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doc
4页六语【课题】三打白骨精 【教材简解】 本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是学生熟悉的故事题材,适合学生阅读理解目标预设】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会本课生字,理清文章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2、认识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体会环境描写的好处3、品读语言,通过三变,体会白骨精的贪婪奸诈,诡计多端重点 难点】品读语言,通过三变,体会白骨精的贪婪奸诈,诡计多端设计理念】日常生活中学生从动画片、电视剧等渠道已经熟悉孙悟空这个形象,喜爱《西游记》这部小说本课的语言通俗易懂,因此,本课的教学在带领学生了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感悟白骨精贪婪奸诈,诡计多端的人物形象之时,更应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在推敲品味语句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设计思路 】 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着力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奸诈狡猾的白骨精、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善良的唐僧。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第一课时的教学,初读课文之后,我将重点抓住白骨精的“三变”,选择原著中的有关文字带领学生体会白骨精的险恶用心,感悟传统文学的魅力,为第二课时学习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深刻感悟人物形象作好铺垫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趣,介绍小说的三要素1.孩子们,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此期间涌现出的优秀文章作品如无数颗瑰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 你喜欢哪一部?为什么?说到《西游记》,同学们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板书:人物)2、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看来同学们都已将人物的名字与人物的形象挂起钩来了板书:白骨精)那看到这个名字,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把你看到的送到词中,再读——(读出“吓人”的感觉)《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3、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在一起,必然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发展的情节(板书:情节)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所,这场所就叫——环境(板书:环境)人物,情节,环境就是小说的三要素4、这堂课咱们就来读读《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板书:三打),完整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课前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检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1)师出示生词认读:拎了 妖怪 斋饭 癞蛤蟆 拐杖 紧箍 咒 隐瞒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课文读得都不错,那我就检查检查你们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主要内容谁来试试? 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 次棒打白骨精三、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四、走进故事的环境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发生的环境里2、指读“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你读出了什么?3、再读原著里的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感受?出示:“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1)自由练读(2)指读,谈感悟不仅山高,而且仿佛看到“虎狼成阵、千尺大蟒,万丈长蛇”真吓人比课文的环境恐怖多了!这样描写环境有什么作用呢?过渡:常言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这穷山恶水的环境中,必定有可恶的妖精这样的环境描写,真妙呀,它预示着惊险的故事情节即将发生。
那我们就走进故事的情节五、走进故事的情节(一)学习“一变”1、还记得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看看文中它是怎么说的?读给我们听听指读“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1)妖精可是“自言自语”地说,那是怎样说?(2)再看她是怎么自言自语的?(“不胜欢喜”)(3)比赛朗读3、这妖精,都高兴得找不着北了说时迟,那时快,它施展妖术,变成了——村姑出示:“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1)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样的村姑呢?(板书:美)出示图片:形容美貌的词语,你能用上几个来说一说吗?(2)看看原著中描写的吧——出示,学生默读有个著名的评论家读西游记,读到妖精第一次变少女的文字后,批了一个字你们猜,是哪个字?(板书:妙)咱们看看白骨精变化后的长相,妙在哪?(3)单看这变的长相,觉得妙再想想她用的“计”,还妙在哪?(4)这一切,都是作者吴承恩写得妙啊齐读原著中对村姑美貌的描写,看这“美”的后面,藏着什么?小结: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丑恶的内心(板书:丑)默读第5——7自然段,用“ ”划出白骨精的“二变”和“三变”,看看妖精的二变、三变、又妙在哪里二)学习“二变”“三变”随机教学“二变”“三变”交流第二“变”:(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2)说说这一变妙在哪?指导朗读:你可别忘了,那可是八旬老妇人,走一步,哭一声,走一步,哭一声该怎么读?(强调“八旬”,读“一步一声”时,拆开读“一步”抽泣一下,“一声”抽泣一下看着样子,听着哭声,真是可怜呀(板书:真),你同情她吗?抓住“闪”字,体会白骨精来得迅速,这动作与八旬老人不相衬,分明就是妖精变的!(板书:假)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想让唐僧觉得它可怜这妖精实在是太奸诈了2、交流第三“变”(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2)是啊,这回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原著中有这么关键的一句,读读,看看妖精这一变,又妙在哪儿? 指读:“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南无经,这可是有心向善之人经常诵读的句子,(板书:善)那么,这白发老公公是真心向善吗?为什么要装善呢?那这伪装的“善”里又藏着什么呢?(板书:恶)可以用哪些成语形容?3、这真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十恶不赦。
如果说妖精第一次变村姑变得妙,那么我发现,这三变,一次比一次“妙”,一变有一变的用处你发现了吗?交流谈论第一变,妖精没有注意孙悟空,但她知道八戒的弱点,所以施了美人计,结果被孙悟空识破了接着又施苦肉计后,发现孙悟空和唐僧有矛盾,唐僧不让悟空打村姑的妈妈,还给他念紧箍咒后来白骨精再利用唐僧的善良,师徒之间的矛盾变成老妇人的丈夫,白发老公,用上了离间计不是唐僧愚笨,实在是妖精太狡猾了啊这三变的的确确——妙不可言这一环扣一环,一计接一计,用的还是——连环计!但这妙的背后藏的却始终是一次一次有意的作恶4、小结:今天,我们带着思考读故事,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所以,三变就是三骗!这妖怪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再读课题四、作业延伸那下堂课我们就继续带着思考来读孙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责”,体会一下吴承恩笔下这师徒二人又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 三打白骨精 妙 村姑 美 丑 老妇 真 假 老翁 善 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