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地药材标准 云当归.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d****e
  • 文档编号:159869169
  • 上传时间:2021-01-0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2.9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CACMXXXX2018 1 道地药材 云当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当归道地药材的术语和定义、来源及植物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 栽培及采收加工、质量特征及包装、标志和标签、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云当归道地药材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T/CACM 003-2016 道地药材 标准编制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T/CACM 00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重复列出了T/CACM 003-2016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道地药材 Daodi-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 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T/CACM 003-2016 定义3.1 3.2 云当归 Yun Danggui 产于云南省的栽培当归药材 4 来源及形态 4.1 来源 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 4.2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4-1米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茎直立,绿 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膨大成管 状的薄膜质鞘,紫色或绿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厘米,宽15-20厘米,小叶片3对, 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厘米,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5-15 毫米,2-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表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 T/CAMAXXXX2018 2 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4-7厘米,密被细柔毛;伞辐9-30;总苞 片2,线形,或无;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花白色,花柄密被细柔毛;萼齿5,卵 形;花瓣长卵形,顶端狭尖,内折;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

      果实椭圆至卵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 背棱线形,隆起,侧棱成宽而薄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 管2花期6-7月,果期7-9月 5 历史沿革 当归别名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秦汉时, 范子计然云: “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 陇西即今甘肃定西市及其周边 秦汉神农本草经: “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癣,妇人漏下绝子, 诸恶创疡、金创一名干归生陇西川谷 魏晋时期,梁书诸夷传云:“天监四年,(宕昌国)王梁弥博来献甘草、当归宕昌即今 甘肃定西市所辖的岷县,至今仍是当归的道地产区 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云:“今陇西四阳、黑水(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当归,多肉少枝气 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今安徽和县)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 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方家有云真当归”此处至少提到了3种当归,有黑水所出马尾当 归、西川北部当归以及历阳所出的草当归,其中产于安徽的“历阳当归”虽在当时有草当归、真当归诸 名,但本草经集注序录所言“江东已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假令荆益不通, 则全用历阳当归、钱塘三建”,表明对其有所质疑。

      四阳即武阳、首阳、洮阳和岷阳,分别相当甘 肃的漳县、陇西、临洮、和岷县;或曰陇西四阳实系陇西叨阳之误此外,或曰四阳即首阳,汉置县, 属陇西郡直至南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才改称渭源县,故城位于今甘肃渭源县东北 县东南有首阳山,属岷山山脉其说最有理 唐代新修本草云:“当归苗,有二种于内:一种似大叶芎藭,一种似细叶芎藭,惟茎叶卑下于 芎藭也今出当州(今四川黑水县北)、宕州(今甘肃岷县)、翼州(今四川茂县西北维城附近),松州 (今四川松藩县),宕州最胜细叶者名蚕头当归大叶者名马尾当归今用多是马尾当归,蚕头者不如 此, 不复用 陶称历阳者, 是蚕头当归也 ” 文中强调了马尾当归为胜 考唐代当归产地多集中在甘肃、 四川,其中建南道所辖州县出当归者尤多,综合新修本草千金翼方通典唐六典元和 郡县图志 新唐书 等文献的记载, 建南道的茂州(今四川北川、 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县等地)、 翼州、 维州(今四川理县)、松州、当州、悉州(今四川茂县西北)、静州(现四川旺苍县普济镇大营坝)、柘州 (今四川松潘县叠溪营西)、恭州(今重庆)等9州皆士贡当归唐代建南道所属以成都为中心,涵盖今四 川省的大部分及云南、贵州和甘肃文县的一部分。

      但仍以宕州最胜 宋代本草图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南京古称)、滁州(今南 京市六合区)皆有之,以蜀中(今四川省中部地)者为胜春生苗,绿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 根黑黄色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然苗有二种,都类芎藭,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藭甚卑下,根 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蚕头当归,大抵以肉厚而不枯者为胜指出蜀中者为胜按本草 图经所述,结合证类本草所附文州(今甘肃省文县)当归药图,应即今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本草衍义亦云:“当归,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种,尤肥好多脂肉,不以平 地 山中为等差, 但肥润不枯燥者佳 今医家用此一种为胜 市人又以薄酒晒使肥润, 不可不察也 药 性论云补女子诸不足,此论尽当归之用也规模性的人工种植,应该是宋代蜀川当归成为主流的原 因 T/CACMXXXX2018 3 明代本草蒙筌云:“当归,味甘、辛,气温气味俱轻,可升可降阳也,阳中微阴 生秦蜀两邦(秦属陕西,蜀属四川),有大小二种大叶者名马尾当归,黄白气香肥润(此为上品,市 多以低假酒晒润充卖,不可不察);小叶者名蚕头当归,质黑气薄坚枯(此为下品,不堪入药)。

      一说: 川归力刚可攻,秦归力柔堪补是谓川甘所出各有特点总体而言,甘肃自古为当归的道地产区,历 代所用当归以沿岷山山脉的甘、川两省最优,尤甘肃岷县、文县为佳 明代本草纲目云:“当归,今陕、蜀、秦州(直隶甘肃省)、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 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其中明确指出“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 名马尾当归,最胜他处表明陕西当归最优 明代本草乘雅半偈云:“生陇西川谷,今当州、宕州、翼州、松州、秦州、汶州多种莳矣 现今500种中药现代研究载:“当归主产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等地,因 产地不同,处方用名亦不同其中产于甘肃岷县者称西当归、秦当归,奉为道地药材;产于四川者称为 川当归,而产于云南者称云归 现代2010年版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主产甘肃定西地区的岷县、渭源、漳县、陇西等 县,陇南地区的武都、宕昌、文县、康县等地,云南的维西、丽江、中甸、德钦、兰坪此外,四川的 平武、九寨沟、青川,湖北的恩施等地也有少量出产 综上所述:历代所用当归以沿岷山山脉的甘、川两省最优,尤甘肃岷县、文县为佳唐代开始出现 产自云南的当归,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归的产地一直在逐渐扩大, 现如今当归主要分布于甘肃, 云南、 四川、湖北、陕西、宁夏、青海、贵州,山西亦有。

      且当归在云南西北部经过长期引种栽培,已经成为 云南的道地药材云当归历史沿革见表1 表1 云当归历史沿革表 年代 出处 产地及评价 秦汉 范子计然 “当归,出陇西无枯者,善 秦汉 神农本草经 “生陇西川谷 魏晋 吴普本草 “当归或生羌胡地 南北朝 本草经集注 “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 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 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 隋唐 新修本草 “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胜 宋代 本草图经 “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 蜀中者为胜 宋代 本草衍义 “当归,今川蜀皆以平地作畦种,尤肥好多脂肉,不以平地山中为 等差,但肥润不枯燥者佳” 明代 本草蒙筌 “生秦蜀两邦,有大小二种” 明代 本草纲目 “当归,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 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 现代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当归主产于我国甘肃、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湖北等地,因产 地不同,处方用名亦不同其中产于甘肃岷县者称西当归、秦当归, 奉为道地药材;产于四川者称为川当归,而产于云南者称云归。

      6 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 T/CAMAXXXX2018 4 6.1 道地产区 云南省沾益县播乐乡、玉龙县巨甸镇、鲁甸乡,鹤庆县、维西县 6.2 云当归生境特征 云南省在北纬21832-29158,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 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 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 , 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此外,云南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 水量在1100毫米,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毫米以上当归栽培品宜在海拔2 000米以上高寒潮湿山区生 长,当归喜气候凉爽、湿润环境,对环境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在云南海拔2 600-2 800米的山区,空 气湿度大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良好当归属低温长日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 长时,需通过0左右的低温阶段和1 2小时以上的长日照阶段当归的整个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雨水太少会使抽苔率增加, 雨力水太多则易积水, 降低了地温, 影响生长且易发生根腐病。

      在土层深厚、 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含丰富的腐殖质的沙壤土种植适当归为好 7 栽培及采收加工 7.1 栽培方法 云当归在6月中、 下旬为适宜播种期 将整理好的育苗地按行距20cm开3-5cm深的横沟,沟底要平整 播种前种子用30温水浸泡24h后捞出晾干,种子与与草木灰按110的比例拌匀,均匀撒于播种沟内,覆 细土约1cm,再盖2-3cm厚的草 7.2 采收加工 秋天云当归花下垂,种子表面呈粉白色时分批采收(注意种子采收不宜过于成熟),扎成小把,悬挂于 通风处待干燥后脱粒,贮存备用 8 质量特征 8.1 质量要求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当归的所有质量规定 8.2 性状特征 8.2.1 当归药材的性状特征 当归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 条或更多,长 15-25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 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圓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 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 0.3-1cm,上粗下细,多扭 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 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柴性大、干祜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 药用 8.2.2 云当归药材的性状特征 T/CACMXXXX2018 5 云当归植株高大,高达150厘米,直根,圆锥形,长10-20厘米,根颈部直径1-1.5厘米,表面黄棕 色茎单一或2-3个,中空,下部密被棕褐色柔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