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天津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49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591760138
  • 上传时间:2024-09-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65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天津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答案】 A2、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铝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方法B.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C.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有一定数量的锌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答案】 A3、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 B4、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B5、( )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 C6、教学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B.选拔化学人才功能C.反馈调节功能D.检查诊断功能【答案】 B7、下列仪器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 )A.元素分析仪B.质谱仪C.红外光谱仪D.核磁共振仪【答案】 B8、关于化学课程中的STS教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化学问题B.使学生从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使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造成的不利影响D.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答案】 A9、下列表述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C.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D.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答案】 A10、在“制取氧气”教学中。

      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11、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12、教育学属于(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实验科学D.哲学【答案】 B13、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答案】 B1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15、自然常识课上,教师通过做水的升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16、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  )A.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答案】 A17、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 C18、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做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答案】 D19、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 C20、某教师在开学时,对高一新生开展了一次小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与能力发展水平。

      这种测试属于()A.活动表现评价B.终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21、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①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②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③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④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只有③④【答案】 C22、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B.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C.以海水、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D.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 D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关于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方法论B.实验事实和实验结论C.实验事实和实验主体D.实验探究活动和实验主体【答案】 A2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 )目标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A25、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答案】 C26、N、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sB.非金属性:N<AsC.热稳定性:NH3>AsH3D.酸性:HNO3>H3AsO4【答案】 B27、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做指导,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的化学教学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行动研究法D.文献检索法【答案】 B28、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 )。

      A.学习习惯B.学习动机C.学习成绩D.学习方法【答案】 B29、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了解居室装修材料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1B.化学与生活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 B30、下列关于“硫酸”这一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是( )A.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实验的手段,学会硫酸的强氧化性B.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硫酸的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等性质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浓硫酸与稀硫酸的对比,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原则【答案】 D3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A.科技教育B.素质教育C.减负D.现代教育【答案】 B32、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 D33、化学教学研究的起点环节是( )A.选定课题B.查阅文献C.研究设计D.收集资料【答案】 A34、下列可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B.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C.三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四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答案】 B35、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36、不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指导思想的是( )。

      A.以实验为基础B.强调教学的探究性C.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