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电子课本资料.ppt

61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99539299
  • 上传时间:2019-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05M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可以由万以内的数引出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比万大的数让学生用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数数,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利用已有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10个一千是一万用同样的方法,一万一万地数,说明10个一万是十万照这样数下去,引出“百万”“千万”和“亿”向学生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组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讨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得出每个计数单位要占一个位置的结论,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书本例2:出现4个不同的数,让学生自己发现含两级的数如何读,呈现一个学生讨论交流“含两级的数怎么读?”的情境,突出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的不同地方每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仍是难点,教材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呈现“由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便于学生合作、讨论探究2、认识数位顺序表教材先出示不完全的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类推,要求学生记住数位顺序表,特别要记住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对数位的分级,学生已知右起第一位至第四位是个级,第五位至第八位是万级,进一步说明第九位至第十二位是亿级可以简要说一下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3、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对照数位顺序,安排了3个亿以上的数让学生试读,先出整亿的数,使学生看出只要按照个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然后出个级、万级不都是O的数,教学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写数:从高级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由于前面学过亿以内数的写法,再让学生写亿以上的数,难度不大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着数位表试写同时让学生说出亿以上的数该怎样写4、会比较数的大小 (包括两个数之间的比较和若干个数按大小排列顺序) 创设一个展现我国最大的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将每两个省份面积数进行比较,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大数的比较方法方法: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逐一比较5、会把不是整万、整亿的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对省略部分的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法对于本单元,一般只要求改用“万”或“亿”作单位,我们应该对千位或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强调学生:不要忘写单位名称“万”或“亿”;是准确数的要写上“=”,是近似数是要写上“≈”,注意环节,1、读含有0的数的技巧读含有0的数时要特别注意哪些0要读,哪些0不用读这时分级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50 0007 8000为了强化读含有0的数的技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 下面的数中,读出一个零的是( ),读出两个零的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5002 4010 B、5020 0401 C、5240 0100 D、5241 0000 E、 5020 0410 F、5240 1000 G、 5002 4100,,,,,,,,,,,2、写含有0的数的技巧。

      写数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0有的时候一个数的0只读一个或者不读,但写时要写几个如4006 2900要处理好写含有0的数的技巧,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不满四位数用0补足 如写数:十五亿零三十万零五百 写作:15 0030 0500 十五亿零三百万零五十 写作:15 0300 0050 十五亿零三万零五 写作:15 0003 0005,,,,,,,,,3、教学时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数感的培养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达到目标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时时处处进行这方面的渗透,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如一袋5千克的米大约有62000颗要建立1亿的数感,需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凭借生活经验,形成一种大致的感觉就可以了不用讲深讲透 4、引导学生区分好“数位”与“计数单位”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以从意义上区分或是一些练习题上区分如 5638002这个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是由( )个百万、( )个十万、( )个一万、( )个一千、( )个一组成一个数由8个百万、7个万、6个千和5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设计练习要考究可以突出对比性,出一些学生易混淆、易错的题型练习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亿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496 0000 0000 52 7023 0000,,,,,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不是整万的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80 0700 4005 0000,,,□里可以填哪些数字,19□785≈20万,19□785≈19万,9□785 0000≈9亿,,,,,9□785 0000≈10亿,,,在原有的练习上可以把问题改为“填哪个数最接近后面的近似数?”,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 204999 ),最小是( 195000 ).,1□5 785≈19万,,1、书本通过让学生观察从小孔射出的手电筒的光线,直观描述了什么是射线和直线 教学时要把握好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教学直线和射线的认识上,关键要让学生搞清楚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别(从端点个数、延长情况、度量情况区别) ,可以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整理成一个表格第二单元:角的度量,2、认识角的概念,会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对于“角”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知道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应着重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含义角的表示法是一种规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他们自学书本,注意角的书写符号与小于号的区别3、会量角、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边的叉开大小有关系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可以让每个学生画一个角,同桌间比较角的大小引导学生先自己尝试量一量所画角的度数并归纳量角的方法 (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4、会把不同的角分类例2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图,引出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而周角的教学则是一个难点,角的两条边重合,教学时可以拿了折扇慢慢打开,使学生看清扇子转了一圈从而理解周角例3则重点引导学生依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1、注意教给学生量角与画角的方法注意环节,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再让同桌用量角器帮助检查度数是否正确这样也加强了量角和画角的沟通与联系2、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放大镜可以把东西放大,所以有部分学生误以为放大镜同样也可以把角放大3、直线、射线与线段的长度比较只有线段才有长度的比较),4、加强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和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40,44,36,,5、在设计练习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力求体现多样化和层次性∠2=600,求∠1和∠ 3,∠1=300,求∠2、 ∠3、∠4和∠5,,,2,,1,∠2=1200,求∠1,通过这样的综合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对直角、平角、锐角的认识,又深化了对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的理解三位数乘 两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①教学第(1)小题时,应提示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独立口算,尽量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或他人的算法中确立一种合适的算法②第(2)题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纵向对比两小题,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示教材例1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学习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看情境图,然后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5×12”的计算过程说过程时,应说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

      在做课后练习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2、积的变化规律,例4的教学是创设让每个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在学生写完得数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上面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让每个学生在尝试写算式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2)两个因数都变化,积会有怎样的变化?,①两个因数都乘以(除以)相同的数,积有什么变化规律?,20×10=200,( 20×10)×(10×10)=20000,书本59页的第5题探索的是当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时,它们的乘积不变② 20×10=200,( 20÷10)×(10×100)=2000,4、例5的教学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 ②明确估算基本方法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5、认识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

      注意突出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如每秒钟、每分钟、每小时等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1)马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3)马车要行40千米,需要几个小时?,(2)马车3小时行了30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以题组的形式出现,通过三小题的对比、进一步熟悉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感受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更方便同时知道解答实际应用时要灵活运用,只要知道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3个量设计巩固练习时,应注意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提高运算的正确性的基础上重视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例如48页第7题在学生理解之后,还可以再作提升性的设计练习1、一次买10盒,每盒2元3角 2、一次买10盒,每盒2元5角,赠送1盒,商场促销,你觉得哪种方式更优惠?,我们去秋游了,一个班有26名学生,由两个老师带领去公园秋游,公园票价为:个人票12元/人 团体票10元/人(限30人)他们怎样购票更省钱?,28×12=336(元),30×10=300(元),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特别是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的变化,尽量让学生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最后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