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何克抗访谈录.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03671696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4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何克抗访谈录(一)]的字幕: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您收看这期的 《名师讲坛》,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有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据我们的了解,您目前所主持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样一个项目在国内的两百多所中小学,甚至是海外地区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那您提出的一个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包括识字阅读和写作达到小学四到五年级的水平,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他的听说能力上达到初中以上的水平.其实很多老师也都想了解一下,您所主持的这样的一个项目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研究背景提出来的呢?•我们从事这项研究应该说早在1994年90年代早期 在1993 1994 年 我们就开始做一些探索最早是怎么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学科教学•所谓信息技术可以整合• 那么做了七八年的探索• 然后在基础上• 一开始是借鉴国外的一些• 先进的理论方法• 后来通过实践• 逐渐形成我们自己• 有中国特色的一套• 整合的理论方法•在这基础上• 我们觉得有可能• 如果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利用得好发挥得好可以显著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得各学科的教育质量都能够有比较显著的提升所以我们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原有这个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上在基础教育领域做新的探索那么这个探索我们把它叫做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的一种研究• 为什么叫跨越式呢就是想从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 有一个比较显著的效果• 因为教育信息化• 要有比较大的投入• 大投入应该有大的产出• 高投资应该有高效益• 那么从学校来说•它的产出就应该是高素质的人才•信息化有了大的投入以后• 怎么能够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上体现出来• 这样的话才能显示出• 教育信息化它的作用和效果• 但是多年来• 在这方面好像投入不少• 可是有了这个信息化环境• 比如说有了网络环境• 有了多媒体环境以后• 跟原来粉笔黑板这样传统的• 教学环境相比• 好像很多学校变化• 从教学上变化并不大• 学生的收益并不大• 那么我们做这个实验• 主要就想改变这样一种状况• 让大投入能够有大产出• 而且能真正落实到•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 能真正落实到课堂教育上• 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上• 落实到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上来• 而且这个提高• 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一二十• 而是能有成倍的提升• 比较显著的提升• 所以我们把它增到• 一个跨越式实验• 这是我们多年• 应该说正式做这个实验• 是2000年以来• 但在这之前• 从1994 年1993 1994 年开始• 实际上是为这些奠定了一些基础• 也做了很多的探索• 所以应该说• 我们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应该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到目前为止• 从最初的一所实验学校• 到现在已经扩展到•二百多所实验校•从原来最初在发达地区•各方面办学条件都比较好• 比如说师资啊生源啊设施啊• 网络环境啊• 都比较好的深圳的一个• 比较好的学校• 做我们第一个实验校• 来进行这个探索• 因为一开始• 这个理论模式方法• 还没有完全成形• 通过这个实验• 后来我们这方面经验• 逐渐地丰富理论逐渐完善• 后来我们就把它逐渐扩展到• 更多的学校其他的地区• 包括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 比较薄弱的学校• 甚至农村山区• 比较贫困地区的学校• 都做了多年的探索• 应该说都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那您刚才也介绍了一下• 整个项目的实施的过程• 我们也想了解一下•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模式和方法•有可能让小学生•在语文和英语学习上♦有这么大幅度的这种• 跨越式发展的呢• 我想任何方法都来自于• 创新的理论• 如果没有创新的理论• 那只能够•在原来传统的方法上兜圈子• 这样不会有大的突破• 比方说我们这个语文• 之所以能让六七岁小孩儿• 上两年就达到四五年级的水平• 一般地觉得好像是不可思议的• 很多教育人员或者老师• 一听都觉得你这是不是在作秀• 是不是一种不真实的• 一种虚假的一些东西在做宣传• 其实就是说• 我们尤其是觉得• 你这跨越式发展• 教学一般是循序渐进的东西• 怎么可能跨越呢• 好像是不是有点违背• 这个拔苗助长啊• 一种违背这个教育规律的东西• 其实不然• 我们有一套全新的理论• 一种全新的母语教学理论• 这个理论应该说• 是我们通过多年实践探索• 在批判继承传统的• 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这个理论• 我们把它叫做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实际上是在国际上著名的•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 对他做了一些批判继承发展• 形成的一套对母语教学• 实际上是任何国家的母语教学•对我们国家叫语文教学• 能起比较显著的作用• 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 强调学母语跟学外语• 学母语• 学第二语言有本质的区别• 什么样的本质区别• 学母语它有强大的基础• 跟学外语不一样• 学外语或者学第二语言• 他是零起点• A B C 一个个单词学起• 一个个句子句型进行学起• 那是零起点一点基础没有• 但母语不是• 母语在我们• 尤其在我们北方地区• 小孩儿这个普通话• 在上学之前已经• 口语已经很熟练了对吧• 进行人际交流• 这一点问题没有• 就是能做到这样的交流• 实际上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基础• 一个掌握了日常的一些词汇• 一般像我们汉语词汇有3000多• 那么这3000多词汇• 口头的词汇大都掌握•那么口头都掌握•对它的音跟义都了解了•要不然他不可能跟你交流•另一个•还得掌握足够的句型•像汉语的句型•粗分可能只有几十种•细分有五百多种•那么这各种各样的句型•他都不仅能理解还能运用•不信你到幼儿园大班•还没上小学• 那什么话他都能听懂• 能跟你交流• 你甚至讽刺挖苦他一下•他都能听出弦外之音•所以他实际上•这各种句型他都能理解能掌握•所以我们强调• 儿童思维方式发展心理强调• 学母语绝对不能跟学外语一样• 它有强大的基础• 这基础就体现在音跟义两个方面• 而且包括掌握几千口头词汇• 几百种句型• 这么强大的基础• 你上小学• 你就没有必要逐字逐词地来教• 这样一些传统教学• 先识字然后阅读然后作文• 表面看这是按部就班• 循序渐进• 实际上这样就违背了• 学语言应该语言运用为中心• 而不能以词语讲解•语法分析为中心•你要是在语言运用为中心•在运用过程中来学习掌握语言• 那就应该把这个• 识字 阅读跟作文三者结合起来• 而传统教育就是不可能做到• 必须先识字• 头一两年识字为主• 然后再逐渐强调阅读理解• 到三年级才开始写话• 写句子• 四年级才能写段落篇章• 识字阅读作文• 这几个阶段应该说是• 好像界限是很鲜明的• 那么你这样的话• 这个识字阶段就识字学习识字• 孤立地去认字的话• 肯定就说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 本来在语言环境里头• 每个词语都是有血有肉• 形象生动感人的东西• 你把这个词语从丰富的语言环境• 上下文语境里头提溜处理• 孤立出来• 孤立去学一个个单词• 去死记一个个单词• 那样的学• 孩子学着就一点兴趣都没有• 而且记忆的负担很重• 所以这样的效率就必然低• 再加上他本来音义都理解了•难点在字形• 可是我们老师教学• 每个词语解释都形音义三个方面• 其实音义那两块的时间• 绝大部分都可以节省下来• 光这个词语讲解的形音义• 你如果重点放在形呢• 那不就可以省2/3的时间嘛• 再加上你那个• 如果你不是逐字逐词地去教• 而是在阅读理解过程里头• 让学生去掌握识字• 那么它就可以激发他的兴趣• 因为小孩的本性就是喜欢听故事• 喜欢读读故事听故事• 所以如果你能够在拼音的基础上• 因为他有音义的基础• 只要掌握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只要六周就教会了• 几周时间学了拼音以后• 你给他注上音• 不用你老师教•他自己他能读下来.所以我为什么可能从第一个学期• 就阅读跟识字结合呢• 我就可以大量阅读呢• 就因为他有音义的基础• 然后如果也有电脑打写的话• 能用拼音会拼音他就能打字• 所以我从第一个学期• 就有可能做到识字阅读跟造句• 写简单的文章• 就可以结合起来•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如果你按传统教学观念• 就认为这是没学走路先学跑• 好像是拔苗助长• 没有大量识字怎么可能阅读呢• 这就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观念• 因为有新的理论改变这种观念• 你看到他有强大音义的基础• 再加上国家规定• 前六周学汉语拼音• 我有几周时间把拼音学会了以后• 那些课文• 包括课外阅读材料• 你只要注上音• 不用你老师教• 学生自己就都读下来• 95% 甚至98%的那个意思• 他都是能够理解的• 所以这就有一种全新的方法• 我们从一个学期开始• 就可以做到识字作文• 阅读跟作文• 如果有电脑 那就电脑打字• 电脑写作就可以结合起来• 而要按传统观念• 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对吧• 要按传统观念• 三年级才开始写话写句子• 我们现在这样做• 第一学期下来就能够写• 写好几个句子• 一个学年下来•就已经能写段落篇章了•所以你看这样的教学• 跟传统教学相比• 它能不跨越吗• 所以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 普遍到二三年级能阅读• 很多通俗读物小说• 甚至一些古典名著• 到三年级都能够看得很流畅了• 那您刚才提到了• 就是在语文学科方面• 主要是把学生的• 这个识字阅读写作• 三者融合起来是吧• 语言运用• 强调语言运用当中来学语言• 那像这个英语学科呢• 英语学科方面• 您是否也有您自己的一套• 创新的理论来指导项目的实施呢• 对英语我们就强调• 我提出• 这几年我写了一本书叫• 《语觉论一一儿童语言发展新论》• 在2004年底发表的• 这个叫语觉论”• 语觉论"应该说• 从来没有人听说过什么叫 语觉”• 一般都是感知觉是五种感知觉• 视知觉听知觉味觉• 触觉嗅觉等等• 五种感知觉• 没有听说过这个语觉”• 语觉实际上是我提出来的• 是语义之觉• 我认为每个人• 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知觉• 你另外五种感知觉• 听觉嗅觉触觉•任何哺育类动物它都有• 这个五种感知觉• 那有的动物的这个• 像狗鼻子比你的嗅觉还灵呢• 猫头鹰的话• 它视觉可能比人还那个• 那这五种感觉应该是• 一般的哺乳类动物都有• 但是唯独语义知觉• 就是涉及到对有声语言的一种• 语音的感知辨析• 和对语义的识别理解的• 这样一种天生的那种能力• 我把它叫做语义知觉• 这个实际上是包括• 音跟义这两个方面• 因为语义的理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