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鲍照的五言古诗《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3442157
  • 上传时间:2022-02-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鲍照的五言古诗《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行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赏析】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两句的意思是,时局动乱担心才能看出臣子的节操,世界担心定才能看出谁是忠良之辈在太平年月,人的品质优劣往往难以识别,而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有的人则动摇,有的人则坚决,有的屈节投降,有的舍身取义,良莠就明显地区分出来了那些在紧急关头付出牺牲之人,才是真正的忠臣贤良,他们“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值得人们永久地崇敬最终这两联,与李世民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意思相近,它几乎成了封建时代衡量忠良的一个标准,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力气。

      现在可化用以表现在艰难的考验中去识别人的品行 扩展阅读:鲍照的生平简介 鲍照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元嘉期间(424—45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任魏陵(今南京市)令,转永嘉(今温州市)令,后任朐海王刘于顼的前军参军、迁军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26岁,据史载,曾谒见临川王刘义庆,毛遂自荐,但没有得到重视他不死心,预备献诗言志有人劝阻他说:“郎位尚卑,不行轻忤大王鲍照大怒:“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漂浮而不行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之后,他终得赏识,获封临川国侍郎[2] 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任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出为秣陵令,转永嘉令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伴同前往江陵,为前军参军,刑狱参军等职,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太始二年(466年),江州(今九江市)刺史刘子勋称帝,刘子顼响应,后刘子勋败,刘子顼被赐死,鲍照在荆州被乱军杀害。

      文帝十一子刘彧杀前废帝刘子业独立,是为明帝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刘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时为泰始二年 扩展阅读:鲍照的诗词风格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痛、报国无门的忿懑和抱负幻灭的悲伤,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局部诗描写了边塞战斗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制造,思想肤浅含蓄,意境清爽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卷十一)《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富强和今时的荒芜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

      散文根本上属于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谈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解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根底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