;SWF:束缚水饱合度;CWF:自由水饱合度用电导率表示纯砂岩的Archie公式: Swn=(abRw/фmRt)=(abCt/фmCw)=(Ct/фmCw)(当a=b=1时) 则:Ct= SwnфmCw 对于泥质砂岩, Cw=Cwe 则Ct= Swnфm(SWBCWB+SWFCWF) 换成电阻率形式 1/RT= Swnфm(SWB/RWB+SWF/RWF) RWB:可取纯泥岩的RWa为 RWB RWF:取100%含水纯地层的Rwa计算 RWF= Roфm SWB:采用泥质指示法用经验关系求得(四)相对渗透率 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是求油水有效渗透率的前提,也是计算产水率的基础,是产层评价涉及的参数。
相对渗透率和流体饱和度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水、油相对渗透率与测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Sw及束缚水饱和度间存在如下解释方程: 同时,这种函数关系还受岩石孔隙结构、润湿性和流体性质的影响 在气与水同时流动情况下,根据实验室资料,气的相对渗透率为: 实际应用时也可以用实测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实测的Sw,Swi和残余油饱和度Sor求系数m、n、h,解释方程为: m、n、h除了与岩石的润湿性、流体的粘度比有关以外,还与地层岩性、固结程度有关可参考下表: 在渗透率及相对渗透率已知的条件下,利用有效渗透率公式求取油水的有效渗透率: Krw = Kw / K ;Kro = Ko / K;Krg = Kg / K 油气水有效渗透率是判断油水动态,计算水油比,预期出水量的重要参数(五)微观孔隙结构 表征孔隙结构参数中,最主要的参数是平均孔喉半径(Rm),Rm地层渗透率、孔隙率有关,利用6个油田12井压汞资料统计表明: Rm ∝ k/φ 油层物理学中利用平行毛细管束研究结果提出:岩石平均喉道半径 伯稷叶公式: 一般可利用实验室压汞资料建立K、φ与Rm之相关方程,再用测井参数求取K、φ后,代入方程反求各层各计算点之平均喉道半径,提供全井段连续计算曲线。
§6-4 裂隙性储层研究(一)裂隙的测井响应与识别 对裂隙敏感的测井有自然咖马能谱测井、井径曲线、井温曲线、岩性密度测井、中子测井、长源距声波测井、声幅曲线、核磁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系列 其中封闭型裂隙仅能在微扫描测井中得到显示 开敞型裂隙除在上述各测井中以特殊的响应值予以识别外,钻井过程中也会有泥浆循环漏失、蹩钻、跳钻等现象在岩芯描述中也可以分析微裂隙特征照片照片照片照片3 3 大大大大8 8井山井山井山井山1 1段段段段2720.49-2724.04m2720.49-2724.04m,中,中,中,中- -粗粗粗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中一条垂直裂缝,长约粒岩屑石英砂岩中一条垂直裂缝,长约粒岩屑石英砂岩中一条垂直裂缝,长约粒岩屑石英砂岩中一条垂直裂缝,长约41cm41cm、、、、宽宽宽宽0.1mm0.1mm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照片照片照片照片8 8 大大大大4 4井盒井盒井盒井盒1 1段段段段2695.22-2695.22-2698.8m2698.8m,,,,紫红色泥岩,一组斜交裂缝,紫红色泥岩,一组斜交裂缝,紫红色泥岩,一组斜交裂缝,紫红色泥岩,一组斜交裂缝,倾角倾角倾角倾角4545° °( 1) 电 阻 率 曲 线 : 碳 酸 盐 岩 具 有 高 阻 特 征 ( > 1000~10000Ω·m),但在裂隙段由于充以一定矿化度的地层水,使电阻率降低(几百一几十欧姆米),对于储油的裂隙带,其泥浆冲洗带、侵入带的电阻率比原状地层电阻率亦明显降低。
因此用电阻率法找寻储集层时应采用不同探测范围的微侧向、双侧向或长电极距普通电阻率测井等系列,一般可以识别出1m以下的薄裂隙层段2)声波时差测井曲线:缝洞型储层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显示钝尖状对于水平缝和低角度缝,△t为在致密基质岩块低背景值上的高一较高时差值,当裂缝宽度较大时则产生因周彼跳跃现象而显示出很高的时差,利用声波时差曲线不能检测垂直裂隙3)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裂隙型碳酸盐岩层在自然伽马曲线上显示为低值,这是相对于基质岩块自然伽马值而言但是当储层裂隙中的地层水溶有放射性钠盐时,与围岩比较,GR显示为异常高值特别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的铀曲线上呈现异常高值(4)中子咖吗测井:裂隙层段不论其中是油是水都会使中子咖吗值降低5)其它测井:井径测井会在裂隙缝洞发育带出现有缩径或有扩径现象密度测井在裂隙段体积密度降低ФN曲线显示ФN值增大等6)岩性密度测井:裂隙层段若遇重晶石泥浆压井时,由于富含Ba元素,侵入储层而使Pe曲线出现高值异常7)核磁测井:用于测自由流体孔隙度值(фf),可用来检测裂隙段8)井温测井:在裂隙段由于泥浆侵入会出现井温异常段 3.地层倾角测井系列识别裂隙 (1)地层倾角测井:在遇水平裂隙带时,4条曲线均显示低阻值的短段异常。
若遇垂直张开裂隙时,往往在1条或2条曲线上显示有较长段的低阻异常在裂隙方向变化或仪器旋转上提时,低阻异常段会由一条曲线依次转移到相邻极板曲线上 (2)在裂隙段由于椭圆形井孔而使两井径值相差较大 (3)当旋式上提遇裂隙段时,由于井孔形状变化会出现仪器停转或向相反方向旋转的特点 (4)矢量图上出现高角度矢量点 (5)将1,2极板和3,4极板测的电导率曲线重叠显示在遇裂隙面时重叠曲线分离 (6)微扫描测井(FMS),用其图像直接展示裂隙带的位置封闭充填裂隙图像灰度依其充填物质而定,一般多为方解石充填,显示灰白色级,开敞裂隙若充以水则为暗色条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