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杨老金:养老金及企业年金理论的发展.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7207769
  • 上传时间:2023-08-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杨老金:养老金及企业年金理论的发展  人类农业文明时代的养老制度主要是家庭养老制度,中国几千年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人类早期养老金制度思想的典型体现  现代养老金制度最早受到主张国家干预主义的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而在德国创建19世纪7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演变为新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古斯塔夫- 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卢杰- 布伦坦诺(Lujo Brentano )等人  1889年德国推出了“劳工老年残疾保险法”,该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雇员养老金制度,标志着人类社会养老金制度的正式诞生此后,福利经济学在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 塞西尔- 庇古(A.C.Pigou )于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创立了福利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尼古拉斯- 卡尔多(Nicholas Kaldor )、保罗- 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 )、希克斯(JohnR.Hicks )等人在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维尔费雷多- 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边际效用序数论,即帕累托最优理论,产生了新福利经济学。

      在实践方面,福利国家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姆- 贝弗利奇(William Beveridge )1942年发布的《贝弗利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强调了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1948年,英国工党正式提出了“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口号,标志着福利国家在西方社会正式形成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得原来占统治地位、以自由市场经济论为中心内容的新古典经济学说衰落,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国家干预主义经济理论应运而生,从国家干预的手段论证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经济波动的稳定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逐渐失效20世纪70年代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国家干预主义受到极大挑战以哈耶克(Freidrich Hayek )和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倡导市场经济及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认为“福利国家”  从经济上和政治上值得怀疑:全面福利摧毁了个人自我照顾能力,增加了个人的依赖性1938年英国前首相哈罗德- 麦克米兰出版了《中间道路》(The MiddleWay),提出走中间道路就是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调节,主张在分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个人自由方面,市场是最好的机制,但市场机制确实也引发和加深了一些社会问题,因而需要国家干预、调节、控制。

      中间道路学派理论在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的实践者是克林顿和布莱尔等中间道路理论”直接影响了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经合组织进一步明确了多支柱的世界养老金体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兹维- 博迪、菲力普- 大卫、大卫- 布莱克等金融经济学家提出了养老金金融理论  企业年金是养老金体系当中的第二支柱传统的企业年金理论在金融投资方面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多支柱企业年金体系的建立,积累制、基金制的企业年金体系逐步发展,现代企业年金投资理论逐步运用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如储蓄生命周期理论、金融中介功能理论、投资组合理论  中国养老金金融理论和投资理论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厉以宁、吴敬琏、刘鸿儒、戴相龙、周小川、郭树清等人对中国养老基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吴定富、刘永富、王东进、胡晓义、郑秉文、穆怀中、何平、董克用、孙祁祥、袁志刚、邓大松、杨燕绥、李珍、赵曼、林义、郑功成、孙建勇、刘昌平等人对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的经济学理论和公共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魏加宁、陈文辉、孙建勇、陈良、张浩、巴曙松、李伏安、李正强、郭特华、王建、滕天鸣、张雪松、刘昌平、郝伟、殷雷、林侃、孔泾源、何平、李绍光、耿志民、傅安平、刘云龙、郑文祥、程月辉、高松凡、缪钧伟、何树方、陶钧、宋华、陈正阳、耿红、韩强、何伟、赵跃、陈玉祥、肖伟、祝献忠、李海红、杨帆、陈凌、伊志宏、李晓林、李曜、朱青、郭琳、林羿、王强、龚刚、杨长汉、邹照洪等人就养老金和企业年金改革模式、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企业年金投资监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企业年金测算与资产评估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中国已经积累了庞大规模的企业年金而且规模日益扩大,现代企业年金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系统的现代金融投资理论指导企业年金的投资政策、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绩效评估、资产负债管理、投资监管等各个方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