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50484306
  • 上传时间:2022-09-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议鲁迅笔下的“无名”之悲 摘 要:鲁迅笔下有很多人物全部没有姓名,笔者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个写作手法本文以阿长、孔乙己、祥林嫂为例,分析了她们命运的悲剧色彩关键词:无名之悲 阿长 孔乙己作为一代文豪的鲁迅先生,在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时,手法多个多样:以笑来衬托孔乙己人生的悲凉;将祥林嫂的死安排在他人祭奠、万家欢乐的除夕夜;以杨二嫂圆规似的形体和尖利的喉咙来表现她的改变之悲……这些全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我就鲁迅先生笔下人物的“无名”之悲,来分析其悲剧色彩的特殊性一、阿长的身份之悲在鲁迅的多篇回想童年生活的文章中,全部提到一个人物——长母亲(阿长)在《阿长和》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而言之不是长姑娘;也最终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以后她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今后也就成为长母亲了这真让我们为阿长的人生和命运感到悲凉这位身处社会底层,唠叨、琐碎不过善良的劳动妇女,生前身份卑微,替人带孩子、做保姆,付出了她全部的热心和善良,可是没人关心她姓甚名谁。

      我们从鲁迅先生的叙述中能够看出,她是“申诉”过的,不过没有些人去关心她叫什么,也没人在意过她的“申诉”,仍以旧仆的名字称呼她直至三十年后鲁迅以她为素材写作的时候,仍不知长母亲姓甚名谁,可见长母亲的地位是何等的卑微鲁迅曾说过,旧的妇女,数千年来没有争得做人的地位,她们“连羊还不如”她的悲剧现有时代特色,又有性别特色,含有代表意义连姓名全部被人忘却的长母亲正是千千万万旧农村妇女的经典代表,她的悲剧也是千百万旧妇女悲剧的代表二、孔乙己的姓名和命运之悲孔乙己和阿长相比似乎要优越得多了,她不仅有名,而且确乎姓孔文中说:“因为她姓孔,他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她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从中我们能够知道孔乙己这个名字的“孔”是确切的,而名字则是他人送的绰号,至于她真正的名字没人关心,她自己似乎也没向他人介绍过他人叫她孔乙己,自己也将自己当做孔乙己,至于自己是谁,他人不关心,自己也忘却了人生到了失去自我、姓名全部由他人决定的时候,那是一个莫名的悲凉而这个绰号则含有讽刺意味,大家给她取这个半懂不懂的绰号,是因为她说话半懂不懂,大家对“上大人孔乙己”这句话也是半懂不懂,所以暗示大家没有谁想懂孔乙己的悲凉和无奈,更没有些人能知道她人生的悲凉。

         孔乙己本是个xx,进学是她人生唯一的目标然而究其一生全部没有能够进学,这使得孔乙己这个身材高大的人失去了谋生的本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使她不会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替人抄书又心有不甘,致使她成为一个可有可无、人人取笑、人人厌恶的多出人的形象她为了生存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情,这当然可恶、可耻,不过还没有罪到非被打折腿的地步然而同是xx的丁举人却私设公堂对其严刑拷打,致使她身体残疾最可悲的是孔乙己不仅没有痛斥丁举人的恶行,反而说是自己跌断的,在她看来偷东西被人打断腿比没有进学更不光彩而周围人没有去训斥丁举人的冷酷无情和心狠手辣,却对身心被无情摧残的孔乙己继续无情取笑在那个没有正义、是非不分的年代,孔乙己的命运之悲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表明那是一个悲剧的社会三、祥林嫂的时代之悲祥林嫂没有名字,更没有姓氏,她以祥林的遗孀身份出场她的丈夫祥林死了,却赐给她一个永远的身份——祥林嫂文中没有交代她娘家人的情况,可能没有,可能是那个时代的观念——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决定了娘家人对她的事情便撒手不论总而言之,她是孤苦一人、低眉顺眼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女佣她安分守己、吃苦耐劳、不遗余力为东家服务,靠自己的劳动求得生存,也得到了东家的肯定。

      然而在那个时代,有能力生存不等于能够独立生存她婆婆带人强行将她抓回去,卖到山里,换得给小儿子结婚的费用面对不先行通知就强行抓人的无礼行为,鲁四老爷家以为太伤自己家的体面,很是恼火,不过却说:“可恶然而……”然以后面的话我们能够推测:既然是祥林的遗孀,祥林的母亲将她抓回去卖了也是能够了解的可见在那个时代,妇女不仅没有自己的名字,也没有自我和社会地位,能够被当做一件物品似的被随意买卖以后祥林嫂的丈夫贺老六和儿子阿毛相继离开人世,根本摧毁了她对生活的期望她的苦难不但没有赢得他人的同情,反而成为周围人取乐的材料,她的苦难经历成为周围人轻视她的理由所以,这种悲剧不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还有很多这么没有姓名的人,她们的经历遭遇各不相同,不过作者全部是利用没有名字这一现象来突出她们的悲剧色彩,所以无名之悲也值得读者深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