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面诊 :全 息 面 诊.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94582110
  • 上传时间:2022-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3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医面诊 :全 息 面 诊一、 古代面部分属一一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面部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为首面,阙上为咽喉;阙中(印堂)为肺;阙下(下极、山 根)为心;下极之下(年寿)为肝,肝部左右为胆:肝下(准头)为脾;方上(脾两旁)为胃;中 央(颧下)为大肠;挟大肠为肾;明堂(鼻端)以上为小肠,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处此外《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 肾,鼻为脾二、 现代面部脏腑分属——现代面诊的脏腑对应分布,与古代面部脏腑对应分布全然不同, 它如同一个倒置的人体内脏器官在面部的缩影如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输尿管近子宫,膀胱处两侧为左 右卵巢;额中部为小肠;额中两侧右为升结肠,左为降结肠;前额眉骨上为横结肠;两眼上 下胞为左右肾;两眼之间(即山根处)为胰腺;鼻端为十二指肠;鼻端两侧为左右肾上腺;鼻 头为胃;左颧处为脾;右颧处为肝;人中处为食道;鼻唇沟处为膈膜;口唇处为心脏;下唇 下为甲状腺;下颏处为咽喉;两颊为左右肺;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

      面部色诊法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 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一、 白色:白色主虚、寒证、虫症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1、 面色发白,虚浮:多属阴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2、 面色淡白无华: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3、 面色苍白: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 烈的疼痛4、 面色灰白: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病(面部灰白兼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二、 面赤:面赤主虚热、实热、血瘀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红斑狼疮面颊出现蝶型红斑;心脏有病两 颐(两颊及腮)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常见面 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三、 面青色:面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临床常见面部青色变化,有如下几种:1、 面色青白:多见于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常见风寒头痛或里寒腹痛2、 面色发青:以鼻柱、眉间、口唇为甚,在小儿高热时为惊风之兆。

      3、 面色青紫: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及某些内脏剧痛 疾病,如心绞痛和胆绞痛等四、 黄色:面黄色主湿、主脾虚临床常见面部黄色变化,有如下几种:1、黄色鲜明:色如金色属湿热,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 石症及中毒性肝炎2、黄色晦暗:色黄如土少光泽,属寒湿,为阴黄多见于肝硬变、肝癌、胰头癌等3、面色淡黄:干枯或虚肿同时见口唇苍白,但巩膜不黄,称为"萎黄",是脾胃气虚之象, 也是黄肿病的见证多由于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五、面黑色:面黑色主寒、痛、瘀血、水饮,肾虚临床常见面部黑色变化,如下几种:1、面色黧黑: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2、面色青黑: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3、紫点、灰黑:常见于症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根据面部色泽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色现隐黑的多为 神色外现,隐黄的系脾色外露,色青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为可贵的是, 通过分部位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为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 病,印堂发白为肺病。

      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医者可根据面诊图, 再通过色泽变化来确定内脏疾病现代面诊法——现代面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 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 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 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那一脏器有病, 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 一、一般疾病判断: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功能失调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3、黑眼圈,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 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分布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病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

      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 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人面色甚黑或黑如 火台;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 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癒;如搏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 难治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年寿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 关,其色浅者是新病,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侧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 椭圆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