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3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doc
8页QB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企业标准Q/AEPC-T GCC003-2003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2004-01-01 实施2003-12-01 发布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工程管理部 发布-JL-a x刖 H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14 施工准备 15 施工工艺 26 质量标准 37 成品保护措施 48 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措施 49 质量记录 5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 s为了提高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质量,掌握施工程序、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严格遵循工 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验收规范,制定了本施工工艺标准本标准由公司工程管理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霖本标准审核人:陈尚文本标准批准人:李传玉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施工工艺标准1范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厂房(包括火力发电厂高大和重要的建、构筑物)的变形测量高层建 筑,核电工程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施工工艺标准引用下列标准和规范: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c)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5001-913术语3.1 变形观测 deformation survey对建(构)筑物及其他地基或一定范围内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等所进 行的测量工作。
3. 2 沉降观测点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oint设在被测建(构)筑物上能反映其沉降特性的地方,作为该建筑物沉降观测目标的固定标志3.3 倾斜测量 declivity survey; tilt survey对建(构)筑物中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偏高大小、偏离方向 而进行的测量工作3. 4裂缝测量gap survey对建筑物的墙、柱,因受差异沉降或其他外力影响而产生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等进行的 测量工作3. 5 7K准基点 basic benchmark; datum benchmark垂直位移测量中作为测定测区内各级水准点、观测点高程依据的基准点3. 6 观测点 observation points设置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测量用的固定标志4施工准备4.1人员准备:职务或工种人数职务或工种人数测量负责人1测量技术员1高级测量工2初级测量工24.2技术准备:掌握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情况,编制作业指导书, 在施工中布置好基准点、观测点点位4.3材料准备:角钢、圆钢、钥钉、矩形白铁皮等材料4.4主要测量设备:测量设备一览表名称数量名称数量水准仪1套记录夹2个经纬仪1套钢卷尺(5m)2把精密水准仪1套三角板2副对讲机4套测量伞1把计算器2个尺垫2个4. 5作业条件:观测点埋设稳固后,即开始根据水准基点测设备观测点的高程。
以后可根据施工进程,每完成一层和增加一次较大荷载之后都要进行观测竣工之后,可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定期进行观测, 直至沉降稳定为止5施工工艺5.1施工工艺流程准备一水准基点的布设一观测点的布设一观测一观测成果整理一分析成果、整理归档5. 2施工工艺5.2.1施工前准备好测量器具、材料及编制好作业指导书5.2.2水准基点的布设:一-般由三个水准基点组成一组,以便相互检核水准点应埋设在受压、受震 和沉降范围以外,埋设深度应在冰冻线以下0.5m,以保证水准基点的稳定性为了便于观测和保证精 度,水准基点离观测点的距离应不超过100m5. 2.3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 等情况而定,特别是点的位置应考虑对建筑物的沉降要具有代表性,并能控制各个不同方向和区域为 宜对于民用建筑,通常沿外墙每隔10〜20cm布设一点,此外在房屋转角处及沉降缝两侧也需布设 观测点对于工业厂房,除承重墙及厂房转角处外,还要在柱身、柱基、设备基础、伸缩缝两侧、地 质条件改变等处设立观测点通常采用角钢、圆钢或钏钉作为观测点的标志图A、B、C分别为埋 设在砖墙、柱了、基础上的观测点。
其高度应高出地面0.5m左右,以便竖立水准尺40单位:mmC5. 2.4沉降观测的时间、方法:观测点埋设稳固后,即开始根据水准点测设各观测点的高程以后可 根据施工进程,每完成一层和增加一次较大荷载之后都要进行观测若因故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 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竣工之后,可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定期进行观测开始可每隔1〜2个月观 测一次,以每次沉降量在5-10 mm以内为限度,否则要增加观测次数以后随着沉降量的减少可逐渐 延长观测周期,直至沉降稳定为止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须使用S1级水准仪外,一般使用S3级水准仪即能满足要求观测应 在成象清楚、稳定时进行,同时应尽量在不转站的情况下测出观测点的高程在前视各观测点后,必 须再1口1测后视水准基点,前后两次的后视读数之差应不超过 1mm前后视观测宜使用同一根水准尺, 水准尺离仪器的距离应小于50 mm当选择几个观测点作为临时水准转点而组成闭合环时,其高差闭 合差应不超过土 14n mm (n为测站数)5. 2.5观测成果整理:每次观测后,应检查手簿中的观测数据和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正确,精度是否 含格等然后把历次各观测点的高程等有关数据填入如下表1中,并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 和累积沉降量。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荷重、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分别绘制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和荷重的关系曲线图,以便掌握和分析变形情况5.2.6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建(构)筑物的倾斜,建(构)筑物愈高,倾斜就愈明显,其影响也越大 因此,对于高济建(构)筑物进行倾斜观测也是变形观测的一主要项bl5.2.7对于进行倾斜观测的建筑物应在儿个侧面进行观测,通常是采用经纬仪投影法进行如下图1, 在离建筑物墙面大于墙高的地方选定测站点A,安置经纬仪后分别用正、倒镜IIS准墙顶一固定点M,向 下投影取其中点力I过一段时间,再进行观测得小2点若沿侧面方向发生倾斜,M点已移位,则四 与,%不重合,于是量得偏移量弓计同时,在另一•侧面也可测定出偏移量利用矢量相加法可求得 建筑物的总偏斜量e,即以H代表建筑物的高度,贝I健筑物的倾斜度为:单位:mm5. 2.8当建筑物出现裂缝,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分析与查明其原因,并绘出裂缝的分布图,景出裂 缝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为了观测裂缝的发展情况,可采用两块大小的矩形白铁皮作为观测标志如 上图2,将150X 150mm的一块固定在裂缝的一侧,并使其一边与裂缝的边缘对齐将一块50X200min 的固定在裂缝的另一•侧,并使其一部分紧贴在对侧的一块上,两块白铁皮的边缘应彼此平行。
然后, 在标志的表面涂上红油漆,并写上编号与日期若裂缝继续发展,两块白铁皮将逐渐拉开,显露出原 被覆盖而没有油漆的部分,其宽度即为裂缝扩展的宽度6质量标准6.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 2)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3)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 于观测剥长期保存6.2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四周或沿外墙 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2)裂缝或沉降缝或伸缩缝的两侧;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以及 纵横墙的交接处3)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4)烟囱、水塔和大型 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的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点6. 3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根据工程需要,应符合下表相应等级的规定:等级高程中误差 (nun)相邻点高差 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mm)一等0.30. 15除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外,尚需设双转点, 视线15前后视距差0. 3,视距累积差1. 5,精密液 体静力水准测量,微水准测量等。
< 0.15a/h二等0.50. 30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精衡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O.3OVa?三等1.00. 50按二等水准测盘;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0.60Vn四等2.01.00按三等水准测量;短视距三角高程测量< 1.40Vn6.4施工期间,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高层建筑每增加1〜2层应观测1次,其他建筑物的观测总次 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6.5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基础底板上在浇灌底板前和基础浇灌完毕后应至 少各观测1次6. 6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否外业观测手簿其内业计算取值精确度的要求应符合下表:等级方向值(”)边长(mm)坐标(mm)高程(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 (iiun)一、二等0.010. 10. 10.010. 10.01三、四等0. 101.01.00. 101.00. 107成品保护措施为了有序的开展测量工作,有效的保护测量成果及数据,达到标识明显、长久保护的效果,一般 可采取以下措施:a) 对于水准基点要制作水准点标识牌,一般标注为:“测量标石,严禁破坏”和测量数据及时间,并 制作维护栏加以保护。
b) 对于观测点应设有保护环,附近采用涂红油漆加以标识并标注点号及时间8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措施8.1对于精密工程的水准测量,观测应在室内进行,若仅能在露天观测时,则应选择阴天进行或在口 出后1~2小时之间和II落前2〜1小时之间进行,此时应将水准仪及其脚架置于阴影下,避免阳光直接 照射8. 2对于上、下午的观测工作应在水准点或其他控制点上结束8. 3晴天作业时,应给测量仪器打伞,严禁将仪器照准部对向太阳;8. 4作业人员应对仪器及其附件进行清点、维护和擦拭,但注意手指不能接触镜头8. 5测量人员严禁酒后作业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不进行外业测量8. 6脚架底部非常锋利,搬运或运输过程中应当心,防出伤害人体;脚架搬运及仪器装箱前应检查一 下背带和环扣,以防止脚架或仪器摔落;仪器装箱时应确保仪器箱上的滑行锁扣牢,以防止仪器摔落; 安置脚架前,仔细检查,防止脚架之脚尖伤了他人的手或脚;装仪器时,务必拧紧脚架腿上的“蝶型” 螺旋,以防止脚架倾倒摔坏仪器;装上仪器后,务必拧紧水平基座的中心制动螺旋,防止仪器摔坏8.7高精度的光电仪器,不要受冲击,也不要受过猛的摇摆;若没有特别需要,不要松动或拧紧仪器 上的任何部件;仪器还在脚架上时,不要去移动脚架;若仪器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则仪器装箱前应 立即彻底的除湿,使仪器完全干燥。
温度的骤然变化,会导致水汽凝结在仪器内部部件上,降低测量 精度或造成电了系统故障;避免把仪器存放于潮湿闷热的地方;镜头要用软布或镜头纸蘸少许酒精清 洗9质骨记录a) 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示意图b) 变形观测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