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借鉴美国物流成本管理经验.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191234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4.9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借鉴美国物流成本管理经验我国如降低1% 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据测算,美国每年的经济规模为10 万亿美元,如果降低1% 的成本,就相当多出1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现在是1 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 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 亿美元的效益美国的物流成本管理经验对我国物流业有重要启示美国物流成本约占 GDP 的 10% 成本计算方法独到美国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在二十世纪90 年代保持在11.4%~11.7%范围内,而进入二十世纪最后 10 年,这一比重有了显著下降,由11% 以上降到 10% 左右,甚至达到9.9%??但物流成本的绝对数量还在一直上升分析发现美国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库存费用;二是运输费用;三是管理费用比较近 20 多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运输成本在GDP 中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库存费用比重降低是导致美国物流总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这一比例由过去接近5% 下降到不足 4% 由此可见,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速度是美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成绩也就是说利润的源泉更集中在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方面。

      宏观上,美国物流成本包括的三个部分,且各自有其测算的办法第一部分库存费用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的费用,除了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费用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当年美国商业利率乘以全国商业库存总金额得到的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从根本利益上统一起来第二部分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与货主费用公路运输包括城市内运送费用与区域间卡车运输费用其它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费用、国际国内空运费用、货物代理费用、油气管道运输费用货主方面的费用包括运输部门运作及装卸费用近十年来,美国的运输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体为 6% ,一直保持着这一比例,说明运输费用与经济的增长是同步的第三部分物流管理费用,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库存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总和得出的美国的物流管理费用在物流总成本中比例大体在4% 左右另一个反映美国物流效率的指标是库存周期美国平均库存的周期在1996年~1998年间保持在 1.38个月到 1.40个月之间,但1999年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库存周期从1999年 1 月份的 1.38个月降低到年底的1.32个月,这是有史以来的最低周期。

      库存周期减少的原因是由于销售额的增长超过了库存量增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减少库存支出是降低物流费用的主要来源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须拓展美国的物流成本管理对我们有三大启示:第一,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措施美国每年10 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 的成本,就相当多出1000亿美元的效益我国现在是1 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 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亿美元的效益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间应该在10 个百分点或更多,这是一笔巨大的利润源泉第二,美国的实践表明,物流成本中运输部分的比例大体不变,减少库存支出就成为降低物流费用的主要来源减少库存支出就是要加快资金周转、压缩库存,这与同期美国库存平均周转期降低的现象是吻合的因此,发展现代物流就是要把目标锁定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水平上面这是核心的考核指标第三,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须拓展库存支出不仅仅是仓储的保管费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它所占有的库存资金成本,即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理论上还应该考虑因库存期过长造成的商品贬值、报废等代价,尤其是产品周期短、竞争激烈的行业,如PC 机、电子、家电等日本物流成本现状研究日本宏观物流成本的现状与管理体制日本属于全球物流管理较为发达的国家,该国比较重视从系统的角度和整体管理出发实施物流成本的合理控制,近些年来,在日本这类发达国家围绕物流的品质管理,提出了所谓 PPM(Parts Per Million)的概念, 即将物流质量问题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的目标范围内,这个目标虽然距离当今发达国家的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物流服务质量现状尚有差距,但是, 这足以说明日本非常重视加强物流服务的合理有效组织、降低物流成本。

      从全球成本控制的总体趋向看,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有效地将物流成本控制在了较小的范围内(见图 1),具体看,根据德国Deutsche银行的统计,从全行业物流成本占价值比重来看,日本平均物流成本为6.0% ,欧洲为 9.1% ,加拿大为9.5% ,美国为10.0%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在物流成本控制上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绩效,之所以如此, 不仅在于日本形成了全面的物流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而且还制度化的实施了物流成本监控和管理图 1 全球物流成本概况日本物流协会每年都要对物流成本情况进行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目前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水准,从日本2001 年的全行业物流成本调查看,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全行业平均水平为5.45% ,制造业为5.89% ,批发业为4.68% ,零售业为4.13%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日本各行业、 各形态的物流成本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水平,这也说明日本物流成本控制制度化非常明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2001 年,日本各行业产生的各种逆向物流费占总物流成本的比重为4.88% ,其中退货物流费占 2.12% ,回收物流费占2.01% ,再循环物流费为0.46% ,废弃物流费为0.29% ,从逆向物流费发展的趋势看,1999 到 2000 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 2001 年日本的逆向物流费有所上升,这其中主要是因为退货物流费和回收物流费增长所致。

      在上述总体趋势之下,日本物流协会还对影响物流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这些因素主要有:第一,全社会物流量与物流成本的关系,对此方面,抽样调查的110 家各类型公司,其中认为物流经营量与物流成本同时增长的企业占22.7% ,物流经营量与物流成本公司减少的占51.8% ,物流经营量减少而物流成本上升的占7.3% ,物流经营量增加而物流成本下降的占18.2% ;第二,委托客户企业要求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要素,在该调查中大多数日本企业反映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配送频度加快持认同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3.1% ,配送单元化占54.6% ,缩短前置时间占61.3% ,认为物流服务要求下降的企业不到5%,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期望越来越大第二,委托客户企业要求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要素,在该调查中大多数日本企业反映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配送频度加快持认同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3.1% ,配送单元化占54.6% ,缩短前置时间占61.3% ,认为物流服务要求下降的企业不到5%,从中可以看出,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期望越来越大第三,物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根据日本物流协会对回答物流成本上升的35 家企业的调查,造成物流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物流服务水准的提高,此外, 物流量的增加等等都构成了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第四,削减物流成本的方法,物流成本的降低一直是企业为之努力的目标,在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中主要有削减库存水准和物流网点的集约化,其次是物流业务的外包、物流信息化、转换配置 /削减人员、导入供应链管理以及共同物流管理。

      日本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管理绩效,这与其有效的物流管理体制有关系,日本对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体系的研究是比较早的,1977 年日本运输省流通对策部公布了“ 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 ,这一政策对于推进企业物流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原因是当时物流合理化先进的企业正热心地从事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各个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独特的成本控制体系,因而出现了成本概念不一致的状况,这样各企业所计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对比的基础另外,在一般企业中,尽管物流成本的算定是以物流合理化为前提,但是由于缺乏统一明确的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因此,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日本运输省制定了“ 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 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全社会的物流管理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也使日本迅速成为物流管理的先进国进入 8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日益成熟,这表现为日本积极倡导高附加价值物流、Just-in-time物流等各方面但是,随着物流服务竞争手段化,物流成本的高昂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因此,在日本有把这一时期称为“ 物流不景气 ” 的说法,即由于经营战略的要求,使物流成本上升,出现赤字。

      因此,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90 年代日本物流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为了应付上述挑战,日本除了进一步完善“ 物流成本统一核算基准” 外,更在平成9 年(1997年)4 月 4 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物流施策大纲》,该大纲是根据平成 8 年(1996 年)12 月 17 日日本政府决定的《经济构造的变革和创造规划》中有关“ 物流改革在经济构造中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要到平成13 年(2001 年 )为止既要达到物流成本的效率化,又要实现不亚于国际水准的物流服务,为此各相关机关要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物流政策和措施的制定” 这一指示而制定的这个大纲是日本物流现代化、纵深化发展的指针,对于日本物流管理和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日本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如果说以上是日本从宏观上强化的物流系统和物流成本管理,那么在企业层面,日本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即借助物流费用和成本的两层分解,最终确立成本对象的成本以及相应的绩效,具体说,第一阶段是将各种资源分解到业务流程中的活动,从而核算各活动环节所耗费的资源,第二阶段再将活动成本分摊到各产品、服务、 顾客或部门, 进而计算这些类别是如何消费活动资源,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反映物流作业成本,并且以此为基础,优化物流活动,在这一点上,日美等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在具体的核算方法上,应该说日本的物流成本核算考虑的更为具体、细致,也更具有操作性首先从物流成本的类别划分看,日本强调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反映相应的问题和物流组织程度,通过综合的成本测度,来全面核算物流成本具体讲,物流成本大致可以按如下标准划分(见表 1),即总物流成本、事业部别物流成本、部门别物流成本、营业网点别物流成本、交易对象别物流成本、机能别物流成本、车辆别物流成本、人员别物流成本、 场所别物流成本、作业别物流成本、销售别物流成本、形态别物流成本、固定物流成本、变动物流成本等分类项目主要含义和决策内容总物流成本对企业经营是否健全加以确认,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事业部别物流成本判断事业部是否健全,经营绩效是否良好部门别物流成本哪个部门经营好坏,决策对绩效较差的部门如何改善、或废止营业网点别物流成本判断哪个营业网点经营好坏,努力扩大良好网点的效益交易对象别物流成本判断每个交易对象支付费用的合理性,确立改善的主要方面机能别物流成本分析各种物流机能的效率和资源消耗车辆别物流成本明确不同运输手段的绩效和费用,合理管理运输工具人员别物流成本确立不同人员的费用支出,合理管理人事。

      场所别物流成本核算不同场所的费用,反映存在的问题作业别物流成本计算不同物流作业活动的成本,合理优化物流活动销售别物流成本计算不同销售程度的费用支出,从而改善经营活动形态别物流成本根据财务会计项目进行分类,判断哪个项目支出过多固定物流成本判断哪些成本与物流作业量无关变动物流成本确立哪些成本与物流作业量相关,从而确立最佳作业规模表 1 日本物流成本的划分方法(AMT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