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经济学复习要点的整理.doc
9页生态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 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2.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受到生态系统的容量的限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所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如果两个系统彼此时应,那么就能达到生态经济平衡的结果,如果两个系统彼此冲突,那么就可能出现生态经济失衡的状态;人类社会有可能通过认识生态经济系统,是自身的经济活动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度”,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3. 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4.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5.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则为指导,遵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规律,运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林业综合集约经营,以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力,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最高的生态经济型林业。
6.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指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方式,高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模式7. 生态需求:所谓的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包括维持可持续生存和满足发展需要等方面内容在内的最大福利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要8.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用友好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9.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10. 生态价值:是指哲学上“价值一般”的特殊体现,包括人类主体在对生态环境客体满足其需要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判断、人类在处理与生态环境主客体关系上的伦理判断,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独立于人类主体而独立存在的系统功能判断11. 生态产品:所谓生态产品,就是有利于(至少无害于)生态环境和身心健康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12.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率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核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综合性措施13. 生态补偿:一般认为,生态补偿是指生态服务受益者对生态服务的提供者所给予的经济上的补偿14. 生态经济效益:是指在社会生产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的综合统一15. 生态足迹: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二、简答题(4题,每题8分,共32分)1. 简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答:1.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似性(1)基本原理和机制相同: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机制是一致的,其核心——新陈代谢完全相同2)系统的整体属性相似: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看,都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层次性3)系统的演化性相似:从系统的时间维度上看,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都是处于演化中的系统4)系统的地域性相似:从系统的空间分布上看,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都具有空间差异性。
2. 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差异性(1)反馈模式差异:正反馈和负反馈经济系统的反馈是正反馈模式;生态系统的反馈是负反馈模式2)分解者的作用和地位差异:在经济系统中,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分解者很弱小,分解功能不完善,与合成功能完全不匹配,导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占主导地位3)多样性差异:经济系统无论是企业还是工艺,在单位空间上的多样性是很缺乏的,这主要是因为对规模经济的追求所致;而成熟的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高的物种、系统、基因的多样性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最关键的特点4)系统目标的差异:经济系统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该目标也可表述为生产者的产量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生态系统的目标是多重的,生态系统从来不以产量最大化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追求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的目标2. 简述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答:产生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生态负反馈机制和经济正反馈机制之间的不协调性生态负反馈机制导致其内部物质、能量更新量的稳定性,即有一个上限或阈值;而经济系统正反馈机制决定了其对物质、能量的需求是无限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是正反馈机制,是由于存在一个永远为正的内在需求动力。
这是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加,要求经济不断增长以满足其需求,即使人口零增长,现人口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也迫使经济不断加速加速增长过程必定要求资源输入量增加,以满足经济加速度增长的需求由于受到负反馈生态系统环境容量的阈值影响,在某个周期内没有足够的资源供经济增长消耗,于是出现一个负反馈过程,迫使经济系统挑战发展速度,即降低经济增长目标但是,当遇到永远为正的内在需求动力的阻滞时,矛盾便形成了3. 简述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结构设计的主要方面?答:1.选择生态农业模式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整体性原则(2)协调发展原则(3)可持续性原则(4)动态调控原则2. 常见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1)农林立体结构生态模式(2)物质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模式(3)生物物种共生模式(4)基塘结合循环模式(5)庭院生态农业模式(6)多功能的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3.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内容生态农业内容复杂,但是生态农业系统模式设计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时间结构设计、食物链结构设计、生产链结构设计等4. 生态农业模式优化分析生态农业模式的不断优化是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农林复合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模式,农林复合系统的建立需要正确的分析农作物、林木及牧草等植物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制定出合理的轮作制度、栽培选择及种植构型计划。
4. 简述生态工业发展的3种模式及其特点?答:1.传统工业模式传统工业模式就是一种不顾生态环境的工业生产,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2.末端治理模式为了减轻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工业化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生产过程末端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治理,这就是所谓的“末端治理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即在生产终点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环境之前,对其进行处理,以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3. 生态工业模式生态工业模式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级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运行的经济模式5. 简述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答:清洁生产是要引起研究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而末端治理把环境责任只放在环保研究、管理等人员身上,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比,其优点主要在于:①资源利用率的增加;②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③企业财务效益的增加;④污染产生的减少和转移地消除。
6简述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基本类型?答:①从建设基础来看,可以划分为现有改造型与原始规划型生态工业园区②从区域位置来看,可以划分为实体型与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③从产业结构来看,可以划分为联合企业型与综合园区型生态工业园区7. 简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答:①生态旅游既注重经济效益,也注重环境效益;传统旅游倾向于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②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传统旅游忽视可持续发展8. 简述湖泊生态需水的内涵?答:生态需水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生态目标下,维持于特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总水量维持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分一般包括维持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方面的内容适应于对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等水生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的描述9. 简述生态补偿受偿主体?答:生态补偿的受偿主体应该是对生态保护产生积极影响行为的实施主体,包括作为行为的实施主体和不作为行为的实施主体受偿主体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国家、一定的地区、单位和个人10. 简述生态价值刚性规律并举例说明?答:把生态规模的减少和生态价值总量及边际量之间的刚性关系称为生态价值的刚性规律如一定面积的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诸多生态价值,当人们不断对树木进行砍伐时,森林的面积就会缩小。
如果森林面积低于调节气候或涵养水源所必须的森林面积极限,这些森林所拥有的生态价值总量会减少,边际量不仅不会相对增加,而是完全消失这就是生态价值与一般物品效用的不同之处,它存在不可逆性,即存在刚性三、论述题(2题,每题14分,共28分)1.请举例说明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答:(1)农林立体结构生态模式该类型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特点,通过合理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结构,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产品生产的目的所以该类型是一个空间上多层次和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2)物质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模式该模式主要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模拟不同种类生物群落的共生功能,包含分级利用和各取所需的生物结构此类系统可进行多种类型和多种途径的模拟,并可在短期内取得显著地经济效益3)生物物种共生模式该模式是利用生态学中的互惠共生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通过人工诱导可以激发多生物种群间的多种共生互利关系,以利于取长补短,强化系统内循环作用,节约外部能量投入、减少化学物质的施用数量,不仅降低成本,而且具有很高的生态亠L、几效益4)基塘结合循环模式。
该模式根据边缘效应,充分发挥食物链结构,构建水陆物质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5)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广大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庭院进行集约经营,把居住环境与生产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太阳能,并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经营管理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6)多功能的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生态系统通过代谢过程使物质流在系统内循环不息,并通过一定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结构调节使得各种成分相互协调,达到良性循环的稳定状态2.试论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类型?3.试论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方法?4.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论如何开展生态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