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孝亲敬老的故事27篇(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16159348
  • 上传时间:2023-1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6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孝亲敬老的故事27篇(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  下面是我整理的孝亲敬老的故事27篇(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供大家品鉴孝亲敬老的故事1  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我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终放下父亲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孝亲敬老的故事2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回到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孝亲敬老的故事3  春秋时的卞州人仲由,字子路,小时候家里十分穷,他侍奉父母却是极尽孝心,即使家徒四壁,也要竭尽所能让父母吃好穿好,而自我往往只随便吃些粗粮有一次,家里没有粮食吃了,卞州的粮价却一路飞涨,家里仅剩的那些钱已无法维持下去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某地粮价较低,便不分昼夜地亲自赶往那里买了米,扛着回家看着父母又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心里乐滋兹的  两位老人过世后,子路游学到南方,得到楚王的重用每次外出随从的车子都有上百辆,座位上的垫子铺得异常厚,每次宴饮都是丰盛的佳肴,在当时声势极为煊赫子路却一点也不高兴,应对着自我拥有的一切往往黯然神伤,叹息着对人说:“我此刻虽然高贵了,可我的父母在哪里?虽然我还想吃粗粮,还想像当年一样肩扛米袋步行百里回家,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孝亲敬老的故事4  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我去叮咬父亲。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孝亲敬老的故事5  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明白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孝亲敬老的故事6  后面还有多篇孝亲敬老的故事!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我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能够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孝亲敬老的故事7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十分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孝亲敬老的故事8  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那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孝亲敬老的故事9  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以往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回到最终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齐回到,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孝亲敬老的故事10  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孝亲敬老的故事11  怀橘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

      术大奇之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孝亲敬老的故事12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  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之后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立刻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仅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母不管,只顾自我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景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

      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我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孝亲敬老的故事13  方观承千里探亲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前往边疆探望长辈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为给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  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

      几个月后,他们最终见到了二老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我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孝亲敬老的故事14  鹿乳奉亲[由网友投稿]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孝亲敬老的故事15  冯玉祥买肉孝父  冯玉祥将军不仅仅是个著名的爱国将领,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  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伤了腿,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些天再把自我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齐,到一切的一切,无限的无限  孝亲敬老的故事16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之后,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我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孝亲敬老的故事17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我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明白母亲在呼唤自我,便背着柴迅速回到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孝亲敬老的故事18  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一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孝亲敬老的故事19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