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五章 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pdf

133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322120254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19MB
  • / 1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一、授课题目: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二、教学目的:了解从1 9 世纪7 0 年代中期开始,同治年间“ 中外和好”的局面 被中外纷争所代替,首先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和邻国加紧侵略, 之后爆发 了两次大规模的中外战争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以及法国与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与 当时的世界形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即帝国 主义阶段过渡有密切的联系 帝国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 对中国及 其邻邦的侵略是其中的个组成部分其次, 中法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不同: 中法战争基本上是“ 不败而败” , 清帝国尚保有颜面;而中日战争则是惨败F 东方小国日本,引发了强烈的民族危 机,成为中国在近代时期的一大转折点第三,台湾军民的武装反割台斗争,显示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明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这一点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五、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四节, 分别是: 第 节 同治朝与光绪朝前期的政局第 二 节 边 疆 危 机 第 三 节 中 法 战 争 第 四 节 中日甲午战争以下是本章之具 体授课内容:第一节同治朝与光绪朝前期的政局一、慈禧太后权势与地位的巩固在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以前, 通过宫廷政变联合掌权的的慈禧与奕 之间尽 管也存在一些矛盾,但并没有公开化。

      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列强军事侵略的减 轻,清朝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开始谋求削弱奕 的权力1865年 4 月,清 廷颁发了一道上谕,“ 是由慈禧亲笔用带有别字的汉文起草并交大学士们润饰后 下颁的,它列举了言官对恭亲王的 些指责,如目无君上,挟制圣意,以及暗使 离间” ,宣布革除奕新一切差使这一突如其来的朝局震荡,使许多王公大臣深 感诧异,纷纷要求收回成命由于慈禧当时还是个缺乏经验的统治者, 还没有 处理复杂的内政外交的能力,仍不得不依靠奕新以应付局面,又见打压奕祈、显 示权威的目的已经达到,于 是 10天之后,恢复了奕新总理衙门大臣及领班军机 大臣的职务,但取消了M政王的头衔经过此次事件, 奕 的声望与权势受到比较大的削弱, 慈禧则日益大权独揽, 并有意重组自己的亲信班底,如大学士倭仁、周祖培及内阁学士李鸿藻等人同 时,醇亲王奕 与慈禧的关系也越发密切奕新对慈禧也极为不满,自恃是先皇亲笔御封亲王的尊贵身份,伺机进行反 TH- 1869年,奕新与慈安联手,并与其他军机大臣策划,授权山东巡抚丁宝桢 处死了违背清朝祖制而出宫招摇的慈禧宠信太监安德海, 此举使奕新与慈禧进一 美 费正清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 . 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558页。

      步交恶1 8 7 3 年 2月,同治帝开始亲政,奕 乂反对为慈禧重建圆明园的计划, 这无疑又触怒了慈禧 1 8 7 4 年 9月,清帝无疑是根据他母亲的示意,将恭亲王 革职降级一至少达一天之久第二天的谕旨宣布按照皇太后的旨意, 恭亲王的 职务和爵禄都予以恢复这种既表明宽容又显示权威的两面三刀做法,为的是让 恭亲王出丑 ” 慈禧与奕 争斗不断,同时与逐渐成年的亲生之子也产生了矛盾同治帝虽 为慈禧所生,但自幼由慈安抚育,情同亲生母子同治十一年( 1 8 7 2 年 ) ,同治 帝 年 满 1 6 岁 ( 虚 龄 为 1 7 岁) ,举行大婚当决定皇后人选时,两宫皇太后争执 不下,同治帝按照慈安之意选定尚书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引起慈禧极大不 满,在大婚后肆意干涉帝后之感情与生活1 8 7 3 年同治帝亲政,慈禧对归政心 有不甘,同治帝有亲政之名而无其实同治帝在朝政和私人生活两方面均不能如 意,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 1 8 7 5 年 1月 1 2 日)以 1 9 岁之低龄而崩十 二月初七日( 1月 1 4 日) ,两宫皇太后重新垂帘听政,仍由慈禧操纵大权二、光绪帝即位与慈禧二次听政同治帝身后没有留下子嗣,清朝皇统出现了断嗣问题。

      按照祖制,应由皇室 近支中选择“ 溥 ”字辈之人继位,而一旦如此,慈禧之地位就会由皇太后升格为 太皇太后,“ 位尊而疏” ,不能继续垂帘听政慈禧为继续专权,不惜违背祖制, 决定以奕 之子、年仅 4岁的载港为咸丰帝之继子,立为嗣皇帝,改元光绪清 徒 宗 光 绪 皇 帝 载 游( 1871 -1908 年 )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1 8 7 5 1 9 08 年在位 亲政后面对江河日下的大 清帝国,表示不甘为亡国之君,但处处 受制于慈禧太后,终于一事无成光绪 三十四年十月二一| 一日 ( 1 9 08 年 1 1 月 1 4 日)抑郁成疾而崩 美 费正清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上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560页光 绪 帝 之 生 父 奕 为 道 光 帝 第 七 子 , 其 生 母 乂 是 慈 禧 之 胞 妹 慈禧立其为帝, 自然是为了能够继续垂帘听政、 大 权 独 揽 慈禧极力拉拢奕者袁,以利用 排 挤 奕祈, 奕 的 势 力 随 之 增 强 ,而 奕 祈 的 权 势 则 有 日 渐 减 弱 之 势 光 绪 七 年三月初十日 ( 1881年4月8日) ,宫廷 又 生 变 故 ,年 仅45岁 的 慈 安 太 后 突 然 暴 亡 ,慈禧的 地位 与 权 力 进 步 膨 胀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光 绪 帝 幼 年 骑 马 照 片青 年 奕ift此 照 拍 摄 于1863 年 奕 管 理 神 机 营 时 的 北 京 南 苑 军 营 ,时年 2 4岁 ( 虚 龄 ) ,这是迄 今 保 存 奕 禺 年 轻 时 唯 一的一张照片左右是 奕 的 两 个 贴 身 侍 卫 , 分别 肩 扛 火 铳 ,手握长 枪 ( 实 际 是 一 种 铁 矛 ) , 真实地反映了 1 9世纪 6 0年 代 清 朝 禁11军的 风 貌 当 时 在 军 机 处 内 部 ,逐 渐 形 成 所 谓 “ 南 北 ”两派南 派 首 领 为 沈 桂 芬 ,江苏 吴 江 人 ,与 奕 祈 等 人 关 系 密 切 ,属 于 洋 务 派 ;北 派 首 领 为 李 鸿 藻 巴 与 倭 仁 等 人 过从 甚 密 ,喜 好 清 流 议 政 ,以此 名 重 京 师 ,属 于 顽 固 派 由于首席军机大臣奕祈 为 洋 务 派 在 中 央 的 代 表 人 物 , 洋 务 派 在 军 机 处 中 占 有 优 势 , 李鸿藻感到力单势孤, 于是笼络 批 御 史 和 翰 林 在 自 己 的 周 围 ,以壮大声势这 些 “ 台 谏 词 垣 ”也以依 附 李 鸿 藻 为 晋 身 之 阶 , 以 议 论 朝 政 、抨 击 当 权 人 物 相 标 榜 , 号 称 “ 清流“ 清流 派 ”以张之洞、张 佩 纶 、黄 体 芳 、于 荫 霖 、陈 宝 琛 、吴 大 徵 、宝 廷 等 为 健 将 ,其 中 张 之 洞 、张 佩 纶 、黄 体 芳 、于 荫 霖 号 称 “ 翰 林 四 谏 ” ,是 当 时 著 名 的 言 官 。

      清 流 派 ”以 敢言而博取名声,但 缺 乏 实 践 能 力 ,其实质是在洋务派与顽固派争斗的 夹 缝 中 钻 出 来 的 一 股 社 会 舆 论 力 量 慈 禧 暗 中 放 任 “ 清 流 派 ” ,借用他们的言论 以 牵 制 洋 务 派 当 然 ,“ 清 流 派 ”中 对 兴 办 洋 务 并 不 都 持 反 对 态 度 ,而且也不是 固 定 不 变 , 如 张 之 洞 就 逐 渐 从 “ 清 流 派 ”的 健 将 转 化 成 为 洋 务 派 后 期 的 代 表 人 物 李 鸿 藻( 1 8 2 0 1 8 9 7年) ,字兰孙,直隶高阻人1 8 5 2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编修同治皇帝师傅累 迁内阁学士,署户部左侍郎1 8 6 5年, 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1 8 7 6年命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曾策动清流派弹劾洋务派李渡章,是清政府中钳制洋务派的守I H人物之一1 8 9 4年日本挑衅于朝鲜,清廷 命李鸿藻商办军务,授军机大臣.在对待H本侵略问题上,支持光绪皇帝在战, 反对批准 马关条约讥 此后,迁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吏部充乡试、会试、殿试等阅卷大臣1 8 9 7年以病乞假, 旋卒。

      予 谥 “ 文正” ,赠太子太傅.张 佩 纶( 18481903 年 )字幼樵,祖籍直隶丰润,生于浙江杭 州同治九年( 1 8 7 0年 )中举,次年中进 , 十 三 年( 1 8 7 4年 )授编修为清流 派健将光绪十一年( 1 8 8 5年 )因主持马 江战事失利遣戍军台效力赎罪,3年后回 北京,入李鸿章幕府,因丧妻而娶李之小 女儿菊藕为妻甲午战争前夕因遭弹劾被 驱逐回籍二十 九 年( 1 9 0 3年 )正月初七 日,病逝于南京第二节边疆危机1 9世 纪7 0年代以后,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先后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 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市场、原料产地和殖民地,中国及其 邻 邦 ( 其中很多国家在名义上是清帝国的藩属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目标7 0 年代后,中国的邻邦逐渐沦亡,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边疆危机几乎同时出现, 同治年间相对中外相安的格局被打破19世 纪 中 后 期 中 国 边 疆 危 机 形 势 图一、西北边疆危机与左宗棠收复新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与英、俄之阴谋:作为中国西部门户的新疆,在 18世纪 5 0 年代乾隆帝在位期间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西方国家直不愿承认这 事实, 对种族复杂的这块广大地区始终抱有野 心,英国与俄国尤为如此新疆以天山为界,基本上可以分为南疆与北疆两个部 分,而西方国家习惯上称北疆为准喝尔,南疆为厥斯坦( 或东土耳其斯坦) , 这是带有明显政治意义的地理称谓1864年,新疆爆发了反清武装起事由库车回族( 回族被当地土著民族称 为东千人) 、维吾尔族群众首先发动,乌鲁木齐、叶尔羌、塔城、伊犁等地纷纷 响应,迅速扩及全疆但是,各地起事很快被各族封建主和宗教上层所利用,形 成封建神权割据政权林立的局面,以 “ 排满、反汉、卫教”等口号煽动民族仇杀, 并且互相攻战新疆割据纷争的混乱局面,造成了中亚汗国浩罕军官阿古柏和 沙俄军队入侵的可乘之机1865年 4 月,浩罕汗国摄政派遣高级军官阿古桁率军侵入南疆,占领喀什 喝尔,随后相继攻灭南疆的一些割据势力1867年,阿占柏悍然建立“ 哲德沙今莎车当今乌兹别克境内w阿 古 柏 ( 约18251877年) ,浩罕汗国封建主,任浩罕王之帕夏( 总司令) 1865年率军侵入中国领土新 幅,1867年建立非法的“ 哲德沙尔汗国“ ,舟77年当左宗棠率领中国军队收复新疆时在库尔勒自杀身亡。

      尔汗国”( 七城汗国) ,自称“ 巴达吾来特阿孜” 1 8 7 0年,阿古柏乂进占乌鲁 木齐和吐鲁番盆地,势力伸展到玛纳斯至此,阿古柏控制了整个南疆及北疆的 一部分地区, 建立起残暴的统治秩序, 强令新疆各族人民“ 难发易服, 效其国俗” , 使新疆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新疆各族人民视阿古柏为暴君, 渴望中国中央 政府对他们的解放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加剧了英、俄两国在新疆的争夺,阿古柏伪政权为了巩 固其统治地位,也以出卖中国主权为代价,换取英、俄对其之支持,成为英、俄 阴谋分裂中国边疆领土的工具从1 8 6 6年 到1 8 6 8年,沙俄与阿古柏约定,双方 互不干涉对方的行动,互相给与对方入境追捕逃犯的权利1 8 7 1年6月,沙俄 借口 “ 安定边境秩序” ,派俄属突厥斯坦首任总督考夫曼率军入侵新疆,占领伊 犁九城地区,扬言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沙俄无视中国主 权,于1 8 7 2年6月与阿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