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民国时期德、美驻华军事顾问团之间的差异.doc
7页探究民国时期德、美驻华军事顾问团之间的差异=“news_bd”> 目前国内有关民国时期德国、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研究己有不少成果问世,但这些研究成果均只是对德国顾问团或美国顾问团进行单独地研究本文力图借助以上研究成果,通过《美国外交文件》等原始资料,将两者相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这些区别之后所蕴含的美德远东战略和国内形势等方而的差异 东北易帜后,南京政府虽然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仍然而对着国民党新军阀的不忠、中共的挑战以及日本的对华野心而对内忧外患的局而,以军权起家的蒋介石深知一支强大的中央军对于自己统治地位的重要性当时的中国既没有先进的军工业,更缺乏掌握前沿战略战术思想的军官,蒋介石只有将目光转向国外,期望通过聘请外国军事顾问来华指导、改进中国军队,并以此为纽带获得国外先进的武器装备,进而提升其嫡系部队的战斗力在南京政府统治的22年中,许多国家的军事顾问都曾来华工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和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虽然同为军事顾问,其业务总体上比较类似,但由于德美两国不同的对华战略以及两国的不同国情,德美两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在顾问团组成、具体活动等方而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1928一1938年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主要在华活动 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对其海外军事顾问事务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向外派驻军事代表团作了种种限制;另一方而《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国防军规模的限制所导致的大批军官失业,刺激了德国军人走向海外在中国,四一宜,、七一五事变后国民党公开驱逐苏联军事顾问也为德国军事顾问来华提供了空间 1927年,蒋介石聘请德国鲍尔上校为其军事总顾问,对外头衔是经济事务顾问1928年夏,鲍尔率领一个主要由军事专家组成的名义上属私人性质②的顾问团抵达中国,开始了德国顾问对中国军队长达十年的影响,先后有五位德国人担任德国顾问团团长,分别是鲍尔、克里拜尔、佛彩儿、塞克特和法尔肯豪森德国顾问团对于国民党军事力量发展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国民党军队 训练国民党军队是德国顾问团的核心工作为了提升国民党军队的现代化水平,鲍尔以德军样式为标准,组建起一支由步、炮、骑、工兵、通信组成的教导队,1929年扩充成一个教导团到第三任顾问团团长佛采尔时期,教导队己被扩充成教导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起87,88,36三个示范师,这几个师也构成了蒋介石中央军的核心战斗力,除此以外,在佛采儿的建议下,专门的教导部队—教导旅组建起来,后来发展成为教导总队。
在训练国民党军队的同时,顾问团还十分注重军事教育,军校建设在第三任顾问团团长佛采儿时期发展尤其迅速佛采儿不仅自兼中央军校总教官,还倡导建立了一批陆军专业兵种学校,为国民党的现代军校体系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顾问团每周五晚在南京三元巷总司令部为包括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以及国民党各核心军事部门主官在内的国军高层传授德国的战略战术 2.联络购买德国军事、工业装备以及对国民党军工建设的协助 首任顾问团团长鲍尔指出,提升中国军队实力必须要有稳固的工业基础,中国应大力加强重工业、矿业、交通业等方而的现代化建设,这有助于为德国工业品扩大海外市场,进而实现他对顾问团任务的定位—把中国变成德国的市场1928年夏,鲍尔陪同陈仪考察团访问德国,与德国企业界广泛接触,并建议国民政府设立驻德商务专员处,统一管理中国购买德国军火等产品,以及雇佣德国顾问等事宜 第三任顾问团团长佛采儿不仅帮助国民政府从国外进口了大批火炮、战车等装备,还提出将军火采购权收归中央,由国民政府安排驻德商务专员办理,禁比地方军阀与德国军火商直接交易这种做法有助于扩大蒋介石嫡系部队对杂牌军的作战优势,蒋介石欣然同意,南京自此基本控制了对德军火采购权。
第四任顾问团团长塞克特则将工作重心放在国防军工建设上塞克特与军工署讨论后,制定了建设兵工厂、钢铁厂、汽车厂等军工产业的进度表,计划在太原、株洲、昆明等地建设新的兵工厂,在南京设立理化研究所、弹道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对汉阳、巩县的兵工厂进行升级,到法尔肯豪森时期,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己可以批量生产仿制德国枪炮的中正式步枪、二四式重机枪、八二迫击炮等武器,而株洲兵工厂、南京光学设备厂等新厂也初步投产 塞克特在华期间最显著的成就是促成了1934年8月签订的《中德易货协定》,根据协定,中国向德国提供钨砂等农矿产品以交换德国的工业物资这一协定大大加深了中德之间的贸易关系,扩大了中德之间的贸易量,使得中德这两个外汇储备都比较贫乏的国家可以在不受外汇储量制约的情况下互通有无,各自取得自己所需要的物资该协定与此后1936年的中德一亿马克信贷合同相配合,大大扩大了中国向德国的军火订购量从1935年起,在中国的对德军事订货中,各型重武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坦克、战机以及各种口径的榴弹炮与防空炮,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协定帮助中国政府释放出来的购买力这批重武器将在抗战前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3.参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指挥 首任顾问团团长鲍尔来华后,亲赴前线参与指挥蒋桂战争,这为日后德国顾问直接介入中国战事树立了先例中原大战期间,德国顾问团团长佛采尔为蒋介石军队提供作战建议,运用陆空立体化攻势突破了冯玉祥军的坚固阵地,使得蒋军先败后胜,帮助蒋渡过了又一次权力危机而1年后,佛采尔在江西前线提出的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也给红军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在1932年代的一二八事变以及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佛采尔随同德国顾问训练的部队开赴前线,评估训练效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尽管德国和日本缔结了饭共产国际协定》,德国顾问还是不顾柏林方而要求其严守中立的电报,全力帮助国军抗日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法尔肯豪森始终坚持在上海前线,参战的国军核心部队也是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德械部队,因而某些西方观察家称之为‘旧德战争 与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的美国顾问不同,在30年代蒋介石军队参与的历次战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作战一线忙碌着的德国顾问 20世纪30年代,德国顾问团在对国民党的军事现代化改造和军队战斗力提升方而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伴随着亲日的纳粹党力量在德国国内压过了亲华的外交部、国防军,在希特勒清洗了包括外交部长牛赖特等一批德国文武官员后,德国政府越来越偏袒日本。
1938年德国政府坚决要求顾问团全员撤回国内,否则要处于叛国罪,威胁要取消其国籍、没收财产、亲属连坐1938年7月8日,德国顾问团离开中国,结束了德国顾问团在中国为期10年的工作 在德国军事顾问团在华工作的十年间,尤其是自佛采儿来华后,德国顾问全而介入了包括前线作战策划、军事教育和训练、联系中德军火贸易及其他经济合作、国防工程建设、新式军队编练、重大战略建议等各项国防事宜,为国民政府军事力量的成长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抗战初期中国顶住了日军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二、1946一1949年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 (一)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的成立与解散 日本投降伊始,蒋介石就向美国提出派遣军事顾问团来华的请求而在美国军方看来军事顾问团应该早日建立,加速展开对华军援项目将有助于事先防比他们从他国寻求援助如果该团在中国战区的美军复员之前运转起来,与中国军方关系的连续性将能够得到维持,在与中国政府谈判设立美国军事顾问团时,美国政府应当向中国索取某些经济和军事权利,作为提供美援的回报这些权利有的直接有助于设立顾问团;其他的则能够促进美国在华总体目标的实现 1946年2月13日,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初步确定顾问团人数为陆军750人(包括了空中部队),海军165人,总计915人。
2月25日,美国总统向国务卿、陆、海军部长发出指令这一顾问团的目标是帮助中国政府发展现代化的武装部队,并向其提供有关这方而的意见,以便使中国政府完成它在国际协议下将须负起的义务,对中国解放地区建立充分的控制,包括满洲与台湾在内,并维持国内的和平与安全 10月28日,南京美军总部改名为美国驻华陆军顾问团,包括了陆军、航空、后勤顾问,并与早在1945年11月23日即己建立的美国海军顾问团调查组合在一起称为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1948年9月改名为驻华美国联合军事顾问团 1948年末,国民党败局己定,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从阻比中共取胜转向阻比中共加入苏联阵营,愈来愈急于从中国脱身11月26日,华盛顿命令美国驻华联合军事顾问团撤离中国,顾问团于当年12月开始撤退,1949年3月撤退完毕 (二)驻华美军顾问团主要工作 1.训练中国军队 1947年6月30日,美国陆军顾问团团长卢卡斯提出利用台湾的气候和设施优势设立训练中心Cs7 a}a -aye同年7月,国民政府下令在台湾建立陆军训练中心美国国务院在同意陆军顾问团参加台湾训练中心的同时也附上了额外要求:陆军顾问团在未事先获得国务院的同意之前,不参加任何其他类似的训练中心;美国供给的物质援助,将限于训练援助;尽一切努力减小其公开程度,以防受到干预中国内战的指责。
闭3881948年7月,陆军顾问团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训练范围,开始参与国民党陆军在广州、汉口、成都的训练工作,但始终未被批准参加长江以北的训练活动(天水骑兵学校和徐州陆军学校除外) 2.监督美援物资分配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让美国驻华代表决定援华物资的分配监督美援物资分配是美国顾问团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在他们看来,这不仅可以减少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官员对于美援物资的浪费,也可以此来作为要挟蒋介石政府的工具 在中美联合航空队解散后,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干部们就被分配到中国空军各部队中去,因此,当美国总统批准建立军事顾问团时,这些顾问小组早己开始工作,而其初期的许多工作就是帮助中国空军接收、贮藏与保养移交给中国的剩余美国空军器材同时,顾问人员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为中国空军装备八又三分之一空军大队的计划向中国移交936架飞机由于马歇尔调停而一度受到影响的美援从1947年开始逐步恢复,9月11日,美国陆军顾问团与中方就装备陆军39个师与八又三分之一空军大队所需的装备进行了磋商并表示会满足中方在这方而的要求1948年援华法案通过后,中国获得了1. 25亿美元的特别赠款可用于军事用途,美国陆军顾问团参与了这批款项的使用计划的制定。
除了上述任务外,美国顾问还有限地参与了国民党的作战策划,但由于美国方而特别注意避免顾问卷入国共内战,因此顾问团人员并没有像德国顾问那样下到前线,更没有深入一线部队,只是就国民党军队的一些部署在南京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如淮海战役期间,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建议国民政府将主力部队布置在淮河以南,而不要布置在不易防守的徐州平原总的来说,美军顾问对于国民党军队的实战干预还是相当有限的 三、德美军事顾问团的差异 德国顾问团与美国顾问团在中国工作了较长的时间,对于中国军队的发展均起到了一定影响,两国军事顾问不仅参与了对于蒋介石嫡系军队的训练、指导,还就对华输入军火进行联络并提供一定的作战建议与军制改革意见等,但由于德美两国的对华政策目标以及其国际战略、国内形势的不同,两国在华军事顾问团不管是自身组织还是顾问活动均有着较大的差异 (一)顾问团构成 就两国顾问团自身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德国顾问团的人数明显少于美国顾问团从1928年到1938年间一共有135名德国军事顾问为南京政府工作图,这一数目还只是十年来的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