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以***
  • 文档编号:490592799
  • 上传时间:2024-05-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水平》一、考试目标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使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 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使用这些知识的水平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使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 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 )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相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和教学评价的水平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与水平考试内容主要有数学学科知识、数学课程知识、数学教 学知识和数学教学技能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1.数学学科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 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 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实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 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 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 1、 2 的内容以及选修 3— 1(数学史选讲) ,选修 4— 1(几 何证明选讲)、选修 4—2(矩阵与变换)、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 4— 5(不等 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 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 解、数据处理等基本水平以及综合使用水平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 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能使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3.数学教学知识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 节的教学过程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数学教学技能(1)教学设计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 联系。

      能够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准确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渗透数学 思想方法,体现应用与创新意识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所选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2)教学实施能创设合理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猜想和 合作交流能依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实行数 学课堂教学能结合具体数学教学情境,准确处理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3)教学评价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实行恰当地评价能对教师数学教学过程实行评价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动学生的发展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种常见的小结方式是:结合 板书内容梳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学习思路,同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其中的要点这种 小结方式的作用在于A.升华情感,引起共鸣 B.点评议论,提升理解C.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D.总结回顾,强化记忆2.简答题(1)为什么 (-1)+(-1)=(-2)?(2)一位教师讲了一堂公开课《函数》 ,多数听课教师认为他讲出了函数概念的本质, 但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

      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提升课堂 提问的有效性(请结合自己对函数的教学设想来谈)?3.解答题、4.论述题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把函数安排在代数式与方程之后谈谈你对于这种安排的看法5.案例分析题阅读下面教学片段,结合案例,阐述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叹了口气,却没有继续追究的原因).6.教学设计题请你创设一个引入“负数的概念”的问题情境,并完成本节课引入的教学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