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密探拉响安全警报1.docx
6页地理“密探”拉响安全警报 新疆为何成为非法测绘的重灾区?专家分析,新疆拥有核试验基地,具备与八国接壤的区位战略优势外,又是国家能源输入大动脉,拥有“一剑封喉”的战略意义文 方可成 严岳 刘星 编辑信箱 wuwenting118@126.com窃贼出没,小心防盗间谍卫星每天都掠过我们头顶,但这些太空中的眼睛并非万能,需要“地面部队”的实地配合,方能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在中国各地,一群特殊的外国“地面部队”不时被发现,这些游荡的“技术大盗”,手持小巧精密的测绘设备非法采集着各种重要地理坐标最近,国家测绘局通报了2010年十大测绘违法典型案件,“日本国某公民在新疆塔城地区非法测绘案”位居首位据通报,2010年1月31日至2月18日,某日本公民以旅游、环境考察为名,使用手持测量型GPS接收机采集我国境内地理信息坐标598 Al其中588个位于新疆,85个塔城地区的军事管理区被定位经举报,此案顺利告破,然而,国外非法测绘行为及国家安全隐患,依然如魅影飘荡在中国大地新疆,又是新疆新疆早已不是第一次成为非法测绘者的目标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先后有三拨外国人瞄准了西北边陲地区他们均依托科研机构的背景,或自称持有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等中国机构的邀请函,但其测绘行为都没有按规定事先提交审批,测绘的内容及数据精度也超过了合法测绘的许可范围,可以直接用于军事目的。
据统计,在近几年官方公开的11起涉外非法测绘事件中,有4件都发生在新疆,其余7件分布各省即便考虑到新疆国土面积占全国1/6的事实,这也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此前,驻疆某部参谋李强回忆,一支巡逻部队在禁区边缘例行检查一辆越野车时,发现车上日本“游客”使用的地图极其精确,几处在中国民用地图中根本不存在的禁区内的无名小道、便桥都有清晰标注,甚至编号都与解放军自用地图一致在随后与地方安全部门的协同检查中,他们发现车中的笔记本电脑、照相器材中存储有大量军事禁区内的地理信息新疆为何成为非法测绘的重灾区?军事专家分析,新疆具备与八国接壤的区位战略优势,又是国家能源输入大动脉,拥有“一剑封喉”的战略意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日本等国缺少新疆地理信息最新情报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全面抗战开始之前,日本就曾派出大批人员到中国从事测绘由于当时日本可以在中国随意测绘并校正地图,日本侵华时使用的军用地图竟然比中国军队自己的地图还要精确得多,连地表的一棵树、一间房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在地图上还能找到当地人都不知道的一些小路不过,日本的侵略之手,在二战中未深入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西北的发展变化及战略价值的凸显,令美日地理情报部门对该地区最新勘测和校验资料渴求强烈。
2006年12月22日,美日两国签署了《地理空间情报合作官方文件))在该文件的框架下,双方相互提供各自掌握的世界各国详细地理信息,包括地名、地形、航路、地磁气、东海深度等广泛领域的最新测量数据在对外发布消息时,美日宣称这一合作是针对朝鲜,但实际上,这份文件并没有限制侦察对象和情报交换范围,来自中国的地理情报显然在美日联合搜集和共享之列巧合”的是,就在美日为这一合作进行接触和酝酿时期,日本人在中国非法搜集地理信息的情况开始接连出现地理也是战略机密技术的发展和国防理念的演进,正不断刷新“秘密”的内涵但在国家的秘密中,地理信息是一个始终不变的重要类别自古以来,地理就决定着战争走势与国家命运,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曾专辟两章来讲“地”(地形篇、九地篇)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地理情报,军事强国尤其如此北约对卡扎菲在利比亚首都住所阿齐齐亚兵营等多处目标的精确轰炸.无不得益于西方之前对利军事设施的空中及地面精确定位有消息称,在最近击毙本-拉登的作战中,美军特种部队也是根据地理情报事先构筑了拉登住所附近的地貌,反复进行实景攻击演练在今天,数字化的地理数据比沉重的纸质地图更加重要阿富汗战争打响之前,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出资10亿美元构建了逼真的阿富汗虚拟战场,模拟了从沙漠到丛林,再到拥挤的街道等各种地形,并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设计塔利班“士兵”,供参战人员模拟设计使用。
一些常见的地理标志也可以成为价值巨大的信息例如,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的石油塔架,如果系统盘点起来,就是战略情报去年,美籍地质学者薛峰因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获刑8年据报道,薛峰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搜集了中国陆上油井的地形文件,以及中石油下属3万余口油气井坐标值的数据库,他因这笔交易从美国IHS能源咨询公司获利22.85万美元属于经济领域的石油生产信息,为何也如军事信息一样涉密?其奥妙在于,这些石油战略信息被窃取后,中国石油业在对外工程、油品进出口、设备采购等谈判中,更容易被人分析出实际开采能力、货物供求量及价格浮动空间等,从而令中方陷于不利境地这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很大的中国来说,等于被操控战略命脉偷窥中国地面隐私卫星造就了一个“没有秘密”的年代一一数以百计的各类商用卫星和间谍卫星每天都在拍摄地球的画面倘若卫星照片的分辨率在30米以下,就可以发现港口、基地、桥梁、公路或舰船;倘若卫星照片的分辨率在30米,就可以发现雷达、小股部队、导弹基地、指挥所等较小目标而现在很多商业卫星的分辨率都可以达到1米甚至0.5米卫星能将地面情况观察得一清二楚,为何还有非法测绘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游荡?简单而言,当下的卫星技术尚不足以测绘出可供精确制导武器使用的精确数据,派出各种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和比对验证,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情报搜集手段。
虽然卫星拍摄的影像分辨率已经很高,但测绘还是需要相关人员携带设备通过地面测量完成卫星影像的定向,完成定向后才能在影像上测量地物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孙海燕说,“如果没有地面辅助手段进行定位校准,就会由于卫星自身的轨道原因对图片的定位产生较大的误差此外,卫星影像的致命弱点还在于,它可以轻松获得目标的几何信息,但无法获得目标的属性信息,“比如桥梁的载重量、高度,以及建筑物的用途、地名等测绘专家李广云说,“只有详细了解目标的形状、结构性质、组成、位置及与周围目标的相互关系,在军事上才有更大的价值准确偷窥中国地面隐私,已成为西方情报部门重要任务在被公开披露的十余起涉外非法测绘案件中,当事人基本都持有精准的GPS设备利用GPS是一种方便高效的地面测量手段,其测量方式一般是在卫星拍摄的照片上选取几个特征点,比如一些明显的标志物,然后通过地面辅助手段测得这些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完成整个定位校准孙海燕说如果说卫星拍摄了一幅如足球场般巨大的图像,那么这些非法测绘者就是奔波在图像上的蚂蚁,他们依靠先进的设备对每一个像素的位置进行校准一旦被校准的像素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目标,或成为某种战略的利用目标,地理信息大盗们的努力便发挥了作用。
无孔不入许多窃取地理信息的行为都被包裹了伪装的外衣,旅游和科考是常见的托辞,他们随身携带的小巧测绘设备极易隐藏,这对防盗措施的完善提出了不少挑战驻疆某部参谋李强说,当年他们抓获有嫌疑的日本游客后,地方有关部门曾向部队通报调查结果:嫌疑人是通过某旅行社办理的相关手续,旅行社在收取费用后不查实游客“来疆旅游并寻找某古迹遗址”的说辞是否可信,也不向有关部门通报,就代租车辆任由日本人随意到军事禁区附近活动上海市测绘学会秘书长姜正芳还曾透露:某省一家单位为了尽快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一座风力发电站,竟然满足了一家外国公司借机提出的要求,提供了相关地区的密级地形图11张与此同时,一些普通人意想不到的更为隐蔽的信息盗取方式也悄悄出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秘书长陈正利就透露:某日资企业每年生产和销售挖掘机数千台至上万台,累计分散在中国土地上正在施工的挖掘机有数万台之多,大部分的挖掘机上都安装了GPS智能服务系统由于支持该系统的服务器安置在国外,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全部传送到日本,经过处理或过滤后的一小部分数据再传回中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的资料统计表明,2006年全国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共查处测绘违法案件571件,此后连年攀升,至2009年已多达1058件,比2006年翻了一番。
但这一数字在2010年下降至413件这些违法案件包含各种类别,如地图未送审、毁坏测量标志等,值得注意的是,真正被发现和查处的涉外非法测绘案件在数量上并不算多即便是查处,也面临着处罚过轻、难以形成威慑的尴尬在公开的十余起案例中,当事人获得的处罚一般以没收测绘成果和测绘工具,并处数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了事用法律阻断窥视军事重地的目光,一直是对军地立法和执法部门的严峻考验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对地理信息大盗的查处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依据国家测绘局等相关执法部门表示,期待该法的普及能够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保密意识,促使民众及时举报非法测绘行为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努力发展技术才是硬道理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测绘的精度势必不断提高,实地测绘的工具也会更加隐蔽,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反侦察技术,“防盗”必定越来越难据《南方周末》)-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