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pdf
5页第四章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依据:国家药品标准: 《药典》、部颁药品标准法定药品标准:药典,部颁,各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各省药品标准,为该地区中药鉴定的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 1.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管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是执行的法定依据建国后颁布了9 版2010 年版共载药4567 种,第一部2165 种,新增1019 种不再新增濒危野生药材2. 《部颁标准》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补充同时期药典未收载的品种或内容,主要有:(1)中药材部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药101 种, 1991 颁布;藏药第一册,药136 种, 1995;(2)进口药材部颁标准:常用约50 种,现 2004 年的《儿茶等43 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 地方药品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 中药材标准:该地区的药品~必须遵照执行,对其他省区无法定约束力,可作参照2. 中药炮制规范:中药饮片的鉴定,国家标准无规定的,必须按省药监的炮制规范执行中药检验的分类:按检验目的分:抽查检验、委托- 、复核 - 、仲裁 - 、进口 -、自检中药检验的一般程序:依据《药典》 、 《部颁标准》 ,对中药检品的真实性、安全性、纯度、质量进行检定和评价。
检验目的:中药的真实性鉴定、安全性检查、质量优劣鉴定1. 真实性鉴定:包括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2. 安全性检查:包括内源性有害物质的检查、外源性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二氧化硫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的检查3. 质量优劣的鉴定:包括纯度(如杂质、水分、灰分等)、质量优良度(如浸出物、挥发油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的鉴定检验记录是出具报告书的原始依据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药品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应长期保存《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中与药材、饮片鉴定相关的内容一、 凡例 :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附录、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1. 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是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2. 精确度 :指取样量的准确度、试验精密度1)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 0.1g ”指称取重量可为0.06 ~0.14g ;称取 2 g~1.5 ~2.5g ;称取 2.0g ~1.95 ~2.05g ;称取 2.00 g ~1.995 ~2.005g 。
精密称定”: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百分之一精密量取”:量取体积应符合国家标准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量取”:用量筒或按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约”~取用量不超过规定量的±10% 2)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 以下的重量3) “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无溶剂)计算”:取未干燥供试品,并将干燥失重扣除4) “空白试验” :在不加供试品或等量替代的情况下,同法操作 [ 含量测定 ] : “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5)温度:未注明~室温;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应以25± 2℃为准二、附录(一)药材、饮片取样法 :样品应有代表性、均匀性,并留样保存1. 同批包件的取样原则:总包件数< 5 件~逐件取样; 5~99 件~随机抽5 件;100~ 1000 件~按 5% 取样;>1000件~超过部分按1% 取样;贵重药材和饮片~均逐件取样2. 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100~ 500g粉末状~ 25~50g贵重~ 5~10g3. 最终抽取样品量:不得少于需用量的3 倍,即 1/3 实验室分析, 1/3 复核, 1/3 留样保存。
二) 杂质 :1. 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如霉变等2.来源与规定不同的有机质 3.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三) 水分测定法 :供试品先碎成直径≤3mm 颗粒第一法(烘干法) :适用于不含、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100-105 ℃干燥 5 小时第二法(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如丁香、肉桂、当归第三法(减压干燥法) :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需过二号筛)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有条件都可以用四) 灰分测定法:包括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1. 总灰分测定法:二号筛,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计算总灰分的含量2.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所得灰分加入稀盐酸(10% 的盐酸)约10ml,根据残渣计算五) 浸出物测定法:溶酶有水、规定浓度的乙醇、乙醚水溶性、醇溶性、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前两者包括冷浸法、热浸法六) 挥发油测定法:粉碎过2~ 3号筛,并混合均匀1. 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 以下的挥发油2. 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 以上的挥发油,如丁香,肉桂中药鉴定的方法:来源鉴定法、性状、显微、理化、生物、指纹图谱鉴定法等。
来源鉴定法:又称基原鉴定法,是应用分类学知识,确定正确学名,保证品种准确无误内容包括:植、动物药的科名、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的类、族、石名步骤: 1. 观察植物形态;2. 核对文献; 3. 核对标本模式标本:发表新种时所被描述的植物标本性状鉴定法:特点:简单、易行、迅速步骤:同来源鉴定法内容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等药材1. 形状:如党参~“狮子头”,款冬花~“火炬头”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2. 大小:指药材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度3. 色泽:自然光下的颜色、光泽度与成分有关;有特定的颜色如丹参~红、黄连~黄、紫草~紫、熟地黄~黑是衡量质量重要标准之一4. 表面特征: 如白芥子表面~光滑,紫苏子~网状纹理,合欢皮~皮孔棕红色、椭圆形, 海桐皮~钉刺, 辛夷(望春花)~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5. 质地:经蒸、煮~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富含淀粉~晒干后常显粉性6. 断面特征:如“菊花心”(细密)~黄芪、甘草;“车轮纹”(稀疏整齐)~防己、大血藤7. 气:如阿魏~蒜臭气;檀香、麝香~芳香气;白鲜皮~羊膻气。
8. 味:如乌梅、木瓜~酸好;黄连、黄柏、穿心莲~苦好;甘草、党参、枸杞子~甜好9. 水试:与化学成分、组织构造相关如红花~水金黄色,药不变色;苏木~热水,水鲜艳桃红色;秦皮~水日光下碧蓝色荧光;熊胆粉末~在水面旋转、呈黄色线状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旌节花属小通草~遇水表面黏性;哈蟆油~温水,膨胀系数不低于5510. 火试:如麝香~轻微的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海金沙~易点燃、爆鸣声、闪光,而松花粉、蒲黄~无饮片1. 表面:是饮片最具鉴别特征的地方,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外表面、切面如中心小木心~麦冬2.色泽:番泻叶~黄绿色;天花粉~白色;玄参~黑色;麻黄~朱砂心;槟榔~大理石样花纹3. 折断面: 牡丹皮~平坦; 厚朴~纤维性; 木瓜~颗粒性; 苦楝皮、 黄柏~层状裂隙;沉香、 苏木~刺状; 山药、川贝~粉尘飞扬;杜仲~白色胶丝4. 气:木兰科、伞形科、唇形科、姜科~挥发油~辛夷、厚朴、川芎、当归五加科~树脂道~五加皮、人参花类~蜜腺、挥发油~月季花木类~树脂、挥发油—沉香、降香成分~牡丹酚~香气~牡丹皮、徐长卿成分~甲氧基水杨醛~奶油话梅样香气~香加皮5. 味:干姜~辣;海藻~咸;地榆、五倍子、槟榔~涩;五味子~肉酸,种子破碎~辛而微苦。
显微鉴定法:利用显微技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品种、质量包括组织鉴定、粉末鉴定显微制片方法:1. 横、纵切面制片; 2.表面制片; 3.粉末制片;5. 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6.磨片制片:坚硬; 7.含饮片粉末的中成药显微制片4. 解离组织片:富含纤维、石细胞、导管、管胞,细胞不易分离的组织,用解离液使细胞离散氢氧化钾法~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分散存在;硝铬酸法、氯酸钾法~质地坚硬,木化组织较多、集成较大群束 植物细胞壁、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别:1. 细胞壁性质的鉴别:1)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1~2 滴,稍放置,加盐酸1 滴→显红色、紫红色2)木栓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显橘红色至红色3)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或先加碘再加硫酸→显蓝色或紫色4)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2. 细胞后含物性质的鉴别:1)淀粉粒:①加碘→蓝色、紫色②用甘油醋酸装片→未糊化显偏光现象;已糊化无2)糊粉粒:①加碘→棕色、黄棕色②加硝酸汞→砖红色3)脂肪油、挥发油、树脂:①加苏丹Ⅲ→橘红色、红色、紫红色②加 90% 乙醇→挥发油溶解,脂肪油、树脂不溶解(蓖麻油及巴豆油例外)。
4)菊糖:加10% α- 萘酚乙醇,再加硫酸→紫红色并很快溶解5)黏液:加钌红试液→红色6)草酸钙结晶:①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②加硫酸逐渐溶解,片刻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7)碳酸钙结晶: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8)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显微测量: 单位为 μm 显微临时制片常用封藏试液:1. 蒸馏水、稀甘油:防止水合氯醛析出结晶观察淀粉粒、油滴、树脂细胞后含物、细胞壁颜色2. 甘油醋酸:使淀粉粒不膨胀变性3. 水合氯醛:最常用的透化剂,便于观察细胞形状、组织构造、细胞内含的各种结晶体 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的应用:1. 电子显微镜(电镜) :扫描电镜用于生物样品表面、断面立体形貌的观察2. 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和分析矿物类中药的光学性质理化鉴定法:利用物理的、化学的、仪器分析方法 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针对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加工品类(阿胶)的真实性、纯度的鉴定如蜂蜜~相对密度在1.349以上,薄荷油~相对密度,冰片~熔点,肉桂~折光率 一般理化鉴别:1. 化学定性分析:解决真伪的问题2. 膨胀度:指每1g干燥品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在一定时间与温度下膨胀所占的体积(ml) 。
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半纤维素类中药的真伪、质量控制如:南、北葶苈子~北- 不低于 12,南 - 不低于 3哈蟆油~不低于55车前子~正品膨胀度大3. 微量升华:如大黄~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羽毛状结晶,加碱→红色(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溶解,再加酸析出结晶4. 荧光分析:紫外光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 nm如黄连折断面~紫外光→金黄色荧光;秦皮水浸出液~自然光→碧蓝色荧光芦荟水溶液~与硼砂共热→黄绿色荧光5. 显微化学分析: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有效成分的部位,称显微化学定位试验6. 泡沫指数、溶血指数的测定:用皂苷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泡沫、溶解红细胞的性质,测定含皂苷类成分药材的泡沫指数、溶血指数作为质量指标如猪牙皂 色谱法: 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色谱法等1. 薄层色谱法:设化学对照品,同时设对照药材,如黄连、黄柏、人参等特点:快速、简便、灵敏,是目前用于定性鉴别使用最多的色谱法之一2. 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分离效能高、速度快,灵敏度、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等。
用于定性鉴别、定量分析,为含量测定方法的首选、主流3. 气相色谱法:最适于含挥发油、其他挥发成分的药材、中成药的分析,用于鉴别、杂质检查、水分测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含量测定4. 电泳色谱法:动物类、果实种子类、根茎类等含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