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的热力环流和水平运动第二三课时.ppt
25页三、热力环流三、热力环流ABC受热受热冷却冷却 冷却冷却问题问题1 1:什么叫等压面?:什么叫等压面?问题问题2 2:同一地点,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值如何:同一地点,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值如何变化?变化?结论结论1 1: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结论结论2 2:同一地点,海拔升高,气压下降同一地点,海拔升高,气压下降地面地面高空高空等压面等压面960百帕百帕1010百帕百帕860百帕百帕910百帕百帕原理探究原理探究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组成的面.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组成的面.假设:假设: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如下:地面受热均匀,则形成的等压面如下: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等压面为一个个水平面等压面越往高空气压值越低等压面越往高空气压值越低1010百帕百帕960百帕百帕910百帕百帕860百帕百帕地面地面高空高空等压面等压面绘图练习绘图练习:请在下图中画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求画出大:请在下图中画热力环流的形成,要求画出大气运动的箭头表示方向,各点的高低压及等压面的弯曲气运动的箭头表示方向,各点的高低压及等压面的弯曲ABCC’B’A’受热受热受热受热冷却冷却ABC高高低低低低高高高高低低问题问题3 3: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等压面: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等压面如何变化?如何变化?结论结论3 3 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读下列等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读下列等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冷冷热热冷冷热热冷冷热热冷冷热热冷冷热热冷冷热热ABCDB D由由此此我我们们可可以以看看出出,,近近地地面面气气压压与与气气温温的的关关系系表表现现为为::热热低低压压,,冷冷高高压压 高压高压低压低压现现实实生生活活中中常常见见的的局局部部热热力力环环流流有有哪哪些些呢呢??思考思考:Ps:看图要仔细:看图要仔细应用探究应用探究ABC2000米米等压面等压面ACDB地面地面空气对流实验:空气对流实验: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两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两支点着的松香。
支点着的松香 设问: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设问:图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ABC低压低压高压高压高压高压2000米米等压面等压面ACDB地面地面((3)把)把A至至D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_________((2)在)在A、、B、、C、、D之间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之间绘出热力环流过程箭头1))A、、B哪受热,哪冷却?哪受热,哪冷却?B、、A、、C、、D受热受热冷却冷却高高低低高高低低C高压、高压、D低压低压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相反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相反A低压,低压,B高压 A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受热空气膨胀上升B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冷却空气收缩下沉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大气水平方向高压指向低压大气水平方向高压指向低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青岛的市民说,青岛一 般白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空气比较干爽课后探究:课后探究:1、收集关于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雾岛效应的有关知识,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利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如旧报纸、热水、冰块、蚊香、白炽灯泡等),设计一个能反应热力环流的实验。
可以是完整的环节,也可以中介其中的一个环节作业形式:可以记录实验过程、现象、原理及实验中的体验,也可以用DV记录3、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某城,由于工业区的污染较重,而工业区一时又某城,由于工业区的污染较重,而工业区一时又不会搬迁,除了在工业区和居民区间设立了防护林外,不会搬迁,除了在工业区和居民区间设立了防护林外,打算在郊区与城区间也设立防护林带,你觉得有没有打算在郊区与城区间也设立防护林带,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必要?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市区市区郊区郊区郊区郊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由郊区流向市区课外探究:课外探究:城郊热岛环流城郊热岛环流热热冷冷冷冷常见的热力环流(2)山谷风山谷风海海 陆陆海海 陆陆海陆风海陆风山谷或盆地地区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多夜雨四 、大气的水平运动103010201010(hPa)同一水平面上,常常存在着气压差异,同一水平面上,常常存在着气压差异,于是产生水平气梯度力,导致空气运动。
于是产生水平气梯度力,导致空气运动自学P49阅读材料,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高空风受哪些力的影响?近地面风受哪些力的影响?A103010201010(hPa)A103010201010(hPa)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形成风的原动力形成风的原动力AB风向风向10101008100610041002((hPa)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风向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垂直风向垂直风向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地转风地转风平行于等压线平行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方向:地转偏向力方向:高空风向高空风向::(hPa)1000100510101015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风向风向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夹角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夹角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三种力三种力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对风向影响对风向影响 对风速影响对风速影响水平气压梯水平气压梯度力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向决定风向决定风速决定风速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与风向垂直影响影响风向风向南左北右南左北右不影响风速不影响风速摩擦力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与风向相反不影响不影响风向风向 减小风速减小风速风风•北半球:北半球:高空高空—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近地面近地面—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低压在左前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低压在左前。
•南半球:南半球:高空高空—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近地面近地面—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低压在右前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低压在右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