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市政工程施工现场.doc
31页浙江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编制 二O一五年一月目 录1. 总则………………………………………………………………12. 安全管理…………………………………………………………12.1 基本要求2.2 安全生产责任制2.3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2.4 安全检查2.5 安全教育2.6 特种作业管理2.7 安全标志2.8 事故处理2.9 应急预案3. 文明施工…………………………………………………………33.1 基本要求3.2 办公区与生活区隔离3.3 环境管理3.4 现场封闭管理3.5 材料堆放3.6 临时建筑3.7 办公与生活用房3.8 现场标牌3.9 现场防火3.10保健急救3.11综合治理 4. 脚手架工程………………………………………………………84.1基本要求4.2脚手架搭设4.3脚手架拆除5、模板(含支撑体系、下同)工程………………………………95.1 基本要求5.2 模板搭设5.3模板拆除6. 施工用电…………………………………………………………106.1 基本要求6.2变配电装置6.3配电线路6.4配电箱、开关箱6.5电器装置6.6现场照明6.7接地和接零保护7. 高处作业…………………………………………………………137.1 基本要求7.2 起重吊装7.3 临边作业7.4 洞口作业8. 道路工程…………………………………………………………158.1 基本要求8.2 基础施工8.3 路面施工9. 管道工程…………………………………………………………159.1 基本要求9.2 沟槽开挖9.3 管道安装9.4 土体回填10. 桥梁工程…………………………………………………………1610.1 基本要求10.2 桩基施工10.3 围堰施工10.4 套箱施工10.5 墩台施工10.6 立柱施工10.8 箱梁施工10.9 板梁施工10.10架桥机架梁施工10.11挂蓝法施工11.隧道工程…………………………………………………………2111.1基本要求11.2沉井法施工11.3浅埋暗挖式施工11.4顶管法施工11.5盾构法施工1.总则1.1 根据《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浙建建[2012]54号)1.0.3之规定,由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组织编写《浙江省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导手册》供全省市政公用工程(以下简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使用。
1.2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1.3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施工现场实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1.4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除符合本手册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各市安全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2.安全管理2.1 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取得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放的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佩带身份识别标识标志,注明工作单位、姓名、岗位、编号等基本信息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台帐文字和影像资料,及时、全面、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施工项目专职安全员应实行企业委派制度市政工程合同造价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专职安全员不少于1人;5000-10000万元以内的工程专职安全员不少于2人;10000万元以上的工程职安全员不少于3人;现场专职安全员的配置应考虑施工专业的合理性。
施工项目部现场安全管理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各工种、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齐全、有效;主要工种施工操作岗位,必须张挂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内容项目施工安全、文明、环保等措施费用应建立专项财务台账,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2.2 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装订成册,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涉及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应在现场管理岗位上墙张挂2.3 安全施工专项方案施工前必须编制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其内容应结合工程实际,做到切实可行和符合国家现行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对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安全专项方案进行论证,经审批通过后方能组织实施,实施中发生变更的应重新进行审批,通过后方可变更施工单位应对现场存在的安全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确认;建立重大危险源公示、监控制度,落实责任人,制订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2.4 安全检查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每次检查应有书面记录企业领导应实行安全检查带班制度,每工地每月不少于1次;项目部领导带班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专职安全员应每天巡查,发现危险隐患及时通知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限时整改,情况危急时应予以停工检查整改,消除危险危害后方能复工。
2.5 安全教育企业应对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企业对新进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包括转岗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工程施工项目部应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讲评活动和日常考核工作,讲评和考核应有书面记录操作工作业前应接受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同时做好交底记录2.6 特种作业管理施工现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每年应接受不少于24学时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劳动保护用品;在作业时,如发现作业环境或设备机具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有权拒绝作业或停止作业2.7 安全标志施工现场的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及施工人员、车辆通道口应悬挂符合规定的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和救生路线标志,并事先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救生安全教育2.8 生产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点实行视频监控、增加检查频率和严格管理措施施工作业人员应执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要被别人伤害”的三不“纪律”;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按照“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2.9 应急预案施工企业应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人员组成、危险源辨识、联络方式、应急材料及设备、应急施救措施等施工现场应配置必要的救援器材,落实责任人员,适时组织演练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文明施工3.1 施工现场应制定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做到节能、减排、环保、低碳、除污、降噪、卫生、整洁、有序;做到不扰民、不擅自阻断交通,保护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和地下文物安全3.2 施工现场项目部办公区与生活区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禁在施工作业范围内设置生活区办公与生活区应设置围墙与外界隔离,围墙高度市区一般不低于2.5m,其他地方不低于1.8m,围墙应修筑坚固、稳定、整洁、美观、防倾倒在环境条件难以实施上述规定时,应获得当地施工安全行政管理部门许可,在保证施工安全情况下,可作适当变更3.3 施工中应采取防治大气、水土、光源、噪声污染和改善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严禁采用国家法定明令禁用的工艺和产品3.4 施工现场应采取封闭管理3.4.1 施工现场应用围挡与外界隔离围挡可采用砌体、彩钢板或定型合格钢质栏栅围挡高度一般为2.1m,最低不小于1.8m;在交通流量密集地段,可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确定。
在整个施工期间应保持围挡的牢固、整洁、美观围挡上方应设置符合安全要求的晚间红色警示灯光3.4.2 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保安措施,制订门卫制度,严格外来人员进场登记制度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佩带人员识别卡进入地下工作井及隧道、通道、管道内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实名登记3.4.3 施工场地(1)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和加工场地必须进行硬化处理主通道宽度应在3.5m以上,次要通道视情况采取硬化措施施工现场道路应做到畅通、平坦、整洁,无散落物施工现场应明确安全通道和逃生路线2) 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3) 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场地内不积水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泥浆、污水、废水外溢措施4)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场地内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5) 施工现场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运送,严禁凌空抛洒土石方、渣土外运必须办理相关手续,采用封闭式运输车或采取覆盖措施,严禁抛洒滴漏6) 施工现场应制订降噪措施,强噪声设备应设置在远离居民区一侧运输材料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
7) 施工现场应设置水冲式或移动式厕所设置临时便溺设施应按道路或独立管道、隧道工程每300米设置一处;桥梁工程每200米设置一处;深基坑、工作井等处视情况确定8) 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休息、喝水、吸烟处,作业场所禁止吸游烟9) 施工现场应根据季节变化,适当绿化,确保环境卫生和文明整洁10)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3.5 材料堆放3.5.1 施工用材料、构件、物料必须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布置合理材料、构配件及其他料具必须做到安全、整齐堆放(存放),不得超高堆料应分门别类,悬挂标牌标牌应统一制作,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以及检验状态等3.5.2施工现场应建立材料收发管理制度仓库、工具间材料应堆放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堆放,采取防火隔离措施,配置专用灭火器材,专人负责,确保安全3.5.3 施工现场应建立清扫制度,落实到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建筑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清运3.5.4 施工现场应采取控制扬尘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措施3.6 临时建筑3.6.1临时建筑的选址应科学合理,不应布置在滑坡、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的危险区域,其布局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并应符合安全、消防、节能、环保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
3.6.2 办公区、生活区宜位于施工物件坠落半径和塔吊等机械作业半径之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双层安全防护棚3.6.3 临时建筑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3.6.4 砌体建筑物和砌体围挡施工单位应具备施工资质;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