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摆墙与丝缝墙砌筑作法.doc
3页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 第 1 页 共 3 页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一、干摆干摆墙须使用“五扒皮” 摆砌过程中应有专人“打截料”随时补充砍砖中的未尽事宜1、弹线、样活先将基层清扫干净,然后用墨线弹出墙的厚度、长度及八字的位置、形状等根据设计要求,按照砖缝的排列形式(如三顺一丁排法等)进行了试摆即“样活” 当然,为决定“五扒皮”砖的规格,真正的样活应在砍砖之前进行,此时的样活只是为了验证和进行适当的调整2、拴线、衬脚在两端拴的两道立线,叫做“拽线” 拽线之间要拴两道横线,下面的叫“卧线” ,上面的叫“罩线” (“打站尺”后拿掉) 砌第一层砖之前要先检查基础(如台有、土衬石等)是否凹凸不平,如有偏差,应以麻刀灰抹平,叫做“衬脚” 3、摆第一层砖、打站尺在抹好衬脚的台明上进行摆砌,砖的立缝和卧缝都不挂灰,即要“干摆” 遇有柱顶石时,砖要随柱顶鼓镜的形状砍制,具体方法是,把砖放在砌筑的位置上,然后把矩尺张开,一边顺着柱顶滑动,一边在 在上划出痕迹来,然后按划出的痕迹由打截料者砍制。
砖的后口要用石卡垫在下面即“背撒” 背撒时就注意:(1)石片不要长出砖外,即就应有“露头撒” (2)砖的接缝即“顶头缝”处一定要背好,即一定要有“别头撒” (3)不能用两块重叠起来背撒,即不可有“落落撒” 摆完砖后要用平尺板逐块进行“打站尺” 打站尺的方法是,将平尺板的下面与基础上弹出的砖墙外皮墨线贴近,中间与卧线贴近,上面与罩线(又叫站尺线)贴近然后检查砖的上、下棱是否也贴近了平尺板,如未贴近或顶尺,必须纠正打站尺还可以横向进行,并可以多打几层,以确保有一个好的开端4、背里、填馅干摆可在里外皮同时进行,也可只在外皮进行如果只在外皮干摆,里皮要用糙砖和灰浆砌筑,叫做背里如里、外皮同时干摆时,中间的空隙要用糙砖填充,即“填馅” 无论是背里还是填馅,均应注意下列几点:(1)应量与干摆砖的高度保持一致,如因砖的规格和砌筑方法不同而不能做到每一层都保持一致时,也应在 3~5 层时与外皮砖找平一次这一点实际上在确定背里材料的规格和确定砍砖尺寸时,就应注意到,免得给施工带来麻烦 (2)背里或填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 第 2 页 共 3 页馅砖与干摆砖不宜紧挨,要留有适当的“浆口” ,浆口的宽度应为 1~2 厘米。
5、灌浆、抹线灌浆要用桃花浆,极讲究的作法用江米浆浆应分三次灌,第一次和第三次应较稀,第二次应稍稠灌浆之前可对墙面进行必要的打点,以防浆液外溢,弄脏墙面第一次灌浆时一般只灌 1/3,叫做“半口浆” 第三次叫“点落窝” ,即在两次灌浆的基础之上弥补不足的地方灌浆既应注意不要有空虚之处,又要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把砖撑开点完落窝后要用刮灰板将浮在砖上的灰浆刮去,然后用麻刀灰将灌过浆的地方抹住,即“抹线” ,又叫“锁口” 抹线可以防止上层灌浆往下串而撑开下层砖,所以这是一道不可省略的工序6、刹趟在第一次灌浆后,要用“磨头”将砖的上棱高出的部分磨去,即为刹趟是为了摆砌下一层砖时能严丝合缝,故应同时注意不要刹成局部低洼7、逐层摆砌以后每层除了不打站尺外,砌法均应按上述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下列几点(1)摆砌时应做到“上跟线,下跟棱” (2)摆砌时,砍磨得比较好的棱应朝下,有缺陷的棱朝上,因为缺陷可在刹趟时去掉 (3)最后一层如需退“花碱” (墙肩) ,应使用膀子面砖,膀子面朝上 (4)摆砖进如发现明显缺陷,应重新砍磨加工露明部分的四个角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允许将一个角凸出墙外,即允许“扔活” ,但不得凹入墙内,否则将不易修理。
(5)干摆墙要“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 ,即每层都要灌浆,但可隔几层抹一次线,摆砌若干层以后,可适当搁置一段时间再继续摆砌(一般要经过半天) 8、打点修理干摆墙砌完后要进行修理,其中包括墁干活、打点、墁水活和冲水1)温干活:用磨头将砖与接缝处高出的部分磨平2)打点:用砖药将砖的残缺部分和砖的的砂眼填平3)墁水活:用磨头沾水将打点过的地方和墁过干活的地方磨平,再沾水把整个墙面揉磨一遍,以求色泽和质感一致4)冲水:用清水和软毛刷子将整个墙面清扫、冲洗干净,显出“真砖实缝” 冲水应安排在墙体全部完成以后,拆脚手架之前进行,以免弄脏墙面打点修理时严禁用清月白浆等涂刷墙面重要的庙宇和宫殿还有刷红浆、 “上亮”等特殊处理,略二、丝缝古建施工中有这样一句话:“乱干摆,细缝子” ,强调了丝缝的摆砌比干摆还要细致和不容易丝缝与干摆的砌筑有许多共同之处,此处不再重复,不同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干摆与丝缝墙砌筑类型的摆砌方法 第 3 页 共 3 页之外在于:(1)丝缝墙的砖与砖之间要铺垫老浆灰灰缝有两种作法,一种是越细越好,最大不超过 2 毫米另一种一般为 3~4 毫米,挂灰的方法如下:一手拿砖,一手用瓦刀把砖的露明侧的棱上打上灰条,在朝里的棱上,打上两个小灰墩,称为“爪子灰” ,这样可以保证在灌浆时浆汁能够流入。
砖的顶头缝处也应打上灰条砖的大面的两侧既可以抹灰条,也可随意打上灰墩(叫做板凳灰) 上述这些,些都应在砖的朝下的一面上进行为了确保灰缝的严实,还可在已砌好的砖层外棱上也打上灰条,叫“锁口灰” 砖砌好后用瓦刀把挤出的余灰刮去,但不必划缝2)丝缝墙可以用“五扒皮”砖,也可用“膀子面”砖如用膀子面,习惯上应将砖的膀子面朝下放置3)丝缝墙一般不刹趟4)如果说干摆砌法关键在于砍磨精确,那么,丝缝砌法还要注意灰缝的平直、厚度一致以及砖不得“游丁走缝” 5)丝缝墙砌好后要“耕缝” ,具体作法见“墙面勾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