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医理论基础辅导:真假麝香的鉴别.docx
3页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中医理论基础:真假麝香的鉴别麝香是哺乳动物林麝或原麝的成熟雄体香囊中的枯燥分泌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是宝贵的中药材麝香腺长在雄麝脐和阴茎之间,外部微微隆起,成囊状,掩盖有细而疏的短毛 林麝和原麝都属鹿科成熟雄林麝身长80厘米左右,全身褐色,背部无斑点体毛的基部深灰色,上部棕褐色,近尖端处有深红色环头小无角,上犬齿长而尖,常露出唇外林麝主要分布在暖和的西南部地区,海拔2400~4000米高处的针叶林区成熟雄原麝身长85厘米,全身暗褐色,背部有黄色斑点,多排成六行下颌处向后至肩有两条白色的带状花纹,体毛基部深灰色,近尖端处褐色,并有一个白色环原麝多生活在北方海拔1000~4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现在有许多地方已开头进展人工养殖 野生麝多在冬季到来年春季之间猎取,捕获到后马上取下香囊,直接阴干,称为“毛壳麝香”,假如去掉外面的囊壳,只剩里面的分泌物,则叫做“麝香仁”,其中呈不规章颗粒状或圆形的麝香仁,习称“当门子”,质量家养的麝可以进展活体取香,每年1~2次,来年还可再取,产量较大。
一、毛壳麝香呈囊状球形或椭圆形,直径3~8厘米,厚2~4厘米开口处的革质皮,颜色为棕褐色,密布灰白色或灰棕色的短毛,在这一面的中心有一个小孔,叫“囊孔”,直径3毫米左右另一面棕褐色,剖开可见有一层褐色半透亮的中膜,内膜呈棕色,习称“银皮”或“云皮”,内膜包裹的是颗粒状或粉末状的香仁毛壳麝香以皮薄、仁满、有弹性、香气浓烈为佳品可用手压捏不带毛的囊皮处,有松软的感觉,没有顶手的硬刺物质而且被压捏下陷后的皮囊,放手后可弹起,能恢复原状 二、麝香仁野生品质地松软、润泽、疏松颗粒状的当门子,外表有麻纹,颜色偏黑,有光泽,断面棕黄色粉末状的香仁外表多带有些少脱落的内膜或皮毛,颜色偏棕色人工养殖品呈颗粒状、条状或团块状,外表不平,油性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皮毛黏附好的麝香仁气味浓烈,有特异的香气,味辣,带苦,微咸,颗粒自然疏松,没有锐角可取麝香仁少许放在手心里或拇指与食指之间,加少量水润湿,进展捻搓真的麝香不粘手,不顶手,不染手,不结块搓成团状后,一放手就马上散开,或弹之即散,而捻完麝香的手,香味在手上经久不散 三、取少许麝香放于舌尖与齿门之间,进展咬尝,感觉粘牙,但无砂子杂质等硌牙的感觉,味道微苦而麻辣,香气浓烈,集中快速,马上窜入鼻腔。
四、取麝香少许放于锡纸或金属片上,在下面用微火燃烧,开头时麝香会崩裂跳动,发出暴裂声,随即熔化膨胀,冒出黑色的油泡,而后开头燃烧,香气四溢,烧尽后的灰呈白色或灰白色不应有火焰、火星或糊焦味 五、取少许麝香投入开水杯中,可马上溶解产生淡黄色素,水被染成淡黄色,清亮而不混浊,溶解局部约占60%~70%,会有一些不溶的微小麝香子和散碎的皮膜若消失有淀粉、砂尘、纤维等不溶性杂质,就必定有掺杂若将当门子的颗粒直接投入水中,则不溶,且久不变形 六、麝香一般以紫红色为,也有棕褐色或黄色,黑色最次,麝香仁色泽自然有宝光若有人工掺杂,色泽总会有一些不自然或混浊的现象,认真观看就会发觉差异 七、将麝香的粉末与五氯化锑共研,会使香气消逝,再参加氨水,香气恢复。












