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知人论世 体悟情理”教学设计.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3229189
  • 上传时间:2023-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知人论世 体悟情理”教学设计一、 设计思路 知人论世,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该原则提出,研究作品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这节课围绕知人论世展开,以期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古诗文的阅读方法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知人论世,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三、教学重、难点 知人论世,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知人论世下面我们先以《己亥杂诗(其五)》为例二) 一读诗歌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2、 全班配乐齐读,生单独朗读,生点评,生朗读,师点评三) 二读诗歌(突破难点)1、 为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解读,下面老师介绍一个评论文学作品的原则和方法——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研究作品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 2、写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清王朝的统治已进入“衰世”,呈现出“忽忽中原暮霭生”的景象 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薄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3、龚自珍其人:龚自珍,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任官期间,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有《定庵文集》,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白日斜:交代了时间,象征了当时的国运与局势天涯:刘禹锡诗“春明门外即天涯”,一出国门即同天涯,饱含对朝廷的眷恋,对国事的忧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移情于物,虽脱离官场,仍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组诗三“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更高层次的认识,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4、 主题归纳本诗通过描写落花,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不忘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5、小结 品读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品味意象(“白日”“落红”),把握技巧(比喻)四)三读诗歌(突破重点)带着对诗歌的理解,读出感情。

      (五)背诵诗歌尝试背诵诗歌(六) 学以致用1、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品味意象,把握技巧来赏析《登幽州台歌》2、知人论世: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招贤纳土而建的幽州台,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3、生赏析,生发言,师点评五、板书设计知人论世 体悟情理己亥杂诗龚自珍 方法:知人论世意象:白日,落红 技巧:比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